呼喊与细语的影评 (226)

十月 2007-11-13 19:45:17

呼喊与细雨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给我的感觉便是压抑.艾格尼斯是个缺乏爱的女人,从小到大对于母爱的渴望,或是长大以后对于姐妹情的期盼.她虽病入膏肓,却也在姐妹来看她的时候露出个发自心底的笑容. 屋子里的四个女人不善沟通,且都有着自己纠葛不断的痛苦. 卡琳一直很直接地拒绝爱,而对于丈夫...  (展开)
SydneyCarton 2007-09-26 22:58:25

第一次乱弹伯格曼……

《呼喊与细语》 看完这部我开始喜欢他了,虽然看着还是很累,但累的方式和我想象得不一样,其实,他的叙事,他的镜头表达,都并没有当初预料得那么晦涩,情节很清晰,情绪很饱满,只是展开比较慢,需要一定耐心,但肯定可以让你看清楚,甚至在快结尾商量怎么处理安娜的那段戏...  (展开)
mmm 2007-08-02 10:12:53

深沉至死

这实在是种折磨,必须百无聊赖没有任何期待才能安静地看下去。 那沉重窒息的呼吸被放在空旷大红的房间里,向扩音器一样被放大又在红色的包裹里冲撞被吸收。周而复始。 姐妹被亲情所累,不知盼望的是死是活?那内心深处的厌倦是对生命的放弃和厌倦吧,而不是亲情,情谊在生命面...  (展开)
madlogos 2006-10-24 20:35:15

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 / Cries & whispers)

许久不看电影了。这无疑十分地讽刺,即便在大三大四焦头烂额的时代,我依然会挤出成段的空闲时间每周看两部片;追溯到逍遥的大二时代,尽管连电脑都还没有,我却能够保持着每周两次上现技教室看片的频率。而如今好不容易混到养老一般轻闲的大五,我却反而找不出哪怕两个小时的...  (展开)
辞旧岁 2023-10-02 14:19:53

对被爱的渴求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画面和打光美到油画质感,只是室内这种红遇上这些人物难免很压抑。不同人物的性格也通过闪回来交待体现,一幕幕收遮加旁白又像是舞台剧一样呈现,这不仅是讲故事,更是在让电影艺术化(对不起又想去《电影史话》补课了,我匮乏的语言不足以阐述此电影) 伯格曼的细腻很难想象他...  (展开)
杂时闲记 2023-03-27 22:35:47

对死亡最好的阐述

开头几分钟眼神的表达,是看过最好的对死亡的阐述。那种恐惧不安,深深的无奈,万般的痛苦,我曾亲眼目睹过。我理解他的愤怒、多变、心不在焉与无能为力,我当时的冷漠和不谙世事,直到今天都是我憎恨自己的原因,它永远是个遗憾。但我知道,将来总有一天,我会更在深深地理解...  (展开)
B612 NGC2237 2023-02-01 15:17:32

一切都精美绝伦,只有人痛不欲生。

祈求他赦免我们,解除我们的焦虑,也祈求他赋予我们那生命的意义。——《呼喊与细语》 科普:伦勃朗是世界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式用光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人像的特殊用光技术。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  (展开)
大姐心里没有爱 2023-01-16 10:25:48

难道只有身处噩耗的漩涡中才能看懂伯格曼的处理手法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还没来得及感叹10多年没看伯格曼了,这部2010年10月在豆瓣标记的《呼喊与细语》就来了!是吸引力法则吗? 一部非常有特色的电影: 1、人物张力足:三个贵族姐妹+一个尽忠竭力照顾的女仆,90%室内戏,姐妹之间因母亲的偏爱导致的隔阂无法消弭,以及她们和周遭关联人物相处的场景...  (展开)
2023-01-13 23:36:43

活着是痛苦的……

牧师的话语道出了一切,活着是痛苦的,每个人都背负着不可言说的痛苦活着,玛利亚面对丈夫的自杀变得越来越冷漠,以冷笑回应所有;卡琳通过变态的自残回应丈夫的冷漠;而地位最低的仆人通过救赎艾格尼丝从而救赎自我,这是个人的选择,伯格曼的智慧在于指出生活面对的这些问题...  (展开)
田在然 2023-01-10 17:23:37

英格玛·伯格曼

鲜明的色彩对比,饱和的情绪表达,大量近镜头,故事性和戏剧性埋藏很深,压抑又浓烈,而这浓烈和压抑却根植于真实人生里,以至于压抑更添压抑,加之演员们演技细腻极致,整个片子方方面面,无不引人入胜,更难得的是,英格玛·伯格曼没有给出唯一或标准答案,没有抹杀观影者自...  (展开)
就是爱happy 2022-12-22 14:49:22

