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的影评 (225)

剑悬秋水 2007-10-21 16:04:10

无力的语言

在这样一个红色的幽闭的空间里,伯格曼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关于孤独、焦虑、不安和恐惧,关于四个女人内心诘问的故事。大幅红色调的渲染,既是人内心对温暖的那份强烈的渴望和期盼,也意味着孤绝、血腥和暴戾。 呼喊与细语,伯格曼想通过影片昭示来自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焦虑,这种...  (展开)
stan the man 2007-08-07 15:23:38

台词回顾

教堂的什么东西 敲击声 噔噔 Agnes winter light 钟表 噔噔 女主人 干的嘴唇 调表?? 十点多才起 (我今天10:01)、 in pain 诵经声 击磬~ 噔 1 00:07:10,571 --> 00:07:14,940 It is early Monday morning... 2 00:07:14,975 --> 00:07:24,715 and I am in pain. ...  (展开)
生如夏花 2022-11-25 22:29:50

伯格曼“家庭三部曲”——自私与家庭之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言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成长环境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以及创作,他将个人对于家庭的思考都凝结在“家庭三部曲”中——我个人的命名法,指《呼喊与细语》、《婚姻生活》、《秋日奏鸣曲》——分别表现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囊括了家庭关系的三个主轴,通过突出家...  (展开)
一天要喝八千杯 2022-11-22 09:30:09

艾格妮——画框中的白玫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艾格妮作为家中的长姐,有着肩负着很强的家庭荣誉感和维护姐妹团结的责任感。但是,这并不以正面的形式展开,即其不是直接地作为一种粘合剂弥补缝隙或者是以长姐的威严来强扭。她选择了最为隐蔽与间接的方式——甚至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生病。并不是说她在装病或者是无病...  (展开)
叶小欣 2021-05-29 10:09:30

你“被看见”了吗?

英格玛.伯格曼的好几部电影都不需要太多的场景转换,甚至一间屋子,两个人,就能完成一整部剧,而且十足精彩。 本片反映的姐妹之间亲密又陌生的关系,充满了紧张、疏离、愤恨又想亲近。成年后她们的行为模式,与她们童年时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待遇有关。 想必很多80后之前的人都...  (展开)
太空猫卫星 2020-11-20 21:38:27

女性身体的“被定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呼喊与细语》是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在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也在迅猛发展。《呼喊与细语》作为一部以女性作为主人公、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对男权统治下的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并提出女性作为电影叙事主体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伯...  (展开)
12 2017-12-11 02:55:22

伯格曼与老塔

不懂电影,瞎说一点近期的个人感受。 伯格曼电影中的表演,文本,美学布景,视觉符号,灯光、声音及音乐的设计都是非常戏剧(舞台剧)化的。正是镜头语言(特写、镜头运动与调度、蒙太奇等)区别了戏剧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这也让我想到老塔在雕光里所阐述的,电影不...  (展开)
sdg 2013-04-04 20:22:31

Note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Bergman's story of the three sisters. 2. A sharp contrast between Anna's loud prayer and cries/whispers in the house. # Whispers: "Whisper in bible.One of the Hebrew words for a serpent, or snake, is (pronounced) naw-kawsh, a word that is used in the Sc...  (展开)
日夜 2007-10-10 13:25:21

走进那幽闭的红

           虽然作为伯格曼的代表作之一,《呼喊与细语》这部片子可谓声名远播,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它的话,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这部电影实在不怎么好看。 要解释这句话,就要先把“好看”两个字说清楚。单纯说“好看”时,它一般表示欣赏与赞美...  (展开)
了了 2023-08-26 22:32:42

薄情与柔情

第一次看这个导演的片子,很震撼! 颜色,红色 白色 黑色 镜头,特写 远景 空景 声音,窃窃私语的旁白 滴答的钟声 两人对说 切换,红色布景+单面追光特写 眼神,怜悯 愤怒 平和 恐惧 死亡,歇斯底里的恐惧 耶稣一般的悲悯 脸部棱角&紧闭嘴唇的刻薄 假惺惺&几近崩溃的...  (展开)
了了 2023-08-26 22:32:41

