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的影评 (393)

doudoulin 2018-04-04 02:38:51

风格与类型的冲突,及如何和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与是枝裕和之前的所有作品相比,《第三度嫌疑人》讲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故事。虽然凶手在开场第一分钟就宣告现身,但扑朔迷离的动机和罗生门式的各执一词硬生生地将悬疑留到了最后一秒(也没解决)。在如此空前丰富的情节空间下,是枝裕和终于得以立体,全面又郑重地将他对时代...  (展开)
那时安 2017-11-25 19:54:44

审判还是救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开始被电影的低分吓了一跳,以为是枝裕和跨界拍悬疑片拍砸了。然鹅看完,是枝裕和就是还是是枝裕和嘛,还是平静的讲一个故事,给这个充满冷漠、不公的社会一个高级黑,只是不同于以往的家庭故事,这次讲了一个案件。什么反转生硬,什么真相,什么逻辑,那都是嘲笑这个世界,...  (展开)
小七月-发财版 2018-06-19 17:27:19

没有真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讲述了精英律师重盛为30年前就有前科的杀人犯辩护,做好败诉的心理准备后,他却在与当事人接触过程中发现他动机不足,怀疑他不是真凶。因为导演的原因,这更像是一部文艺片。电影的结局让人感觉到,真相不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剧情依靠大段写实的法庭程序、拘留所中的对话来...  (展开)
akilin 2018-04-05 13:34:28

如何看待《第三度嫌疑人》的结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三次杀人》 三隅杀人了吗?他为什么最后要翻供?这是导演直到片尾也没有交代清楚的事。 其实,导演在片名中就告诉大家了《三度目の殺人》。 第一次杀的是哪两个放高利贷的,第二次啥的是咲江的父亲,第三次杀的是三隅自己。 他为什么要杀这三个人?为什么要杀自己? “有些...  (展开)
尾生 2018-04-01 01:56:23

是枝裕和的审判(五星拉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承认,一开始想看是因为票圈的一致差评和热评里“一次失败的尝试”、“把是枝裕和拉下神坛”这种言论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在看的时候却发现,该片不仅不沉闷,而且高潮迭起、一转再转,由于电影主要从男主(律师)的角度展开,所以当我以为自己猜到真相的时候,最后才发现...  (展开)
Magic 2018-03-30 06:17:14

反类型

《第三度嫌疑人》经典的反类型!真相不一定被相信,相信的不一定是真相!如果说传统的悬疑推理是一个真相通过筛选递减的过程,那么这部影片就是一个真相被模糊放大的反过程!如果说冷静客观的分析是没有人情味的表现,那么感同身受的理解就一定更接近真相?如果节奏控制的再好...  (展开)
刘强 2018-03-23 19:52:43

《第三度嫌疑人》:人有杀死他人的正当权利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三度嫌疑人》:人有杀死他人的正当权利吗? 刘强爱电影 先说说片名的问题。是枝裕和这部电影的日文片名“三度目の殺人”内地译作“第三度嫌疑人”肯定错,首先语法错,“度”是频度副词,后边不能紧接名词,“第三度成为嫌疑人”才对,但这又跟剧情冲突,全片也就只役所广...  (展开)
秀山鲤鱼 2018-03-22 23:27:48

这部这么低的评分我不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7年日本电影旬报十佳第八名,是枝裕和首次尝试悬疑题材。日本评论界给了十佳和电影学院众多大奖,应该还是给与肯定的。豆瓣和IMDB如果是别人还算不错,对于是枝裕和来说就比较难看了。这么低的评分我不服,抱着海街日记温暖的心看这部当然看不了,抛开了对是枝裕和的定式思...  (展开)
胤祥 2017-10-09 22:56:39

