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娜塔莎 DAU. Natasha (2020)

导演: 叶卡特琳娜·奥特尔 / 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编剧: 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 Kora Landau-Drobantseva
主演: 娜塔利娅·别列日纳娅 / Olga Shkabarnya / Vladimir Azhippo / Alexei Blinov / Anatoliy Sidko / 吕克·布热 / Alexandr Bozhik / Valery Andreev / Raisa Voloshchuk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乌克兰 / 英国 /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 乌克兰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02-26(柏林电影节) / 2020-04-16(俄罗斯网络)
片长: 137分钟 / 145分钟(柏林电影节)
又名: DAU. 娜塔莎之劫(港) / DAU:娜塔莎(台) / Дау. Наташа
IMDb: tt11697832
5星
9.8%
4星
24.1%
3星
43.2%
2星
16.6%
1星
6.4%
好于 35% 剧情片

列夫·朗道:娜塔莎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列夫·朗道:娜塔莎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563 条 )

热门 /  最新 / 

477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20-02-27 08:55:43

我只想说,看完电影后我用了一个小时来平复心理创伤,而这跟制作背景啥的都无关,仅仅是电影本身带给我的,乔治·奥威尔式极权压迫的暴力蹂躏。

171 北洛 看过 2020-02-27 19:07:50

烂片无疑,矫揉造作,荒唐怪诞不等于好电影,而这部是不折不扣的烂片,抄袭一部描述纳粹的禁片,用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来抹黑,就妄想能被当成讽刺时事的清高?一部彻头彻尾的,有政治目的的烂片

228 红酒与谋杀 看过 2020-02-27 19:24:34

Berlinale 13# 柏林喜欢政治为先,它能入选并不惊讶。这当然不会是电影的最高形态更不会重新书写电影史。创作者打算在一部剧情片中加入极强的纪实感 甚至模糊和混淆fiction&documentary 的界限,其实这都没问题 实质上应达到的还是一种“欺骗”效果。可它又是一个项目,现在它就像一个畸形的产物,它到底是个概念先行的剧情片,还是个伪纪录片,还是压根就不是电影了,该怎么定义它?那这种社... Berlinale 13# 柏林喜欢政治为先,它能入选并不惊讶。这当然不会是电影的最高形态更不会重新书写电影史。创作者打算在一部剧情片中加入极强的纪实感 甚至模糊和混淆fiction&documentary 的界限,其实这都没问题 实质上应达到的还是一种“欺骗”效果。可它又是一个项目,现在它就像一个畸形的产物,它到底是个概念先行的剧情片,还是个伪纪录片,还是压根就不是电影了,该怎么定义它?那这种社会实验 还原的又是哪种“真实”?是作为什么媒介的真实?电影本是欺骗的话 那么这部片中表演的“再现”还能不能被归纳进电影表演的系统中去?而它对演员们(参与者)是不是也是某种施害呢?它的种种“实验”特质已经使原本应为电影的基底变质了。要是纯粹做社会实验就别假借电影的名义吧。 (展开)

354 Lycidas 看过 2020-02-27 07:39:27

好的概念和好的电影是两回事。

138 十二辰子 看过 2020-02-27 05:03:23

一部后劲大过前戏的影片 避开所有预设和背景去看的 反而没有了解后面庞大项目来的震撼 个人觉得就“电影”自身来说充其量可以算是好的戏剧台本 甚至可以找到很多同类的纪录片 话题性和反思度都不比这个低 但是当知道“实验”使得剧本排演和真实纪录本身的界限被模糊后 才是真的感受到阴风阵阵 这也使得本片到底算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需要拿出来讨论 比较好奇的是这种标榜自愿的例外状态难道逃得过实施过程... 一部后劲大过前戏的影片 避开所有预设和背景去看的 反而没有了解后面庞大项目来的震撼 个人觉得就“电影”自身来说充其量可以算是好的戏剧台本 甚至可以找到很多同类的纪录片 话题性和反思度都不比这个低 但是当知道“实验”使得剧本排演和真实纪录本身的界限被模糊后 才是真的感受到阴风阵阵 这也使得本片到底算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需要拿出来讨论 比较好奇的是这种标榜自愿的例外状态难道逃得过实施过程中变成斯坦福监狱实验与现代集中营吗 并不是什么道德卫士 但还是觉得这个“实验”本身值得商榷 (展开)

