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医可靠 Moartea domnului Lãzãrescu (2005)
导演: 克利斯提·普优
编剧: 克利斯提·普优 / 勒兹万·勒杜雷斯库
主演: 约安·费斯库特阿努 /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 多鲁·安娜 / 达娜·多加鲁 / 谢尔班·帕夫卢 / 加布里埃尔·斯巴修 / 弗洛林·扎姆菲雷斯库 /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 / 德拉戈什·布库尔 / 丹·基利亚克 / 克拉拉·沃德 / 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米海·布勒蒂勒 / 莫妮卡·伯尔勒德阿努 / 米密·布勒内斯库 / 罗迪卡·拉泽尔 / 阿丽娅·贝尔宗策阿努 / 西莫娜·波佩斯库 / 米雷拉·奇奥亚伯 / 多里安·波古策 / 罗贝特·布姆贝什 / 劳拉·克雷茨 / 亚历山德鲁·菲费亚 / 弗洛里娜·阿丽娜·格雷兹内亚 / 图多尔·赫里斯特斯库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语言: 罗马尼亚语
上映日期: 2005-05-17(戛纳电影节) / 2005-09-22(罗马尼亚)
片长: 153分钟
又名: 勒泽雷斯库先生之死 / 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台) / 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IMDb: tt0456149
编剧: 克利斯提·普优 / 勒兹万·勒杜雷斯库
主演: 约安·费斯库特阿努 /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 多鲁·安娜 / 达娜·多加鲁 / 谢尔班·帕夫卢 / 加布里埃尔·斯巴修 / 弗洛林·扎姆菲雷斯库 /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 / 德拉戈什·布库尔 / 丹·基利亚克 / 克拉拉·沃德 / 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米海·布勒蒂勒 / 莫妮卡·伯尔勒德阿努 / 米密·布勒内斯库 / 罗迪卡·拉泽尔 / 阿丽娅·贝尔宗策阿努 / 西莫娜·波佩斯库 / 米雷拉·奇奥亚伯 / 多里安·波古策 / 罗贝特·布姆贝什 / 劳拉·克雷茨 / 亚历山德鲁·菲费亚 / 弗洛里娜·阿丽娜·格雷兹内亚 / 图多尔·赫里斯特斯库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语言: 罗马尼亚语
上映日期: 2005-05-17(戛纳电影节) / 2005-09-22(罗马尼亚)
片长: 153分钟
又名: 勒泽雷斯库先生之死 / 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台) / 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
IMDb: tt045614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医可靠的影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吐血劳动】《无医可靠》导演访谈字幕
【吐血劳动】《无医可靠》导演访谈字幕 00:00:08:有几点点. 00:00:11:我真的想提到 00:00:37:就是不用钱拍电影 00:00:41:我回到家,整个周末|我都在想 00:00:45:把每件事想了又想 00:00:49:考虑一些事实 00:00:53:朋友,演员,胶片什么的 00:00:57:也许大家都会参与|这种地下...
(展开)

电影中的真实时间:对人是最大的尊重还是残酷展示?
最近颇有耐心地看完几个所谓代表真实时间的电影,即电影中的时间等同于现实中的时间,甚至在导演的处理上比现实的速度更慢。创作者和享受此道的评论者往往赞美这种风格是对人最大的尊重,有些时候会一厢情愿地期望观众会更能真实地介入影像中的角色,随着他们同步去生活、感受...
(展开)

典型的生活流电影,可贵的是没有批判
克里斯蒂普优和蒙吉,内策尔都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其中获奖最多的是蒙吉,而罗马尼亚新浪潮发端电影却是普优的无医可靠,或者叫拉泽内斯库先生之死。 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常接地气,拍得都是升斗小民的故事。这部拉泽内斯库先生之死,可是拉泽内斯库先生...
(展开)

“令人无奈”的三部曲
突然想到另外两部《何以为家》、《偷自行车的人》、《无医可靠》,这不禁让我感到“能有现在的生活我还有什么不满呢?”………………………………………………………………………………………………………………………………………………………………………………………………...
(展开)
> 更多影评 9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容易忽视的好电影】(2/3) (影志)
- 《视与听》250佳(Sight & Sound Poll 2012 Critics’ Top 250 Films) (木卫二)
- 2000年来最获好评的150部电影 (坍塌)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 Sight & Sound 10年世界电影代表作 (newlight)
订阅无医可靠的评论:
feed: rss 2.0
无医可靠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65 条 )
14 有用 mecca 看过 2008-01-04 07:12:54
细琐。细琐到不能再真实的细琐。由第十分钟开始,浮躁地双倍速浮光掠影也未觉得紧凑。到最后,我明白了正是这样冗长的两个半小时单调累积,才足以让人的心境产生一点微妙的质变。那个变化就是当你看见摊在桌子上一堆毫无生气和尊严可言的肉体时,冷峻和思索顿生。
24 有用 胤祥 看过 2011-07-13 06:37:50
所谓罗马尼亚新浪潮的起点作品,长镜头手持加自然光效低照度,其实会有些政治潜意识的表达,比如老人会在错乱间提到二战,和想当然的隐喻;但是这部电影其实蛮简单,就是展示这个略有些戏剧性的悲剧夜晚,一个老人垂死之际的遭遇。女护士很敬业甚至很感人。此后罗马尼亚电影沿用了这部电影的配方。
17 有用 哪吒男 看过 2018-05-21 21:53:18
衰老 独居 醉酒 养猫,加起来其实已经等于死亡,之后的遭遇,只是在残酷人间打转,像是去地狱之前读的预科。
6 有用 幽灵不会哭 看过 2014-05-18 11:24:02
确实太牛了,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扛鼎之作,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事无巨细地记叙了一个患病老人一夜的急诊过程,观众能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压迫感,长镜头下的旁观者视角没有同情也没有批判,我们难受但又无法发泄,简单的外表,感同身受的痛苦,某一刻,我们会忘记摄影机的存在,仿佛亲历现场。
11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4-26 01:47:28
【大幅修订翻译+重调了中字】罗马尼亚新浪潮开山之作,耐心看进去方能品出妙处。片名虽是“拉扎瑞斯古先生之死”,实际上是以终于能做上手术而戛然收尾。全片也颇似一场荒诞喜剧,在无尽的重复与辗转中,亲历一位酗酒独居老人脑出血由轻至重、急转直下生死攸关的漫长煎熬。手持长镜头,一场一镜,写实环境音与自然光,除去救护车行驶时间外,银幕时间几乎与故事时间相等,看似自然主义的写实纪录拍法,实际上调度编排非常精妙。一... 【大幅修订翻译+重调了中字】罗马尼亚新浪潮开山之作,耐心看进去方能品出妙处。片名虽是“拉扎瑞斯古先生之死”,实际上是以终于能做上手术而戛然收尾。全片也颇似一场荒诞喜剧,在无尽的重复与辗转中,亲历一位酗酒独居老人脑出血由轻至重、急转直下生死攸关的漫长煎熬。手持长镜头,一场一镜,写实环境音与自然光,除去救护车行驶时间外,银幕时间几乎与故事时间相等,看似自然主义的写实纪录拍法,实际上调度编排非常精妙。一场意外车祸导致了多家医院的疲于奔命超负荷运转,进而耽误其他病人的救治。整个事件中全无"坏人",大家都尽了全力(甚至还假托关系帮忙抄了近道),却还是浪费无数宝贵时间。究其原因,除了医疗体制与收治流程的缺憾,也和法律与伦理息息相关,还有医疗教育普及的缺失(老人与邻居都缺乏基本医疗常识)。(8.5/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