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语的影评 (225)

HelloIndra 2022-02-02 20:24:54

导演小时候被贵族阶层欺负过!内心极度痛恨贵族阶层,所以把她们拍得如同在地狱中受煎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演估计是小时候被贵族阶层欺负过!内心极度痛恨贵族阶层。。。。 把几个姐妹拍成了受尽煎熬痛不欲生还不得不装样子的活死人。。。。 把她们的老公也拍成压抑,自杀,丑陋的油腻之人。。。 导演做到了,假设我是这部电影里面的人,我是一时一刻不想待在那个向地狱一样的红房子...  (展开)
一月 2022-02-07 18:09:06

刻骨的冷漠与孤独

宫廷般的欧洲旧式建筑,大面积的红色背景,端庄的纯黑礼服,圣洁的纯白衬裙,三种颜色的对比彰显着影片极强的风格。影片从四位女主的视角分别展开叙述,红色铺满人物脸部为过渡,演绎出一个家庭故事中的四重奏。 故事一开头,阿格妮斯痛苦的脸拉开整部片子悲伤的基调,她在死亡...  (展开)
Acchan 2022-01-23 01:39:24

呼喊与细雨 小结

《沉默》两姐妹戏的扩展,是三姐妹和女仆。仍然延续了伯格曼的主题,爱而不得的呼喊,求爱心切的细语。 大女儿卡琳凭借身份和自己的聪明,承担着家庭的重要事务,被各样的束缚远离了爱(做账,脱衣的繁琐,丈夫共餐的紧张);二女儿玛利亚从未走出母亲的爱,而不会主动施加爱,求...  (展开)
久彩贺子 2022-01-16 18:14:35

呼喊与细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应该是听了戴老师电影课上提及过,纳入了“想看”,却忘了是什么主题下提到了它。看完了然,是讲转场,“渐黑有没入黑暗的意味,而其他颜色则不然。比如渐白、渐红,像是英格玛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 被标签欺骗?说好的剧情+爱情呢,都不及剧情+家庭来得贴切。 大姐病痛中...  (展开)
工牌十一号 2021-12-06 15:03:09

无法逃离的通天巨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撰稿人:拧发条鸟 全文指路: https://mp.weixin.qq.com/s/rlylyR7ln9pmD4CPnHWXCw Viskningar och rop 1972-12-21(瑞典) 91min ♦稍微了解英格玛.伯格曼的影迷们,都能感受到他一些作品中浓郁的宗教气息。比如《第七封印》中,面对死神时,片中人物关于信仰的反复诘问,这部...  (展开)
Chennnnnie 2021-10-02 01:09:32

上帝死后,心灵的救赎在哪?

《呼喊与细语》 上帝死后,心灵的救赎在哪? 和海德格尔所述沉沦于常人状态不同。在伯格曼这里,人已然高度的个体化与原子化。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何以寻找灵魂的皈依之地? 死亡,意味着重新回到上帝的身边。艾格丽丝,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在生命的尽头,她的呐喊是卡琳...  (展开)
萌萌 2021-09-20 07:47:44

《呼喊与细语》影评

影片整体用了鲜艳的红色,但并没有展现强烈的情感,反而像是淋漓的鲜血。冰冷的白色和阴森的黑色都被突显出来,白色像雪一般,象征着冷漠,黑色像夜一般,代表着压抑和死亡。打光也是教科书级别。在玛利亚和医生偷情时,灯光明亮耀眼,她穿着鲜艳的红色裙子,象征着由内而外的...  (展开)
小白杨 2021-08-04 10:53:14

很久以前写的影评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半小时的长度,在几幕红色的转场之后,我看完了《呼喊与细语》。像独行杀手一样,这部电影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了我的童年记忆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一篇关于英格玛博格曼的电影评论专题,里面排列有多幅伯格曼电影的剧照和海报,当时的我对《野草莓》的兴趣最大,因...  (展开)
云淡风轻 2021-07-20 09:51:17

呼喊与细语

三姐妹艾格尼丝、玛利亚与卡琳各自内心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与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尽,两姐妹与女仆安娜守在她身旁,然而她们原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地压抑、变形。 艾格尼丝从童年就渴望母亲的爱,喜欢“跟在她身后,没有什么目的”,也会躲起来偷偷观察母亲,然而母...  (展开)
江山 2021-07-20 09:31:52