> 更多短评 4563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列夫·朗道:娜塔莎的影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抛开书本 2020-03-08 03:19:10

柏林电影节看了8个多小时的DAU,从五星到一星

文/笑意 公众号:抛开书本 我在柏林电影节,看了8个多小时的DAU,经历了过山车版的观影体验。 DAU在柏林首映之后,似乎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真实版楚门秀”。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个备受争议的电影项目,我觉得有必要谈论一下电影的内容本身。 以下剧透预警。 娜塔莎 入围主竞赛...  (展开)
神秘列车 2020-02-27 13:58:02

《列夫·朗道:娜塔莎》:DAU到底是什么?

2009年起,著名的的数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开始聚集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 这些人里面有菲尔茨奖获得者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意大利量子引力物理学家卡洛·罗威利Carlo Rovelli、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舞台导演彼得·塞拉斯Peter Sella...  (展开)
看电影看到死 2020-02-29 19:49:54

这个震惊世界的电影计划,究竟有多疯狂

2020年的柏林电影节在开幕伊始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大多数影迷无心文艺之外,入围的片单中可以叫得上号的“大导演“也寥寥无几。怎料进程到一半就出现了年度爆款《温蒂妮》。 而当影迷们都还没有从佩措尔德导演《温蒂妮》的惊爆中回过神来,另一枚引...  (展开)
深焦DeepFocus 2020-08-21 03:46:25

《列夫·朗道:娜塔莎》:电影丑闻一半来自诋毁,一半来自伟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今年柏林电影节中《列夫·朗道:娜塔莎》的首映发布会上,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针对关于这部凝聚了十四年心血的制片项目的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做出了解释。通过对比本片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体验以及角色在现实中的真实经历,导演解释道:“所有(在电影中呈现出的)情...  (展开)
似水流年SHLN 2020-02-28 11:54:30

“艺术”两个字是最好的保护伞吗?

昨天个人首页被一部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影片刷屏-《列夫.朗道:娜塔莎.DAU.Natasha》。很多公众号都觉得这是一部冲击电影史的影片,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关乎于艺术边界与伦理道德的不同声音。 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自然无权对它评头论足,但是在查找了相关背景资料之后,还是想写一...  (展开)
雨苔思音 2020-04-17 00:57:57

美丽皮相,破碎内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就像是一场逐渐走向不安的旅程,一切宛如梦境,观众深深地坠入属于过去的世界之中,如此真实且不加掩饰,美丽而又残酷。影片似乎是真实地记录了娜塔莎几个平凡日夜的工作与生活,白天在餐厅上班,下班后或是与olya拌嘴,或者是寻欢作乐,但是在白日优美的皮...  (展开)
大聪 2020-03-05 10:07:45

这神片被誉为真实版《楚门的世界》,万人被关3年活在前苏联时代

前不久,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有一部电影,或者说有一个系列电影,震动了整个柏林电影节,然后是整个电影节,接下来成为全球的热点之一。 这部电影叫《列夫.朗道:娜塔莎》,整部电影叫《列夫.朗道》系列,英文简称DAU系列。 这个系列甚至被很多电影人评价为是21世纪最伟大电影...  (展开)
xkan 2020-04-17 01:19:35

不是你想象中的大尺度作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概两个月前有从豆瓣上听到DAU这个项目的消息,入选了柏林电影节,貌似还掀起一波热火朝天的讨论,可谓是最近一个月豆瓣上关注度最高的作品。 昨天凌晨又在豆瓣上偶然看到消息,于是在DAU官网花3美元租完看了。怎么说呢,和自己观影前所有的预期都不太一样。公众号、豆瓣上已...  (展开)
把噗 2020-04-22 18:45:16

历史与叙事的悖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列夫·朗道:娜塔莎》的问题在于它有叙事性,这是致命的缺陷。 它还原了生活,却在其中加入导演个人的意志,意志就体现在叙事性上。 侯孝贤绝不会这么做。对侯孝贤来说,电影同样来自对生活的“还原”,不过他是再造一种现实。 面对《列夫·朗道:娜塔莎》的素材,侯孝贤只会...  (展开)

> 更多影评 81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列夫·朗道:娜塔莎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