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希望之街 愛と希望の街 (195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与希望之街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爱与希望之街》电影剧本
《爱与希望之街》电影剧本 编剧/(日)大岛渚 翻译/叶克忠 1.川崎市车站 人海如潮,熙来攘往。 2.川崎车站前 (特写):摩肩接踵的人群。 无数双步屐匆匆的脚。 路边蹲着两个擦皮鞋的中年妇女,吆喝着招徕主顾。紧靠她们身旁放着一只铁丝笼,一对鸽子在笼里轻声咕叫。鸽子的...
(展开)

《爱与希望之街》:恨与绝望的新型暴力。
文/冯凝 爱和希望这两个名词,在日本人的概念里,好像就是可以让生命灿烂的一切,《东京爱情故事》里,当永尾完治面对初识的赤名莉香时,问她娇小的身姿为何挎着那样的肩包,里面装了些什么时,莉香的回答是:爱与希望。后来以情色大师闻名遐迩的大岛渚在他的处女作中,也以此...
(展开)

2.Septembre.2024
与他的前辈黑泽明的《一个美好的星期天》(1947)、《下层》(1957)或晚期作品HIGH AND LOW(1963)等无产阶级题材的电影不同,早期作品对无产阶级现象的描述相当精准,但最后还是走向了更乌托邦式的美好结局,黑泽明晚期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和梦幻般的情节就不必说了。 1959年的...
(展开)

大岛渚《爱与希望之街》拉片笔记
《爱与希望之街》是日本导演大岛渚在1959年执导的处女作。由于他第二部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太过出名,成为“日本新浪潮”开山之作,以至于许多人都忽视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而这部只有62min的电影,看似篇幅短小,却是一份极佳的现实主义剧作。 影片的叙事简洁,全片分为两幕,...
(展开)

时代的旁观者——大岛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狭义上说这部《爱与希望之街》才是日本电影新浪潮的起点,这也是旗手大岛渚仅有的不掺杂“性”的电影之一。作为一部作者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大岛渚摒弃日本时主流电影的故事侧重,着重探讨日本人的精神构造,虽然当时制作公司松竹映画对这部电影不甚满意,但现在回首大师的一... (展开)
《爱与希望之街》被制度毒害的人民
大岛渚用特殊的视角,讲述了二战后日本人的一种思潮。 二战是谁的错? 影片中的小男孩一样,卖鸽子是他个人的错误? 还是日本社会的错? 用这一行为来否定一个人。 制度制度,擦鞋要制度,招员工要制度。 制度是冰冷无情的,把人性用制度包装起来。 那么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民该是...
(展开)
> 更多影评 17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校订中字!洗版原先质量一般的R3字幕 | 来自路米內 | 1 回应 | 2022-04-20 00:35:31 |
日本现代版白素贞罢了 | 来自misa | 2019-06-13 16:53:24 | |
在线 | 来自Maverick | 2016-10-18 15:55:48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本四大异类导演 (浪)
- 日本电影新浪潮 (左胸上的吸盘)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II) (Tulipe noire)
- 弄潮儿们的心·浪潮 (Nineveh)
- 入门级影迷深造豆列 (Viking Blood)
订阅爱与希望之街的评论:
feed: rss 2.0
爱与希望之街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58 条 )
2 有用 LoudCrazyHeart 看过 2020-06-02 22:33:50
结尾妹妹放开鸽子,并要求哥哥拿枪打死它,这几组镜头的使用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倾斜镜头的使用,剪辑组合,强调现实残酷的杀伤力。
6 有用 火娃 看过 2016-11-15 10:50:40
7/10。景深和蒙太奇:男主回家做饭,后景是母亲忙着糊纸盒,中景左右侧分别布置争论救济金数额的社工和地板上画死老鼠的妹妹,社工走后男主和母亲的工作任务互相交换;砸毁笼子时苦闷焦躁的情绪性特写组合枪杀鸽子的可怕镜头。底层价值观是谋生第一伦理靠边站,富人用道德逻辑剥夺少年权利就是不公正。 @2016-11-15 10:50:40
3 有用 阿茶 看过 2020-02-10 01:36:53
二刷的补标,算是大岛渚的长片处女作。尽管不是大圆满结局,仍很理想化,主要人物几乎都带着真善美之心,却只能在阶级固化中挣扎至无奈。可以看出二十多岁的大岛渚对当时日本社会失望但对人性仍充满希望。736
0 有用 何倩彤 看过 2008-09-06 23:20:15
6-9-2008 4:30pm hkfa
2 有用 枯川满 看过 2013-02-07 14:54:16
大岛渚镜头里的世界貌似从来不曾给过人希望,这部处女作也是如此。绝望压抑灰暗荒诞似乎是他一直的着力点,只不过新现实主义的风格给了影片一抹昏黄的微光,对底层的悲悯便是藉此清晰出的唯一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