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是天堂 إن شئت كما في السماء (2019)
导演: 伊利亚·苏雷曼
编剧: 伊利亚·苏雷曼
主演: 伊利亚·苏雷曼 / 阿里·苏莱曼 / 夸西·宋桂 /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 格莱戈尔·科林 / 文森特·马拉瓦尔 / Holden Wong / Gabrielle Mankiewicz / Robert Higden / Sebastien Beaulac / Ossama Bawardi / François Girard / Basil McKenna / Raia Haidar / Aldo Lopez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卡塔尔 / 德国 / 加拿大 / 土耳其 / 巴勒斯坦
语言: 英语 / 法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9-05-24(戛纳电影节) / 2019-12-04(法国)
片长: 97分钟
又名: 那里是天堂(港) / 导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台) / It Must Be Heaven / لا بد من السماء
IMDb: tt8359842
编剧: 伊利亚·苏雷曼
主演: 伊利亚·苏雷曼 / 阿里·苏莱曼 / 夸西·宋桂 /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 格莱戈尔·科林 / 文森特·马拉瓦尔 / Holden Wong / Gabrielle Mankiewicz / Robert Higden / Sebastien Beaulac / Ossama Bawardi / François Girard / Basil McKenna / Raia Haidar / Aldo Lopez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卡塔尔 / 德国 / 加拿大 / 土耳其 / 巴勒斯坦
语言: 英语 / 法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9-05-24(戛纳电影节) / 2019-12-04(法国)
片长: 97分钟
又名: 那里是天堂(港) / 导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台) / It Must Be Heaven / لا بد من السماء
IMDb: tt8359842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必是天堂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必是天堂》导演访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采访 柳莺 编辑 蘇打味 写在前面 苏莱曼从来都不是一个着急的创作者,作为巴勒斯坦导演,他的人生充满着离散与流亡的经历,而他正是从一段一段的旅行中,寻找创作素材,对异乡无尽的好奇感与对家园的留恋,构成他作品最原始的张力。 《必是天堂》(2019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展开)
即使一句法语都不会,这部电影也会让生活在巴黎的你笑掉下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耐观影》 本周开始前先总结一下过去一周, 按照顺序我依次见到了 中国导演刁亦男, 法国影星伊莎贝尓.于佩尔(挨着坐一排一起看电影), 中国导演贾樟柯, 影人赵涛, 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 这么密集的见明星影人,一般只有在各大国际电影节现场...
(展开)

“巴勒斯坦人无处不在”:伊利亚·苏雷曼的《必是天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译自BFI Sight & Sound 2021年6月15日发布的采访,作者 Nick Chen 这位面无表情的悲喜剧演员谈到了他的新电影《必是天堂》,影片内外暴力造成的创伤跟随着他从巴勒斯坦蔓延至巴黎,以及为何他在年轻一代的同胞身上找到了希望。 当一些编剧和导演给出自己最华丽的台词时... (展开)
it must be heaven
常常说国外作品价值观不同无法得到共鸣,但是回头发现在亚文化圈也缺乏深层次情感共鸣的作品,那些逻辑往往单调或者充满主旋律:相信人是善良的、努力就有回报、团结才能进步等等。。。感动之余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必是天堂却给予了一个新的思考起点:与其引导观众产生...
