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家房客 (1973)

导演: 楚原
编剧: 楚原
主演: 胡锦 / 岳华 / 井莉 / 沈殿霞 / 何守信 / 罗兰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73-09-22
片长: 98分钟
又名: The House of 72 Tenants
IMDb: tt0070196
5星
15.0%
4星
45.5%
3星
35.1%
2星
3.4%
1星
1.0%
好于 68% 喜剧片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七十二家房客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12 条 )

热门 /  最新 / 

9 薇羅尼卡 看过 2012-10-21 18:45:43

如果我们自己人不帮自己人,那么又有谁来帮我们呢?可是现在,确实没有人来帮助我们了,何其可悲。呱噪吵闹的市井生活,亘古不变的人情冷暖。闹剧?喜剧?人间正剧是也。

6 Fran 看过 2011-02-22 20:14:40

邵氏佳片的美好年代啊!郑欣宜的上海婆跟她妈妈没的比啊,不过佢都算个鬼妹多过上海小姑娘啊~ 岳华后生果阵真系靓仔型到爆啊~

19 shininglove 看过 2012-10-05 22:52:33

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又发人深思。庶民喜剧气势恢弘,一气呵成,年度冠军名副其实。楚原与李翰祥都喜在角色出场时标演员名字,百科索引式的小细节深得影迷心,更何况是这部囊括邵氏精髓的庶民喜剧呢?

4 看过 2012-10-06 00:21:34

我比较熟悉的港片,许多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一些影子。这样的喜剧毫无陌生感,故事也算是群众喜闻乐见。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讲底层人民的愁苦生活不一定要像左派电影那样苦逼哈哈的,拍的鲜活生动一样能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熟人乱入,相当欢乐。

1 留下来 看过 2023-02-26 22:34:16 中国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 前半段会觉得笑料有些幼稚,可是后半段完全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想对导演说:“我服了,我笑还不行吗?” 又好笑又有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让我膝盖中箭的是那一句:“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放在现在也是一样。还有对公职人员的讽刺,大家对于传染病的态度,在当下简直是有新的意义!看一众大盘演员在片中客串出演也是非常享受。虽然表演和运镜比较老套,但台词真的非常之精彩,又是让人想读剧... #香港电影资料馆# 前半段会觉得笑料有些幼稚,可是后半段完全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想对导演说:“我服了,我笑还不行吗?” 又好笑又有对社会现状的讽刺。让我膝盖中箭的是那一句:“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放在现在也是一样。还有对公职人员的讽刺,大家对于传染病的态度,在当下简直是有新的意义!看一众大盘演员在片中客串出演也是非常享受。虽然表演和运镜比较老套,但台词真的非常之精彩,又是让人想读剧本的程度。泰迪罗宾映后分享,说他心中的楚原导演已经是大导演的形象,地位是他们这些后生见到要鞠躬的程度。泰迪罗宾讲话中气十足,就像《打擂台》里师傅走出来似的,听他讲话非常享受。 (展开)

> 更多短评 101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七十二家房客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boks 2006-01-12 00:32:17

经典永流传

片头说了,改编自抗战时期沦陷区上海的广播滑稽剧 本片舞台感十足,人物生动活泼,富于略带夸张的娱乐演绎,简单的惩恶扬善宗旨,故事紧凑流畅,走马观花,看得人欢喜自在 确实是广播剧,看到369出场还心里暗自嘀咕怎么旧上海警察都叫这个名字,看到拔牙那段恍然大笑--真的...  (展开)
乌索普船长 2010-12-13 10:52:12

差不多

1,没有钱生什么病吗?宁可死也不愿意生病。 2,你不如去抢。 3,早点取出做生意,早点回来多换几个大洋。通货膨胀剧烈 4,大学生出去当舞女。 5,导游社上面有分局局长。 6,中产阶级在权利阶级面前时可悲的。 7,大家都没有钱买房,都是租房。 不一样的 没人愿意借钱 没人...  (展开)
千寻亿选 2014-07-18 17:19:50

七十二家房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解读这部戏一定要让长三角的同学来说,因为在解放前,七十二家房客的舞台剧就在上海,邵氏版的七十二家房客最前面也写到根据舞台剧改编。想当年杨张笑沈(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四大天王合作,场场爆满。因为是舞台剧的关系,所以改编成电影就有很强的舞台感,基本...  (展开)
NuurJannah 2011-01-01 15:00:31

向邵氏电影致敬!

72家房客,73年邵氏电影的老片。改编于上海滑稽剧,反映的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现状。举手投足间透着舞台剧的范儿,虽因滑稽而略显笨拙,却不失舞台剧的优雅。后有周星驰的功夫,和曾志伟的72家租客,俱以此为蓝本。作为2011年看的第一部电影,以示对邵氏电影的敬意吧。 20110101  (展开)
于影同行 2013-05-23 20:36:16

经典不见得不是烂片

这样的电影也能被奉为邵氏经典?邵氏经典无数,他却傻到一定地步,可见经典不见得不是烂片,譬如《夺宝奇兵》。邵氏的一众演员在楚原的手里真是集体死掉,剧情吵闹不堪,远不及李翰祥对段子的控制力,再俗的段子在李翰祥手里都能拍出味儿来,可到了楚原手里就变成了台词的不段...  (展开)
踟辰弦芷 2011-02-23 17:16:46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要评这部电影,起码也得先看过196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的《七十二家房客》。而这部则是十年后的1973年由邵氏制作——但电影里面没透露这部跟63年版的有任何关系。 邵氏精品必然,但还算不上经典。并不是嫌它出身翻拍,毕竟后来的《72家租客》也堂然向这部73年版的《七十二家房客...  (展开)
蕃茄炒苦瓜 2010-04-20 01:21:28

想说两个

第一 袁与张小面馆偶遇 那一口吐回去的茶让我笑得肚子痛 第二 男色还是很重要啊 黄宗泽看着是真可口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半辈子 2008-08-02 10:21:57

香港电视业的兴起及其于电影业的影响

香港电视业的发展基本开始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是关键期,进入八十年代,电影与电视产业,凭借各自优势,基本走到了成熟的互动阶段,甚至1980年左右,有段“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互动蜜月期。    电视业在香港的发展,跟邵氏的关系是最大的,因为在电视普及的上世纪六七十...  (展开)
游侠一笑 2018-09-04 13:38:36

最好的还是63年版

没完整看过上海滑稽戏的原版,因为听不懂上海话,又没有字幕,所以不知道原版跟后来的电影版有什么不同。但看过珠影王为一63年黑白版,情节上楚原版最出彩的是消防队一段,其他紧张和好玩程度都不如王为一版,王为一版本土化非常出色,广州味道很浓,让人倍感亲切。楚原版配上...  (展开)

> 更多影评 12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七十二家房客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