呼喊和细语

三姐妹艾格尼丝、玛利亚与卡琳各自内心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与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尽,两姐妹与女仆安娜守在她身旁,然而她们原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地压抑、变形。 艾格尼丝从童年就渴望母亲的爱,喜欢“跟在她身后,没有什么目的”,也会躲起来偷偷观察母亲,然而母...  (展开)
采烈 2021-06-20 21:51:48

“我大受震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医生评论丽芙的脸:任何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更何况是一根 皱纹 丽芙和姐姐在弦乐里爱抚交谈: 无声 史铁生: 孤独的音符追寻浩瀚的 交响乐 善良的女人用性解救男孩的初醒的身心,走出伊甸园的 孤独灵魂 “他人即地狱“ “我大受震撼”: 《理智与情感》《饮食男女》可以看见...  (展开)
Golovin 2021-05-05 00:42:50

从空的里面寻找

不幸的过往都在简介里面说的清清楚楚了。即使跳脱出来看,这个世界里面有谁是一直称心如意心想事成的呢?更何况是一段各自被记忆所加深的往事,以及今日的对于记忆的感觉—毕竟我们从来没有回到过过去,模糊的脉络和感觉是我们的慰藉,也可能是我们的造谣者。过去就像是一个空...  (展开)
3年清算 2021-04-11 21:01:14

CRY FOR M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大銀幕上看用色簡單卻又濃厚的電影真是視覺盛宴:大片的鮮紅、黑與白,流淌在電影裡。男性角色像是過客,卻又隱約中讓各位女性成為命運的傀儡。當還有光的時候,至少還有暗部讓人徬徨、迷茫、掙扎,當一切恢復平靜,還活著的人全都與謊言結成同盟。他們不再害怕與渴望被看透...  (展开)
忍者神猪 2021-03-29 01:30:22

晕,才知道原来是伯格曼拍的。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伯格曼的彩色电影(之前的全是黑白的),这好像也是他第一部彩色吧。没想到他会把颜色用得这么极致,饱和度特别高,很鲜艳浓烈,室内的大红色和室外的大片绿色。她们家里全用大红色铺满了,以及几乎每次的人物转场都会用红色,让...  (展开)
别枝雀 2021-03-28 22:54:28

2021.3.28(短评)《呼喊与细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7⃣️点9⃣️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1974) 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英格玛·伯格曼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英格玛·伯格曼 最佳摄影 斯文·尼科维斯特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马利克·沃斯-朗德 伯格曼 《野草莓》、《第七封印》、《芬妮与亚历山大》、《沉默》...  (展开)
飞越不安之海🦋 2021-01-23 17:22:38

呼喊 细雨

真好。把女性的敏感、易变、精神的脆弱以可以听可以看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一直紧紧攥着手,好像在怕她们下一秒就会被痛苦逮到。 姐姐临死之前大声地呼吸和怒吼:为什么没有人来帮帮我!其实不是这一刻的痛苦,而是一生的痛苦只能在临终时借着身体的疼痛发出呼喊...  (展开)
汉堡包🍔 2021-01-19 13:14:46

细语打败了呼喊,细语摧毁了情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艾格尼丝病重弥留之际,两个姐妹回到她的身边轮流照顾她,和照顾了她十几年的女仆安娜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下,赤裸裸地让我们最为直接地看到真情和假意,听到呼喊与细语。影片的冲突与转折就在病重的艾格尼丝死去的时候发生的,在这之前,姐妹们的关爱和体贴,照顾病人时的耐...  (展开)
源源源源源er. 2021-01-13 05:12:27

【2021-mv18】- 呼喊与细语

很怀旧的影片,但是给我的感受却很强烈。表面上的波澜不惊实际上是在掩盖那些腐朽的灵魂。影片大多数时候是寂静的,在红,白,黑的色彩冲击下带来的是浓重的空虚感。 那些焦灼的,困顿的欲望是大片大片的红。就像每一幕结束都能看到被红色掩盖的面孔。像玛丽亚一样,她是没有自...  (展开)
kinky 2020-09-30 12:49:24

呼喊与失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影片字幕的开头开始,红色就一直充斥着整部影片而带来一种女性味道(联想到阿莫多瓦大面积红色在电影中的运用)。伯格曼本人说:“在我童年时,就认为体内是鲜活的红色的龙。”这部电影对红、白的运用十分出色,特别是红色。当画面中的主人公试图开始进行内心交流时,总会伴...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 (共225条)

订阅呼喊与细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