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窗 (1952)

导演: 黄佐临 / 石挥 / 叶明 / 俞仲英
编剧: 黄佐临
主演: 于飞 / 石挥 / 林榛 / 陈述 / 宏霞 / 宋家祺 / 田振东 / 石灵 / 俞仲英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52
片长: 68分钟
又名: A Glimpse of America
IMDb: tt31124034
5星
32.2%
4星
48.6%
3星
15.2%
2星
2.6%
1星
1.4%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国之窗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84 条 )

热门 /  最新 / 

18 你虎哥 看过 2017-04-12 15:07:54

看看50年代的话剧改编电影,中国人演外国人,却没有丝毫违和感,好厉害!最后一句笑场了“在遥远的另一个国家发出一道曙光,这是世界人民最后的希望”~哈哈哈 iPhone

16 linlinchen 看过 2017-04-24 11:27:02

电影就要像话剧这么拍怎么滴。石挥居然还能扮成保罗纽曼···· 啥也别说了 没有他办不到的

39 蒂姆德普 看过 2019-01-21 14:55:30

自建国后,石辉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但他的努力一直达不到中共的标准。他饰演的包括巴特勒在内的角色,从来不像讽刺漫画里塑造的那样能以单纯的好与坏来区分。类似关连长这样的正面角色也 一直表现出人物的缺点。像北京警察和浙江裁 缝这样的“中庸角色“经常是糊涂而困惑的。马三和纽约资本家巴特勒 这样的负面角色则一直显露出无可否认的人性。对共产党的评论家来说, 石挥做的所有事儿都不对。 到《美国之窗》发行时,中... 自建国后,石辉扮演了多种多样的角色,但他的努力一直达不到中共的标准。他饰演的包括巴特勒在内的角色,从来不像讽刺漫画里塑造的那样能以单纯的好与坏来区分。类似关连长这样的正面角色也 一直表现出人物的缺点。像北京警察和浙江裁 缝这样的“中庸角色“经常是糊涂而困惑的。马三和纽约资本家巴特勒 这样的负面角色则一直显露出无可否认的人性。对共产党的评论家来说, 石挥做的所有事儿都不对。 到《美国之窗》发行时,中共已经对石挥不抱希望了。中共最终没能把石挥本人和石挥在上海电影界的坏孩子形象区分开来,也没能认识 到石挥和他所扮演的多姿多彩的角色之间存在的不同。最后共产党得出 这样的结论, 1952 年只有 三十七岁的石挥既不可信,又已经失去了使用 价值。 ——毕克伟《像革命者一样演戏1949-1952年的石辉》 (展开)

14 seamouse 看过 2017-04-13 00:18:16

不是电台工人脸蛋没功夫化妆塑形的话,说这是一部美国人演的美国片我都会信。布景、角色形象都做足,然后就彻底照着原本的戏剧台本去表演。结尾那句“远远的,我们能看到另一个国家放出来的曙光,那是我们美国人民最后的希望”,而今看来当然笑果非常。

7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21-04-15 23:53:42

意识形态的国产讽刺片,用好莱坞1940年代的“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来高仿美国片,以彼之道还之彼身。通过工人失业、拜金主义为美帝定调,批判资本家的剥削。结尾要是能让资本家跳下去就绝了。没关系,这个结尾科恩兄弟在《影子大亨》里已经拍出来了。服化道表演一流,石挥的形象可能脱胎自「凡尔杜先生」。

> 更多短评 184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美国之窗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飞鸣镝 2020-12-20 21:15:33

中国人演美国人的一出好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0年12月20日观影——1952年大陆电影《美国之窗》简评: 作为一部根据苏联小说改编的中国话剧、再根据话剧改编成的电影,片中的主演都是中国演员扮演的,群演据说是在上海找白俄人演的。石挥、于飞、林榛、陈述,一个个戴着假鼻子、垫高面目骨骼,非常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好莱坞...  (展开)

> 更多影评 1篇


讨论区   ·  ·  ·  ·  ·  ·

哪里能看? 来自天桥不见了 2 回应 2024-05-22 20:37:04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美国之窗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