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的3星影评 (10)

Maverick 2018-01-16 08:16:33

《呼喊与耳语》电影剧本

《呼喊与耳语》电影剧本 文/〔瑞典〕英·伯格曼 译/贾叶 一 花园——傍晚 夕阳透过淡淡的雾色,撒落在一所私人宅邸的花园里。一株粗大白桦树的树干和它茂密的枝叶使四周显得幽暗。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白色的小楼。 二 室内——夜晚 在一间装饰华丽的旧式客厅里,座钟在有节奏地...  (展开)
Lyla Chan 2023-10-26 23:50:36

红带来的视觉冲击

这部的拍摄感觉是巨大成本的,而且伯格曼这部的拍摄手法真的是非常顶级了,打光尤为突出! 但是我还是觉得结尾不知道在讲什么玩意… 还有那个什么复活那一段我真的看的很无语很无语很无语,就无厘头不至于无厘头这个程度? 还有三姐妹的隔阂,可以算是巨大无比,最后就轻描淡写...  (展开)
十月 2007-11-13 19:45:17

呼喊与细雨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给我的感觉便是压抑.艾格尼斯是个缺乏爱的女人,从小到大对于母爱的渴望,或是长大以后对于姐妹情的期盼.她虽病入膏肓,却也在姐妹来看她的时候露出个发自心底的笑容. 屋子里的四个女人不善沟通,且都有着自己纠葛不断的痛苦. 卡琳一直很直接地拒绝爱,而对于丈夫...  (展开)
HelloIndra 2022-02-02 20:24:54

导演小时候被贵族阶层欺负过!内心极度痛恨贵族阶层,所以把她们拍得如同在地狱中受煎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演估计是小时候被贵族阶层欺负过!内心极度痛恨贵族阶层。。。。 把几个姐妹拍成了受尽煎熬痛不欲生还不得不装样子的活死人。。。。 把她们的老公也拍成压抑,自杀,丑陋的油腻之人。。。 导演做到了,假设我是这部电影里面的人,我是一时一刻不想待在那个向地狱一样的红房子...  (展开)
周周 2008-08-28 17:51:36

我就是不喜欢。

我以为我忘记了很多,其实我没有。 我以为我变得很聪明,其实我还很愚蠢。 我以为我不再关心着世界发生了什么,其实我很在乎。 我以为我可以很坦然,其实我总是很害怕。 我以发生的只不过幼稚的玩笑,其实那是最让我无法解脱的。 我以为我心里没有阴影了,其实他从未...  (展开)
马铃鼠 2013-05-10 17:40:19

不变态不文艺,无变态无深度

真心不懂伯格曼的电影,亲人之间缺乏爱和关怀,除了艾格尼丝与安娜,所有的人都是冷漠的,然而缺乏合理的叙述,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冷漠的太刻意,时而狂吼时而笑的,变态的自残,居然亲姐妹之间也搞基?是觉得不变态不文艺,无变态无深度么。演员很痛苦,我却觉得隔靴搔痒...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Rain出品 2024-06-12 18:18:57

三種人格,三種世界。

瑞典電影《呼喊與細語》(原名《Viskningar och rop》),是由著名導演英格瑪·伯格曼,於1972年執導的劇情片。 這部電影,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鮮明的視覺風格而聞名。 《呼喊與細語》的故事,圍繞三姐妹展開。 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一位名叫艾格尼絲的女人,正處於癌症末期,...  (展开)
swl.lulu 2023-05-03 18:19:59

影片运用了伯格曼标志性的暗示和象征手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深刻的人性洞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死亡和人生的意义。伯格曼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死亡的恐惧和人生的脆弱,他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展现出女性在面临死亡和生命中的苦难。伯格曼通过女性角色的不同情感表达,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女性角色的行为和情感透露出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  (展开)
阿糖攒内存中 2021-12-19 21:11:57

呼喊与细语

艾格尼丝、玛丽和卡虽然是三姊妹,各人内心却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和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近,守护在她身边的是女仆安娜。艾格尼丝没有得到过母亲完整的爱,死前妄想让关系紧张的姐妹变得珍爱彼此,却一再事与愿违。 玛丽亚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  (展开)

订阅呼喊与细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