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准确的说,1986年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并非关于毕业,而是关于“毕业后”。 太多影片惯于以“毕业”作为成人礼仪式般的戏剧高潮,或者圆满的结局,这一部英文名被译作”reunion”的,则更像是把毕业当作一个... (0回应)
电影中的沉默并非与生俱来的。暂且不谈《布谷鸟》或《海的沉默》的情节式静默,《印度之歌》的刻意声画分离,或《聋哑部落》式字幕对白声音全无的实验性表达。 让我们来谈谈从不能拷贝沉默的默片。无论是那部为好... (0回应)
戛纳金棕榈的“有眼无珠”早在第一届便有端倪。当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输给了苏联影片《伟大的转折》。前者在影史的地位无需多说,后者的确是杰作,却也多少有被金棕榈抬高的嫌疑。接下来的近七十... (0回应)
不同于那些名垂影史的性感尤物,费里尼塑造的底层妓女卡比利亚看上去不漂亮不风骚,大大咧咧,矮小、滑稽、聒噪、市侩,有些歇斯底里的神经质,就连她夹烟的姿势也是非常规的恣意粗犷。 数代影评人、研究者前仆后... (0回应)
电影与盲 20人关注
华语·元电影 72人关注
直视镜头 direct address 12人关注
电影与沉默 4人关注
以成长之名 100人关注
畢業後,老去了,再長大
准确的说,1986年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并非关于毕业,而是关于“毕业后”。 太多影片惯于以“毕业”作为成人礼仪式般的戏剧高潮,或者圆满的结局,这一部英文名被译作”reunion”的,则更像是把毕业当作一个... (0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