是枝裕和破天荒拍了一部推理片,期待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奇遇电影 (ID:cinematik) 奇遇电影图文版 原题为:第三次的杀人:是枝裕和这回演砸了! 22年前,是枝裕和带着处女作《幻之光》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了当年的Golden Osella奖的最佳导演奖(一般而言最佳导演是发银狮奖,Golden Osella这个...  (展开)
٩(๛ ˘ ³˘)۶ 2023-09-07 12:03:50

為了守護孩子而自我犧牲的謊言

片名應該直譯叫做「第三度殺人」。因為殺的乃是自己,不存在嫌疑人之說。對比福山雅治曾出演的「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嫌犯最開始就在獄中,著眼於犯人行兇之後怎樣隱藏動機而不是犯案手法,並且隨著調查的推進才放出被害者的罪孽,剝離了觀眾前半段對犯人的同情,平鋪的情感收...  (展开)
豆瓣伊地知 2019-08-16 03:32:21

是枝裕和的家庭电影与《第三度嫌疑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按: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2017年)在对题材的突破之外仍与他的家庭电影紧密联系,家庭仍是电影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由家庭出发,这部电影的指涉并不止于家庭。 《第三度嫌疑人》在是枝裕和近年来的家庭电影宇宙中算得上异类。影片围绕着一宗抢劫杀人案的辩护展开,而最...  (展开)
千佛寺 2018-04-25 17:03:58

三观不能接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除了几帧镜头,几乎看不出枝叔作品,平庸也就罢了,影片的三观也绝对不值得提倡,为了不让女孩说出被老爸性侵的事实(女孩已表示不想把这个事埋在心里)男二宁可自己被判死刑(说出来可免死)。如果有那么一些片段还算悦目的话,那么最后的价值观一出,简直是要给整部影片负分了...  (展开)
Jacqueline 2018-04-06 01:15:22

是司法制度出问题了吗?坏掉的是这个世界……

毕竟这是是枝裕和在中国院线上的第一部电影,能在大荧幕上看到,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 过去喜欢是枝裕和,是习惯于他的从容清淡,对家庭单位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带着对家庭、社会敏锐真实的观察,带着机智的幽默感,戏里的那些人物,好像反反复复地讲述他自身成长的细节,但兜...  (展开)
F 2018-04-03 15:24:55

是枝裕和的突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在影院观赏是枝裕和,少了以往家庭题材的脉脉温情,杀人犯通过自我审判化身为人性善恶的容器,残酷而凛冽。是枝裕和通过一次审判,严厉地拷问了法律和道德审判背后的人性冷暖。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却不知如何救赎,理性的困惑和道德的困境,只能依靠冰冷机械的法律条文。...  (展开)
架空 2018-04-03 11:29:18

《第三度嫌疑人》:家庭片导演拍悬疑片,看得人精神分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年的日本电影学院奖,被一部片子包揽了六项大奖,而且都是重量级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 导演是枝裕和,日本青年一代最不可忽视的导演。 他是世界级电影节的常客。《距离》《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四部代表作...  (展开)
姜乌归 2018-04-02 21:51:14

不仅是「非典型是枝」,更是「反是枝」

保罗·施拉德曾把「日常」「静观」和「疏离」(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作为一个导演「先验」(transcendental)风格的三个必要条件,在他列举的德莱叶、布列松和小津安二郎(固定镜头,渲染“静观”)之后,继承了小津「固定镜头+冲突内化的家庭剧」式表达的是枝裕和应该也可以被归...  (展开)
何知 2017-11-26 19:43:25

剥下名叫“悬疑推理”的皇帝新衣,再丢下那块攥在手里的试金石

说起观影体验,前三分之一,我舒服地窝在椅子里感受熟悉又陌生的叙事,期待着下一步的指引;接下来三分之一,我开始感觉到有点奇怪,笃定的背后有种隐隐要被抛下的不安;而最后的三分之一,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因为考试睡着而没有答完卷子的差生,拼命寻找答案但眼前有一层怎么...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9 20 后页> (共393条)

订阅第三度嫌疑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