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的影评 (7900)

培根悖论唠唠嗑 2019-08-12 11:47:12

“暧昧态度”的《寄生虫》,并不是奉俊昊最好的作品。长文解读细节、隐喻、视听内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奉俊昊导演的作品国内观众非常熟悉,而宋康昊也是国内观众特别喜欢的演员。两个黄金搭档再次合作,使得《寄生虫》不但是72届戛纳电影节的场刊最高分,而且也为韩国赢得了其影史上第一部金棕榈。这也让电影在海外上映的时候,国内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热度。 再加上《寄生虫》原定在...  (展开)
夺命酸辣粉 2019-08-12 09:32:15

说富人冷漠的?我只想说男主一家真的很好了,但是在穷人看来他们就是变了味,连对他们好都是变了味

并不觉得他们冷漠,没有底牌就只是劳动力,劳动力只想逾越就势必会付出代价,不想本分的做好工作,只想用行骗去获得更多,看到他们一家人在男主家大吃大喝的时候就觉得无比恶心,别人的家别人的东西为什么在他们眼中就可以随便挥霍,还有楼主说小儿子没有艺术细胞,我觉得很有...  (展开)
张熊熊 2019-08-09 02:38:58

生而贫穷,是原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预告片里短短的几个镜头来看,《寄生虫》依旧是一部典型的“奉俊昊”式的影片,阴冷的色调,快 速切换的镜头,人物行为和剧情上的强烈反转,以及它的主题——描绘被阶级分割在地上和地下生活的两拨人,以及当“地下”的人想要到“地上”生活后必然遭遇的失败和带来的惨痛教训...  (展开)
李嗲Lydia 2019-08-08 23:17:36

蟑螂见不得光,就像这部电影一样,呵。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所有的喜剧内核是悲剧,开头越无厘头,我的预感越不详; 2.那难闻的味道根本不是什么地下室的味道,也不是洗衣粉的味道,是贫穷的味道。 3.这么机灵的一家人怎么原先就找不到个像样的工作呢?就是命。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4.那三只小狗是神来之笔,尸横草坪,人...  (展开)
𝓜𝓪𝓷𝓰𝓵𝓲𝓪 2019-08-08 03:26:30

笔记·关键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寓言故事体 1永远在被驱逐却永远生生不息的虫族 2跨越数量级的凌辱性种差 3重见天日的光明远景和寸步难行的逼仄现状,以及对人的挤压 4扛不起的石头,带不起的王冠,扔了它容易,但它总比你更先回家。欲望的阴霾幽魂不散,却狂妄地借由光明的色调为自己正名,只在梦里得以...  (展开)
会点儿电影 2019-08-07 12:35:32

导演奉俊昊聊创作生涯

原文:https://deadline.com/2019/05/bong-joon-ho-parasite-harvey-weinstein-cannes-interview-news-1202611001/ 翻译整理:汇点国际电影工作室 Q: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奉俊昊:灵感来自于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两个家庭——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在城市中占据着截然不同的空...  (展开)
左手掌兵权 2019-08-06 23:40:11

平平淡淡,一般

荒诞,就可以概括整部电影了,很多硬伤,当然也有优秀的地方,印象最深的画面是雨中的帐篷和灌水的地下室,坐在冒水马桶上抽烟的女儿。这部电影想表现贫富差距,但是选择的典型有点为了主题刻意为之,最底层的人和新贵。人与人本来就有差距,各安其职,各司其命,内心的不忿是...  (展开)
小城青年王大庆 2019-08-06 17:22:19

无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年最让我期待的一部电影便是在戛纳电影节上以全票的结果夺得金棕榈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作为一个热爱韩国电影,并且钦佩韩国电影人的勇气和才华的我在经过了接近三个月的翘首以待终于得以一睹其风采。在看电影之前,我便得知这是一个反映社会阶层的现实主义电影,但实...  (展开)
记忆中的天堂 2023-07-09 00:43:12

失衡的寄生关系

在基宇一家挤走前任寄生家庭前,文光、根世这俩和寄主家的关系算是融洽。根世住在寄主家不知道也不用的地下防空洞,文光过段时间投喂丈夫,最多也就是多拿一人份的,有钱的朴太太一家根本不会在意这点额外的支出。他们算是很有节制的“寄生虫”。 而基宇一家显然是不甘于只都在...  (展开)
张敞 2022-06-07 20:51:18

