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1983)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乡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逝去的田园——胡炳榴
□导言 珠影儒者胡炳榴,岭南电影尽风流,繁华落尽真淳显,韶华扑灭觅天和: 有人说,怀念胡炳榴,更像是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怀念30年前老人眼中那个又大又圆、在今日看来却有些凄凉的月亮;怀念那个并不最辉煌却起着重要奠基作用的第四代,还有那曾高举“电影...
(展开)

从乡村小屋到都市公寓,乡村女性在自我觉醒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道主义思潮开始抬头,影视剧也开始一扫过去的革命主义和集体主义,转而关注起了个体的需求,譬如《庐山恋》中那石破天惊的一吻,又譬如《芙蓉镇》里那句惊世骇俗的“还我男人”。其中,女性作为在传统社会中受到更多压迫的一方,在银幕... (展开)
应当怎样评价《乡音》——《〈乡音〉:从经济学到伦理学》之一
应当怎样评价《乡音》 ——《〈乡音〉:从经济学到伦理学》之一 /范达明/ 关于《乡音》,它的公映能在影圈内外,在影评家与群众中掀起如此众说纷纭的议论,本身就说明了这部影片内容意蕴的生动丰富性与它的非同一般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当说,它是近年来继《小街》之后...
(展开)

从《乡音》社会存在的内部矛盾看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根源
从《乡音》社会存在的内部矛盾 看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根源 范达明 影片《乡音》显现的那个独特“角落”的社会存在固然是原始的和落后的,但毕竟不可能长远地同整个中国大地绝对相分裂。新时期迈开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四化步伐,也开始通过这个独特“角落”的内部矛盾而引起...
(展开)

乡音未改:不自觉的可怜,仍能被可怜定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78年后的农村电影,描写的是82年左右的江西吉安山村生活。底子是中国传统的女性苦情的悲剧式,但修改了其批判模式与矛盾构成。从以往的苦儿弱女的被驱逐与流浪,被构陷与复仇,被欺凌与自湮不同,本片的陶春骨子里透露出的良善与温情可以消解掉家庭伦理的批判性。丈夫是艄公,... (展开)> 更多影评 29篇
关于《乡音》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文电影250强总榜(1905——2012) (东方快车)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II) (Tulipe noire)
- 八十年代前期的大众电影 (土也)
- 大陆电影存档 (木二开)
- 中国“新时期”电影 (黄小邪)
订阅乡音的评论:
feed: rss 2.0
乡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57 条 )
64 有用 高玉宝 看过 2021-07-30 23:27:48
刚记事儿的时候看的这个片,对未来的人生还是颇有影响的,牢牢记住了女人时时刻刻“我随你”的严重恶果。
20 有用 吴丝月 看过 2018-10-10 18:31:17
胡炳榴田园三部曲之二,也是建国后最早的女性主义电影之一。浓墨重山中女性的悲歌,不知道她是苦瓜还是福人,但我知道“海鸟是小姑娘变的”,她的名字,叫精卫,她呕心沥血衔着石子,想填的是那些女人们的眼泪淌成的无边苦海。但是,该片将对女性的哀叹与对乡土破灭的哀愁杂糅在一起,减弱了对男权中心主义封建残余的批判力度。拍这部电影时,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在西方早已尘埃落定,不再是新鲜的话题,而中国女性仍然还在眼... 胡炳榴田园三部曲之二,也是建国后最早的女性主义电影之一。浓墨重山中女性的悲歌,不知道她是苦瓜还是福人,但我知道“海鸟是小姑娘变的”,她的名字,叫精卫,她呕心沥血衔着石子,想填的是那些女人们的眼泪淌成的无边苦海。但是,该片将对女性的哀叹与对乡土破灭的哀愁杂糅在一起,减弱了对男权中心主义封建残余的批判力度。拍这部电影时,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在西方早已尘埃落定,不再是新鲜的话题,而中国女性仍然还在眼泪汪汪地生活着,这种与世隔绝带来的时间差着实让人心惊。 (展开)
7 有用 NJ安可 看过 2023-10-18 00:50:05 山东
抖音看的
0 有用 米酸奶 看过 2024-12-04 22:51:58 吉林
真是让人上不来气的故事,唯一觉得他和她不对劲的只有杏枝。看剪辑时有个评论是“感恩张桂梅”,看完才知这感恩的分量。
39 有用 啸如 看过 2011-07-30 09:27:57
女人 中国的女人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