(展开)
> 更多影评 63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电影【口碑榜】2023-09-11 更新 (影志)
- 2019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大全 (妖灵妖)
- 历年三大电影节费比西奖 FIPRESCI Prizes (后悔长大了)
-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入围影片 (豆瓣片单)
- 第72届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 (豆瓣片单)
订阅必是天堂的评论:
feed: rss 2.0
必是天堂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257 条 )
90 有用 Olafisaac 看过 2019-05-26 07:02:25
在冷酷的凝视中,苏雷曼致敬John Berger,影像在时间轴展开,其连续性建构了无可逆转的观点陈述。片中出现的天使应该与Walter Benjamin的历史观和Paul Clee的「新天使」有着不少联系。作为集体的记忆,文明的言说,历史于当下诞生,在名为“进步”的风暴中来不及收拾过往的遍地尸骸而面向未来。巴勒斯坦作为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其民族性和集体意识正在悄然流逝,而极少数的个体,努力通... 在冷酷的凝视中,苏雷曼致敬John Berger,影像在时间轴展开,其连续性建构了无可逆转的观点陈述。片中出现的天使应该与Walter Benjamin的历史观和Paul Clee的「新天使」有着不少联系。作为集体的记忆,文明的言说,历史于当下诞生,在名为“进步”的风暴中来不及收拾过往的遍地尸骸而面向未来。巴勒斯坦作为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其民族性和集体意识正在悄然流逝,而极少数的个体,努力通过文化以记忆抵抗遗忘,留住最后一丝自我身份认同。大量的元素符号充斥全片,如开头偷柠檬的邻居等暗指以色列。巴勒斯坦拥有他们自己的未来,但这个未来是难以探寻的,怪诞的笑点层出不穷,但他们残酷地真实地存在着,哪里都是遗忘,哪里都不是家,归属感到底在何方。愿Oblivion永远只停留在影像世界里。 (展开)
80 有用 LORENZO 洛伦佐 看过 2019-05-25 00:59:03
导演非常可爱,沿用对称美学以及三段式结构,把该死的政治问题具象化,最喜欢卢森堡公园的椅子和纽约超市的枪支两段。果然世界各地都有冷漠的人、没用的警察以及只关心噱头的政治白莲花。巴勒斯坦国将不国的控诉也融于戏谑之中。剧本精巧但也有不足:因场景割裂显得有些堆段子,有些矛盾的落脚点也有些过于轻盈,以至于失去了喜剧本该有的嘲讽力量。
84 有用 徐若风 看过 2019-06-19 23:44:40
4.5 今年目前为止在电影观念上最喜欢的新片,而且来自于一个60岁的巴勒斯坦导演,意想不到。旅游vlog+默片喜剧变体+导演颜艺大舞台——用“视线的看与被看”来拍摄政治电影。集齐各种有趣的高概念,将这个荒诞的世界拆解,在他国的另一维度上寻觅乡音,大量无可奈何的弦外之意充斥其间,把世界当作巴勒斯坦的缩影。且单论喜剧效果,本片的处理也很出色,放着梗不谈,观看苏雷曼的这张脸吧:水汪汪的眼睛、无辜的嘴唇... 4.5 今年目前为止在电影观念上最喜欢的新片,而且来自于一个60岁的巴勒斯坦导演,意想不到。旅游vlog+默片喜剧变体+导演颜艺大舞台——用“视线的看与被看”来拍摄政治电影。集齐各种有趣的高概念,将这个荒诞的世界拆解,在他国的另一维度上寻觅乡音,大量无可奈何的弦外之意充斥其间,把世界当作巴勒斯坦的缩影。且单论喜剧效果,本片的处理也很出色,放着梗不谈,观看苏雷曼的这张脸吧:水汪汪的眼睛、无辜的嘴唇、呆萌的表情,简直就是导演界的布朗熊,可爱炸。 (展开)
63 有用 jj73浅之 看过 2019-06-19 20:29:47
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战乱国家的电影啊!一个社恐电影人对世界的观察,对这永保好奇心、充满想象力和通透豁达的世界观产生剧烈的共鸣。明明那么幽默有趣,却像一个武器,在我因为身陷电影行业、多少被消磨了对电影的一些热情后,它把你向“对电影的热爱”的火焰中心又逼近了一大步,迅速找回最初的赤诚。为此,我哭红了眼。观影过程中我看了几次表,不是因为漫长,而是害怕它即将结束。感性上已打满分@siff
29 有用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19-05-25 16:54:18
玩弄各种符号,开头其实还有点罗伊·安德森的意思,后面就彻底空壳化和刻板化了。只能说有些场景还是可以的,但有一些确实让人不忍直视。鱼目混珠,鱼目多一点。不知道美国黑人看这片子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