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寄出的信 Неотправленное письмо (1960)
导演: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编剧: 格里戈里·科尔图诺夫 / 瓦列里·奥西波夫 / 维克托·罗佐夫
主演: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 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 瓦西里·利瓦诺夫 /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60-06-27(苏联)
片长: 97 分钟 / 80 分钟(美国)
又名: Letter Never Sent
IMDb: tt0053106
编剧: 格里戈里·科尔图诺夫 / 瓦列里·奥西波夫 / 维克托·罗佐夫
主演: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 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 瓦西里·利瓦诺夫 /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60-06-27(苏联)
片长: 97 分钟 / 80 分钟(美国)
又名: Letter Never Sent
IMDb: tt0053106
未寄出的信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13届戛纳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未寄出的信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zz 《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只为了增添一些资料。。。 从戛纳回到莫斯科之后,塔吉扬娜.萨莫伊洛娃考入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她被马雅可夫斯基剧院录用,不久后转到瓦赫坦戈夫剧院,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60年。 很幸运,1959年塔吉扬娜.萨莫伊洛娃与导演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摄影师谢尔盖.乌鲁谢... (展开)
他们有信仰,他们有力量
我们经常谈论信仰,谈论理想,然而在艺术作品中,信仰或者是理想从来都不是统一的,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氛围之下,总是会有着属于自己的信仰与理想。这本该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话题,然而却最终演化为一种曲解,一种霸凌。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在当今的创作领域,总是少部分...
(展开)
> 更多影评 6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冷门佳片】10-8.5分|评分人数<5000 (影志)
- 稀有未知好电影 (蜜蜂)
- 俄式的诗意和哲思【影】 (Белка)
- Anzo--被低估的好片---全系列 (Space Oddity)
- 丁神五星片集 (Mannialanck)
订阅未寄出的信的评论:
feed: rss 2.0
未寄出的信的短评 · · · · · · ( 全部 797 条 )
9 有用 Go East 看过 2021-05-21 21:54:21
没想到前苏联这么先锋。漫天烟尘之下,失联的无线电一遍遍重复伟光正台词,恰恰体现某种话语的无力。最后男主不断喃喃要把地图带出去,更像是一种求生意志的体现。 看的时候一直想到马克吐温笔下的极端严寒。社会主义乐观精神被自然的严酷击溃,还是人定胜天吗?叙事留下了大量的暧昧空间。最后其实落到人性本身的光辉和意志。 开头摄影暗示飞机的离开,人脸在火光中依次显现,一种无情的不详预兆。 是杰作,只是看得太累。接近... 没想到前苏联这么先锋。漫天烟尘之下,失联的无线电一遍遍重复伟光正台词,恰恰体现某种话语的无力。最后男主不断喃喃要把地图带出去,更像是一种求生意志的体现。 看的时候一直想到马克吐温笔下的极端严寒。社会主义乐观精神被自然的严酷击溃,还是人定胜天吗?叙事留下了大量的暧昧空间。最后其实落到人性本身的光辉和意志。 开头摄影暗示飞机的离开,人脸在火光中依次显现,一种无情的不详预兆。 是杰作,只是看得太累。接近于美术馆里的影像作品。 (展开)
17 有用 甘草披萨 看过 2015-04-29 20:30:44
摄影机于本片的工具作用分量重到似乎已化身为第五位角色,被打时摄影机也挨揍倾倒,林火蔓延时摄影机也被火焰包围,再比如临终的虚焦与模糊的视线,仿佛与主要角色们一起经历了这场艰苦卓绝的西伯利亚灾难求生之路,各种伟光正的主旋律大片的拍法,充满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英雄主义,但也有《雁南飞》里同样的决绝的深情,爱你在生命的尽头,用书信的方式来做旁白,真是又忧伤又浪漫啊 | 20210521大光明俄罗斯大师展第... 摄影机于本片的工具作用分量重到似乎已化身为第五位角色,被打时摄影机也挨揍倾倒,林火蔓延时摄影机也被火焰包围,再比如临终的虚焦与模糊的视线,仿佛与主要角色们一起经历了这场艰苦卓绝的西伯利亚灾难求生之路,各种伟光正的主旋律大片的拍法,充满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英雄主义,但也有《雁南飞》里同样的决绝的深情,爱你在生命的尽头,用书信的方式来做旁白,真是又忧伤又浪漫啊 | 20210521大光明俄罗斯大师展第二季重看 (展开)
11 有用 mecca 看过 2012-12-12 13:11:29
苏维埃时期,天杀西伯利亚,后少先勘察队与天地斗其乐无穷的纯情故事,但对自然残酷性也有自然表现。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身兼摄影+导演,镜头漂亮大加分。尤以林中狂喜的跟拍、梦境蒙太奇、首尾呼应的俯拍让人印象深刻。formidable trans-Siberia. glittering montage. enflamed canoe. holy mission.
0 有用 橙子换马甲 看过 2021-05-23 18:47:57
20210521俄罗斯影展看的最后一个片,两天忙于吃吃吃没空标注。。我猜这个片的大主题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寻矿,这个情怀理论上不是不能get,但是最初没有铺垫(不知道苏联观众是不是有什么背景知识不需要铺垫),而且前半的希望和生机中有着对我来说非常恐怖的情欲纠葛,简直把我吓死,完全没法进入那个主题。。后半灾难中是生存与小爱与大爱,同样理论上能get到,但看片始终进不去。。估计导演确实跟我路线相差太远,青... 20210521俄罗斯影展看的最后一个片,两天忙于吃吃吃没空标注。。我猜这个片的大主题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寻矿,这个情怀理论上不是不能get,但是最初没有铺垫(不知道苏联观众是不是有什么背景知识不需要铺垫),而且前半的希望和生机中有着对我来说非常恐怖的情欲纠葛,简直把我吓死,完全没法进入那个主题。。后半灾难中是生存与小爱与大爱,同样理论上能get到,但看片始终进不去。。估计导演确实跟我路线相差太远,青春、肉体、激情,我一个都没有过,当然我只是为了里面唯一没有体现出肉体魅力的 Vasili Livanov,看下来也没吃亏。。 (展开)
4 有用 灯证 看过 2021-05-21 21:23:28
火场逃生请注意方向。一定要冷静。这真的不是一部大型荒野逃生吗?表现,炫技。用摄影的表现弥补故事的贫瘠,展现自然面前人的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