仿真故事

《寄生虫》(台译《寄生上流》)在台北影院看过很多天了,一直提不起什么劲头儿要来聊一下。 最近国内有了资源后,我的微博首页和目光所及之处,常看到一些电影号在惊呼,说它如何之好,因为觉得一定观点不同,每每跳过去不看。最近它好像越来越热,今天偶有闲暇就想着说几句。...  (展开)
maxSonic 2020-03-14 11:59:05

脱离现实

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是迎合和许多中产以上的人对贫穷的看法,感觉非常脱离现实。 我看这片子的时候,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暂停之后,过几天再看,才把影片看完的。倒不是难看与否,而是很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中的逻辑。 我在深圳城中村生活了20多年,没见过这样的穷人。深...  (展开)
热带主义 2020-02-22 21:39:42

奉俊昊《寄生虫》:太阳应该照亮陋室,虫子也须直面阳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高地与阳光 导演奉俊昊在电影中对于阶级矛盾和贫富差距的隐喻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影片主要描绘了两个家庭。他们一边是在有着漂亮落地窗的大房子里,享受生活的、光鲜亮丽的富人,另...  (展开)
Blank Grid 2019-09-04 16:21:30

穷是原罪——《寄生虫》短评

韩国第一座金棕榈。去年的《燃烧》也是相同的主题,但拍的更沉闷与朦胧,艺术性要比《寄生虫》强一些,但观赏性要差一点。这次奉俊昊把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平衡的近乎完美,奉俊昊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非常娴熟。 电影是按照商业片的故事情节来讲述,但却不乏关于社会的深度思考...  (展开)
乌鸦少年 2019-08-22 07:49:12

《寄生虫》:两极分化社会的黑色幽默,痛心的不是穷,而是穷的没有尊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寄生虫》,第一印象认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肮脏凌乱、没有信号、需要消毒剂清洁的地下室出租屋,失去工作、打零工生存的一家四口;另一方面则是代表精英阶层的社长一家,受到良好教育、生活富足、衣食住行都有佣人打理……完全不同的两个家庭,代表着如今两极分化越...  (展开)
Labyrinth 2019-05-31 23:37:38

阶层矛盾,爱,与自我审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戛纳影展5 天后,韩国本土30号首映。从影展3.5分,全场最多次数鼓掌喝彩开始,到评委会一致通过,给出金棕榈大奖。这个被定性为成功的亚洲类型片,真的吊足了人(我的)胃口。所以,早早订票,早早享受。毋庸置疑,它是一个好故事,也是好的摄制团队与一众好演员共同创作的好电...  (展开)
押井守厨 2021-06-01 16:43:48

《寄生虫》影评练习

构图上的具象化手法:其一是富人和穷人同框时,总会有那么一道“线”隔开,有时这线是纵向的,表示交流上的隔阂——柱子、各种框、车的前后座…有时这线是横向的,表示阶层生活真正的隔阂——穷人在桌底忍耐,富人在沙发上承欢;穷人在阴暗肮脏的地下室勉强维生,富人在绿油油...  (展开)
严重网络乱象 2019-10-27 21:44:51

Respect!

从保姆丈夫口中说出的,是整部电影的词眼。 东亚三国中日韩,都有共同的问题,资源有限而人太多。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的局限性就愈发凸显, 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大部分人都足够富有。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是物质决定的,并非穷人主观上不想善良,实在是没有善良的余力。 穷人和富...  (展开)
浴神 2019-08-13 00:04:47

《寄生虫》与《燃烧》——韩国的阶级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公众号【公鸡王子】,请勿盗用。 ======================================== 韩国近两年来拿出了两部电影竞逐世界电影舞台,引起广泛的关注,一部是李沧东的《燃烧》,一部是奉俊昊的《寄生虫》,无一例外,都精准的聚焦到了“阶级”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上。伴随着全球经...  (展开)
ONE文艺生活 2019-08-12 16:45:35

年度爆款,这片能让韩国人能吹一辈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注意:前方有剧透(但其实不影响观影)。 韩国的第一个戛纳金棕榈奖、 2600人的首映场观众为它鼓掌8分半、 戛纳场刊最高分、豆瓣9分。 牛逼、震撼、开挂、完美、精彩…… 这些都是奉俊昊新作《寄生虫》的标签。 今天五月份第一次看到《寄生虫》海报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什么讲虫...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94 395 后页> (共7900条)

订阅寄生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