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家 短评

热门 最新

42 米粒 看过 2012-03-03 15:34:48

开场的长镜头是怎么做到的啊,厉害!难道就真的一个吊臂晃来晃去。。?故事其实是悬疑片里面混了点黑色幽默,制片厂办公室墙上各种海报真是有意思。哈哈,好莱坞里的人自己的人生也过得跟电影似的。以及,数不尽的酱油们!

22 赱馬觀♣ 看过 2009-03-26 09:12:15

真正的Reality是:好莱坞在92年从五万个电话中千挑万选了一个叫“大玩家”的本子,导演从来不商业,制片人也没涉案,更不是幸福结局,却获了大奖。……这就是以电影形式自我反讽揭弊电影圈的循环悖论――如果问题属实,那本片为何会被允许问世?火热新闻表明:真要控诉制片,跳出圈外发推特!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79165734/

13 欢乐分裂 看过 2020-10-07 19:53:13

开场长镜着实惊艳,不愧群像多线高手,穿堂入室、行云流水的镜头穿梭,串起人物关系,调度功力惊人。对好莱坞式大片极尽讽谑之能事——但凡拥有悬疑、惊悚、性爱、裸体、HE结局的影片,才能踏准观众心理、票房大卖;在这个圆融到滴水不漏的工业体系里,编剧作为奠定影片的核心要素,故事梗概的贩卖亦成为一门高级营销艺术,鱼龙混杂的电影贩子们各显神通,各种内幕黑得有趣又隐秘。「蛇」作为诱惑符号出现并不新鲜,更高级的安排则是出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幻象,包括警察反常行为仿若是男主混乱而焦虑的脑海情绪投射;戏中戏的结尾处理非常反讽,而最后一个故事点子既有解构性,亦不乏黑色幽默;各种海报与剧情有互文作用。

14 冰红深蓝 看过 2020-08-09 10:56:29

奥特曼野心勃勃的回勇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影帝。1.关于制片人与编剧间的紧张关系,一边对好莱坞电影业自嘲、戏仿与解构,一边通过片中片与本片的大团圆结局认可、固化了业界传统。影片本身亦符合主角总结的成功必要元素:“悬疑、笑料、暴力、希望、情感、裸露、性及快乐结局”。2.片头8分运动长镜调度完美,是奥特曼典型手法:摇移跟拍与变焦推拉结合,流畅串起群像,又及时聚焦到细节。长镜以[大玩家]场记板起首,此后更借角色之口批评过度剪辑,自比[历劫佳人]。3.众明星客串,电影海报(希胖、普雷明格,及多部冷门黑色片)参与叙事,或预表或反讽,最有力道的是两人刚确认“没有好莱坞结局”,关门后即露出[Hollywood Story]海报。4.最让我震悚的是苏珊·萨兰登的唯一镜头,竟预言到[死囚漫步]。5.终未现身的幕后恐吓人与无用明信片。(9.0/10)

18 Dreamer-Echo 看过 2011-08-17 20:54:39

前半段写实,后半段剧情,看到Tim Robbins那张脸总是自动代入越狱剧情。。。囧。对好莱坞制片业的讽刺挺有趣,玩的究竟是电影还是电影人?客串配置太华丽了啊,还有很多好片没看过,得加油恶补了!

15 (๑⁼̴̀д⁼̴́๑) 看过 2017-10-01 01:58:30

作为最后一个见到David的人,Griffin成了警方的嫌疑人,更让他恐惧的是,他还是收到匿名的恐吓信,甚至在他的车上发现了一条蛇......接下来,Griffin该怎么玩这个游戏

0 Jiajiachan 看过 2013-03-11 16:19:19

我看的第一部罗伯特奥特曼作品。又想文艺又想商业,结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还挺炫技,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契合影片主题),这是否是奥特曼的既定风格?我也不知道,反正这片我是横竖都喜欢不起来

22 桃桃林林 看过 2011-10-30 15:08:26

一向擅长多线索多人物的奥尔特曼用一个超级长镜头介绍各人物真是帅透了。对好莱坞的讽刺,各种大牌客串。点点滴滴的各种坏。

9 柯里昂 看过 2017-07-03 12:58:04

群戏大师Altman,开场一个长镜头带过就让人看得瞠目结舌,90年代的好莱坞真是出了不少类似影片,各种黑,黑政府、黑媒体,当然最多的还是黑好莱坞,在这种自我解构和自我嘲讽之中,对于观众来讲,对好莱坞制片厂和明星制度都会有了或深或浅的了解,至于拍片过程,相信导演和主创们也会非常乐在其中。

10 惧色 看过 2010-06-07 15:00:06

悬疑,暴力,明星,裸体,性欲,快乐结局

6 火娃 看过 2013-05-17 13:51:40

7.0/10。风流韵事+编剧风云+美满结局,这就是好莱坞的故事!大牌客串的还真不少。叙事比较拖踏,扣半星。

14 半城风月 看过 2017-10-01 09:57:52

很棒的群戏,导演用长镜头深刻记录一众乱世佳人的命运,娓娓道来。

5 糕41 看过 2010-06-23 21:02:01

长镜头开场长镜头床戏蒂姆罗宾斯一瞬露鸟一堆熟脸一堆戏讽and a fuck‘in ending。that's the reality。别错过。

0 唔想郁本郁 看过 2012-09-02 23:07:41

3.5 可能是翻译的版本不好,又或者是不喜欢这种风格,两个小时的片三次在前20分钟看不下去,两次睡着……对男主玩的“高级游戏”高明在哪里也不是很理解。不过开头的长镜头技巧很好。

9 fox的summer 看过 2017-10-01 09:17:55

不是很喜欢这种群戏

3 伊菲吉妮娅 看过 2019-12-21 16:53:39

奥特曼的调度和群戏真的是无出其右,一出辛辣的讽刺故事,阵容实在强劲,连打酱油的都是大牌!

0 傲慢与偏见 看过 2012-07-06 15:02:46

一向擅长多线索多人物的奥尔特曼用一个超级长镜头介绍各人物真是帅透了。对好莱坞的讽刺,各种大牌客串。点点滴滴的各种坏。

2 ken_zhang 看过 2009-08-19 12:18:04

讲述好莱坞制片的故事,很多当年的大明星来捧场客串。 除了开头长达8分钟的长镜头外,没什么看头。 不喜欢 更多影评,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bluesliver

0 方枪枪 看过 2023-12-14 00:29:06 上海

1,开篇8分钟长镜头确实惊艳,纷繁种种多人一一呈现,好莱坞制片公司工作流程窥一斑知全貌;2.无数明星客串出演,可谓数星星;3、对好莱坞制片人与编剧之间的故事进行了颇多反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被巧妙打破;4、结果虽然十分HE,但却总感觉让人不爽;5、那个女证人的视力我是服了 7.5

1 超cute侠 看过 2014-05-08 14:02:31

奥尔特曼的调度能力从第一个长镜头就可见一斑,从大量的群戏中提出一条主线,在保证悬念的同时还不忘对好莱坞进行讽刺,尤其是结尾布鲁斯·威利斯和茱莉亚·罗伯茨上演的大团圆戏码一下子就挑破了电影业背后的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