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 卡莉·西尔万 / 英格丽·图林 / 丽芙·乌曼 / 安德斯·埃克 / 英加·吉尔 / 厄兰·约瑟夫森 / 赫宁·莫里岑 / Georg Årlin / Miles Jonn-Dalton / Ingrid Sandell / 英格玛·伯格曼 / Ingrid Bergman / 莱娜·贝格曼 / 拉尔斯-奥弗·卡尔贝里 / Malin Gjörup / Rossana Mariano / 林·乌尔曼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 德语 / 丹麦语
上映日期: 1972-12-21(瑞典)
片长: 91分钟
又名: 哭泣与低诉 / 哭泣与耳语 / 呼喊与低语 / 在细雨中呼喊 / 哭泣与呢喃 / Cries and Whispers
IMDb: tt0069467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 卡莉·西尔万 / 英格丽·图林 / 丽芙·乌曼 / 安德斯·埃克 / 英加·吉尔 / 厄兰·约瑟夫森 / 赫宁·莫里岑 / Georg Årlin / Miles Jonn-Dalton / Ingrid Sandell / 英格玛·伯格曼 / Ingrid Bergman / 莱娜·贝格曼 / 拉尔斯-奥弗·卡尔贝里 / Malin Gjörup / Rossana Mariano / 林·乌尔曼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 德语 / 丹麦语
上映日期: 1972-12-21(瑞典)
片长: 91分钟
又名: 哭泣与低诉 / 哭泣与耳语 / 呼喊与低语 / 在细雨中呼喊 / 哭泣与呢喃 / Cries and Whispers
IMDb: tt0069467
呼喊与细语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提名)
- 英格玛·伯格曼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导演(提名)
- 英格玛·伯格曼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英格玛·伯格曼
呼喊与细语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11 条 )

伯格曼《呼喊与细语》:当弥留之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般来说红色太过霸道,只能作为衬托的存在,但在此片中伯格曼却将高饱和度的大红色大胆地铺满了整个背景,而让人物身穿黑白灰无彩系的服装。这种反套路式的美术设计,很明显是有象征含义在其中了,丝毫不限制红色的扩张,使背景色完完全全以大片大片的留白面积压过了人物,营... (展开)
《呼喊与耳语》电影剧本
《呼喊与耳语》电影剧本 文/〔瑞典〕英·伯格曼 译/贾叶 一 花园——傍晚 夕阳透过淡淡的雾色,撒落在一所私人宅邸的花园里。一株粗大白桦树的树干和它茂密的枝叶使四周显得幽暗。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白色的小楼。 二 室内——夜晚 在一间装饰华丽的旧式客厅里,座钟在有节奏地...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这片子是伯格曼砸锅卖铁拍的 | 来自Piglette | 4 回应 | 2023-04-30 18:38:10 |
卡林用玻璃片到底对自己做了什么 | 来自盖 | 24 回应 | 2023-04-10 07:40:14 |
细雨和呼喊,哦上帝! | 来自jimmy | 1 回应 | 2023-04-07 12:31:05 |
有谁看过这个片子附录的伯格曼访谈? | 来自malili | 8 回应 | 2023-04-07 12:29:57 |
有没有人觉得《呼喊与细语》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 来自兔小姐 | 4 回应 | 2023-04-07 12:26:15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上)9.7-8.6分 (影志)
-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要看的100部电影 (悲`馨)
- 【坚强的女性】 (影志)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CC标准收藏版DVD (steven)
订阅呼喊与细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呼喊与细语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225 条 )
10 有用 怪力比多兽 看过 2020-02-19 15:47:47
伯格曼的片子就是这样,有特别特别好的,也有特别特别装逼的,这部就是装逼典范,反正我是品不出这电影有啥营养。CC#101
563 有用 亚比煞 看过 2019-11-25 12:59:58
那个时代的女人,根本不是人,无论她们看起来多么美丽,优雅,富有,本质上仍然是豢养在华丽动物园中的兽类,无法独立,无处可逃。但内心的渴望是关不住的,捂住嘴巴,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捂住眼睛,就会从紧紧握住的双拳中挣扎出来,直到最后整个人都变成一团烈火,烧伤每一个遇到的人,也烧死烧尽了自己。伯格曼一定见过很多这样的女人,他听见了她们的呼喊和细语,他想替她们说,没有一个生命应该这样活着。
513 有用 遲 看过 2008-01-15 21:54:48
九十九分以痛苦否定希望,最后一分钟以希望否定痛苦。
219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16-04-21 18:47:41
1.一部倾泻着痛苦、绝望、疏离、圣洁等极端情感并拥有毁灭性力量的电影。2.触目的红:转场,墙纸,窗帘,地毯,白衣女性的四重奏。3.最擅长拍脸的伯格曼:以特写长镜袒露角色的灵魂,同质于[假面]。4.安娜裸身怀抱还魂的阿格尼斯,致敬圣母怜子像。5.晨雾庄园与短暂美好的结尾,钟表滴滴同[野草莓]。(9.5/10)
106 有用 Cory 看过 2013-06-11 23:52:31
1.几种阐释路径:宗教寓言、女权主义、疾病隐喻、精神分析。2.红色的封闭空间——三姐妹诞自同一子宫。3.四具女体构成两组对立:缺乏母爱的消瘦/宛若圣母的丰腴、袒胸色诱的纵欲/自残下体的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