世上没有感同身受

吓死,名为爱情片的恐惧片。她们住的房子壁纸地毯全是叫人精神紧张的血红色。是亲姐妹吗?三人都是同性恋者,除年长的一个外都结婚了。年长的饱受疼痛折磨将逝,中间的不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在晚餐后丈夫提出性要求时自伤,最小的那个没有那么反抗自己,跟丈夫保持关系也亲吻姐...  (展开)
二水九禾 2022-12-21 12:15:19

细语是呼喊的回响

1每个人都能在这种慢节奏 细腻zoom in的表演中看到自己的生活 我爱它甚过奈飞的爽剧千百倍 2母亲常到去公园里去寻求宁静和孤独 母亲好潮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兴这样 3"我爱母亲到骨子里 爱到嫉妒 我爱她的温柔 美丽和充满活力 爱她的绝代风华但她也有冷漠无情的一面 甚至是玩乐...  (展开)
饰非 2022-11-18 21:28:19

随笔

电影剖析了四个人的心事。对艾格尼丝来说,童年得不到母亲的爱是她一生的伤痛,所以她内心孤独脆弱,渴望得到爱;人到中年孑然一身,身体遭受病创,无依无靠。在死前她有过一段虚假的温馨时光,好似得到了姐妹的爱,她们陪她在公园散步、坐秋千,轮流在房间里照顾她,为她擦洗...  (展开)
Reposado 2022-10-21 11:17:35

短评记不下

被海报骗进来了 除了结尾整场电影没有外景,室内红黑两种颜色暴烈对撞(如v字仇杀队),本来是温暖的红,加上了黑变成了压抑,窒息。 三位姐妹的人物设计如同秋日奏鸣曲的妈妈和两位女儿(英格丽·图灵=妈妈,乌曼=乌曼,发病的大姐=发病的妹妹)。 伯格曼的电影的主题永远...  (展开)
阿三 2022-08-23 22:00:32

红色

本片是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代表作之一。从《沉默》、《假面》等片中就能看出伯格曼对于女性题材格外偏爱,本片中则把焦点放到了三姐妹身上,连同一个女仆,表现这四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姐姐艾格尼丝身患重病,不久将离开人世,两个妹妹卡琳和玛利亚陪伴在她旁边,...  (展开)
Wang 2022-05-25 22:47:57

呼喊与细语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结论 1、主题:人和人之间,是否有除了自私外的,还有真挚的感情。 1)艾格尼丝认为有,姐妹和仆人陪着自己散步、聊天就是。 2)卡琳认为没有, 她从丈夫、玛利亚身上都没有感受到 3)玛利亚认为没有,但她认为自私的人,也可以互相帮助 4)我认为有,但是幻觉和误判。互相...  (展开)
麻実 2022-04-14 20:58:02

过长的短评

连续看了两遍,感觉有什么触及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一时还无法用语言去惊扰它们。可能就没有什么完全真挚无私极致纯粹永恒的东西,如果真的存在反而会让人感到恐惧,如果要求自己做到那些可能也是对自己的欺骗,但人们又那么脆弱那么无助需要那样的东西让人不用独自面...  (展开)
悉卡夫达多 2022-04-12 18:48:02

不是任何关系,都可以被轻易修复的。

伯格曼在《呼喊与细语》中继续探讨了人与人的冷漠和孤独。这种冷漠不是恶,而是一种无奈。毕竟,人生而孤独。伯格曼镜头下的姐妹,夫妻,母女,主仆都蒙着这层滤镜。在我看来,他有能力把孤独感,真实的刻画出来。 纯洁的艾格尼丝要死了! 她渴望爱。渴望姐妹能陪在她身边,最...  (展开)
十六太 2022-03-24 21:27:45

沉默中的红色

太厉害了,太绝妙了。 大片的如宫廷画的沉默镜头,背景却总是大片大片的红。如此庄严冷漠的城堡,却用这样炽热、鲜明、强烈视觉冲击的红色来装饰。 面对一个人的死亡,在她即将死亡的时候,在她死亡的那一刻,在直面她死亡后无法平复的那个夜晚。一个巨大灾难打破了每个人内心...  (展开)
Andrei 2022-03-15 19:12:57

抚摸、亲吻、呼喊与细语

抚摸是姐妹间挑逗的游戏,而亲吻则是更进一步的暗示,影片里玛利亚有两处,一处要吻卡琳,卡琳则拒绝了,另一处在安娜的梦里,当艾格妮丝真的吻起她的嘴唇时,她却是歇斯底里的抗拒。卡琳、艾格妮丝与安娜或许都有同性的情愫,而玛利亚不过是最受宠的小女儿对两个姐姐的调皮。...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 (共226条)

订阅呼喊与细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