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家房客 短评

热门 最新

0 氟西汀 看过 2011-11-17 16:57:55

那时候没有丰富的场景道具,只是一个简陋的大院子里也可以上演那么多精彩欢乐的故事。

1 阿薷 看过 2011-03-29 02:34:22

Good! Good! 当年打酱油的李修贤、陈观泰和刘丹很青春啊!秋官是瘦得不像话...那些从小听惯的段子还是很戳中俺的笑点~谷峰演的娘娘腔好赞,哈哈哈!岳华这次蛮正气的,我完全没把大叔年轻时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联想起来...

0 莱尼圆 看过 2023-08-21 00:08:49 北京

楚原在当时全是华语片的环境中,选择拍摄粤语片也算是逆势而上,出乎意料地收获562万港币票房,打破记录。72家房客最早来自上海的滑稽戏,后来这个IP也发展为广东地区的三大神剧之一。楚原很聪明的把原故事中的阶级矛盾转化成了香港百姓与港英政府的矛盾。粤语对白夹杂着一些山东、上海方言,十分的接地气,一下子就赢得了观众的代入感,唤醒了香港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感。

1 Thistles 看过 2024-01-24 03:41:32 荷兰

底层人民互助,勇斗地主恶霸。喜剧之下是沉默的悲剧,中国人拍市井喜剧还是比老外多几分朴素的温暖感

1 沈济源 看过 2012-04-29 05:45:12

武打文艺风月主旋律一个不落的全明星阵容啊。。。

2 Nadine 看过 2008-02-29 01:10:31

trust the good of the people again

0 mecca 看过 2011-08-29 04:21:02

“你看我们长得多帅多自然 端的是道道地地的正人君子” :-D 各种请君入瓮。各种不自然夕照。

8 芦哲峰 看过 2011-11-04 22:20:42

同样一拨演员,在李翰祥手底下牛逼成那样,在楚原手底下傻逼成这样,这就叫差距。

0 levitating 看过 2010-05-30 17:14:26

昔日群星闪耀,一同逝去的还有那个虽然善恶分明得令人发囧却着实让人怀念的年代…

1 ixion 看过 2013-04-30 04:10:32

比之珠影版的差之十万八千里,更要命的是楚原比王为一晚了十年,拍得还无比凌乱,简直是失控。所谓邵氏,其实就是“SB”,至少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有远见的。在我看来,香港电影的代表就是长城凤凰,长城凤凰的倒掉就是香港电影的倒掉。香港电影其实在80年代后已死!用不着挨到21世纪。

2 一條魚佔滿了河 看过 2012-02-21 00:44:57

1973年香港票房冠軍,大敗李小龍的《猛龍過江》,香港草根喜劇代表作之一,入選香港電影百年百強。楚原導演的群戲功力強悍,數十位角色在出場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形象立體,人情味爆表,這是後來曾志偉翻拍《72家租客》難以相及之處。在各個角落挖掘認識的演員是過程中增加趣味的彩蛋。

1 香水瓶 看过 2010-09-18 23:30:33

群戏,几乎所有邵氏叫得上名字的明星都出现了。第一次觉得岳华这么正,是满院落的歪瓜裂枣们衬托的吧。

1 阿依达 看过 2011-02-05 17:53:37

一般吧,挺乱的,基本上就是一群解放邻居整鼓富人的故事。挺脸谱的。那个演舞女的姿色不错。

0 jellyfish 看过 2012-10-06 05:48:39

虽然说教痕迹明显但正经蛮欢乐的,何莉莉、贝蒂这些楚原爱将都有客串,李修贤、罗兰和郑少秋等一帮明星也有出现。就当是看个热闹也值了。

3 宿命论 看过 2009-12-06 02:11:49

上海與香港,369與傞佬,王為一與楚原。刻畫淪陷時期下底層小市民的生活瑣碎,處處令人嬉笑怒駡。當時香港經歷資本轉變,促進電影業發展,七十年代李小龍去世,導致武打片失去觀眾群,人們轉向反應諷刺現實生活的喜劇,關注本土文化,側面發洩不滿,為而後徐克等人引領七十年代末新浪潮電影留伏筆。

0 蓝朵 看过 2009-01-27 23:05:52

很象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虽然现在看未免过时了点,可是那时候小人物之间的互帮互助温暖感人.后来上海改编成了滑稽剧

1 有心打扰 看过 2012-10-23 02:39:23

不好笑,没回忆没情感就没感觉...

2 Connie 看过 2006-01-20 03:19:26

翻拍王为一。后者亦属战后赴港的影人一族,05年RTHK制作的《百年梦工厂》再见,为数不多的老人儿了....

2 安魂 看过 2010-09-17 00:06:03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中央6还真强,什么都能给他们翻出来。20200607二刷,虽然是上海戏,但很明显拍的是香港事。题材分享自左派公司,所以还能看出50年代初左派的价值观。看田青哥哥、胡锦姐姐、谷峰爷爷放飞自我真是享受,笑得肚子都疼了。当然剧情也不必深究,就当是上海风情画了。

0 十一伏特 看过 2021-01-08 11:29:35

片头写的清楚:先由上海滑稽剧改编,再根据香港影视话剧团舞台剧改编,时代也还设置在解放前。相比63年大陆版,舞台剧倾向明显,空间感利用的少,多是中景镜头,大杂院楼间隔远,主要人物站在前景里,许多围观的龙套也充当人肉背景,整个画面就显得很平面。 看点是邵氏明星云集,出场时都有打出演员名字。大体段落差不多,少了一些笑点,更偏悲喜剧的基调,删掉开「逍遥宫」赌坊的贯穿情节,增加了物价疯涨和369借抓壮丁名义索要大洋的桥段。胡锦演包租婆有些不合适,演技是挺好,年纪轻也不够胖。总体上看,比63年大陆版稍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