薄情与柔情

第一次看这个导演的片子,很震撼! 颜色,红色 白色 黑色 镜头,特写 远景 空景 声音,窃窃私语的旁白 滴答的钟声 两人对说 切换,红色布景+单面追光特写 眼神,怜悯 愤怒 平和 恐惧 死亡,歇斯底里的恐惧 耶稣一般的悲悯 脸部棱角&紧闭嘴唇的刻薄 假惺惺&几近崩溃的...  (展开)
Stay Gold 2023-04-29 22:45:35

血液铺满房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开篇涌入眼球的就是如血色的红色。鲜艳到惨烈的色彩,却带来一种深刻的恐怖。这样的鲜红从客厅铺到卧室,期间点缀着石膏般的惨白。像是震人心魄的哭泣,细听却只有周围土地升起的细密窃窃私语。 艾格妮深受卵巢肿瘤的折磨,生命悬于一线。生理上的她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女性,于是...  (展开)
一天要喝八千杯 2022-11-22 14:15:28

凯琳——红宝石里可望不可及的倒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姐卧病不起后,只剩下最年长的次女凯琳作为家庭责任的承担者。 不难发现她对权物有着强烈的欲望和野心。伯格曼给了其手部一个特写,璀璨的红宝石在阴暗的环境里无需太多打光,便可以迸闪着一抹猩红与狂热。而在更多的时间里,她的镜头往往是一闪而过的。 她的感情同艾格妮一...  (展开)
暂 体 2021-12-29 14:52:42

死亡代为我们祷告

天气很冷,没有地方可以去,只能蹲坐在小太阳旁边一部部的看电影。 她抽泣着从病痛般的睡梦里醒来,白蕾丝睡衣,鲜红的屋子,外面是一片冷寂萧杀的冬日。她也没有地方可去。秋千的时间结束了。 三个女人都穿着纯白色衣服,散落在经血般的房间,像悲剧的歌队。她的痛苦从一个精...  (展开)
默念猎角 2021-07-26 09:29:34

把问题留给上帝

女人也许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没有之一。电影名字起得真好——《呼喊与细语》,这个名字就像一幅女性的文字画像。而这部电影即是伯格曼手中的手术刀,划开表皮直抵病灶,挤出脓血给你看。 因为这个故事没有前因,观众基本不清楚三姐妹及Anna的情绪表现缘由为何。仅仅从Agne...  (展开)
340 2021-05-11 02:35:50

当今中国电影的低劣,广大的中国电影观众是至少需要负一半以上的责任

虽然整体不错,保持了伯格曼一如既往的平均镜头所含有的情感浓烈程度十分高,不过有许多地方的人物情感有点跳跃。 作为伯格曼对家庭关系的刻画系列之一,这部电影讲述了姐妹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冷漠、失望的刻画。尤其是当另外两妹妹对姐姐的态度与仆人对姐姐的...  (展开)
monday 2021-04-12 10:47:59

观影记录

没有看任何简介,也不了解导演。此处感谢友邻,让我有幸在大银幕上看到它,絮絮地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整部电影看下来,能感受到强烈的转场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演员们完美演绎出了偌大屋子里人性的压抑。大提琴的呢喃的确像高尔基说的那样,是可以进入灵魂的,因此有大提...  (展开)
柚的记事本 2021-03-13 23:46:44

呼喊和细语

呼喊和细语真像恐怖片,被溺爱的人自私像黑洞永不知足,被忽视的人觉得掌握世界冷漠的真理,拒绝所有温暖。 她们偶尔想起了自己的孤独,发出温柔的细语,希望互相取暖。但很快便开始大声呼喊着用自私和冷漠来互相伤害。 所有的人只听到了大声拒绝的呼喊,可其实那些细语才是真...  (展开)
checkingonce 2020-05-18 15:27:17

红色

红色的房间。 墙壁、窗帘、地板、桌面、床柱、被褥无一不是覆盖着鲜艳的红色。 当阳光从常年拉起的纱质的白色布帘射进来时,单调的颜色才会变幻出些许不同来。打在长椅的扶手上,顺着指尖慢慢上移,白皙细腻的皮肤在爱抚下泛出光泽。玛丽亚捧着怀中的书睡着了。 她总是那样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 (共225条)

订阅呼喊与细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