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草莓 蛇イチゴ (2003)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蛇草莓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蛇草莓》西川美和映后交流
1.我很惊讶是枝裕和导演夸了我那么长时间,要是能当面这么夸我多好 大家喜欢这部电影吗?我拍这部片前 当过几部片的副导演 我觉得拍片很辛苦 为了逃避拍片的辛苦 我开始了编剧的工作 我写了第一个剧本 给是枝裕和看了 他说 你的第一个剧本还是自己当导演好 万一失败了 也是自己...
(展开)

不知你上一次体验到「后知后觉」是在什么时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知你上一次体验到「后知后觉」是在什么时候。 二十五岁那年冬天,第一次创作电影剧本的西川美和,便跟第一个看过那个剧本的男人断绝了关系。事后,她将这段「被甩」的经历以回忆的形式安放在了《提不起劲的转机》里。 当然,那个涉及「少年犯罪与家庭问题,奇幻与现实主义、... (展开)
20240719 CFA 西川美和电影展 Day1
AS 导演 西川美和 主持 沙丹 翻译 中山大树 余梦娇 (自我介绍)之前做过好几个导演的副导演,编剧。第一个剧本,是枝裕和当制片人。 关于家庭剧~ 二十五六岁写的剧本,写身边的人的故事,跟身边的环境有关系 二十五年前的日本,还是有比较传统的家庭的状态。父亲要遵守自己的...
(展开)

谎言之下濒临崩溃的一家
平凡但和美的表相迅速坍塌,露出一个充满谎言濒临崩溃的家庭。父亲隐瞒失业让家庭陷入债务危机,被讨债者追上门来。母亲长期照料老年痴呆的公公,某一天却对犯病的公公见死不救。离家十年的哥哥返家,一度救家人于水火,实际上是个江湖骗子,出手帮忙的目的也有些可疑。妹妹向...
(展开)

《蛇草莓》超140字影评
是枝裕和制片。日本电影界的制片是什么职务呢?翻了翻是枝以往拍的片子,最常见不仅是导演,往往还集编剧、剪辑于一身。而在《无人知晓》《空气人偶》两部片中,又担任了制片职务(多数片子并未标出制片)。 ps.资料来源:豆瓣电影 相比前天看到一小时弃掉的《第三度嫌疑人》,...
(展开)
> 更多影评 13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女主角是谁?接发她哥哥的那个女演员是谁? | 来自希尼莫 | 1 回应 | 2021-08-20 12:37:20 |
求片头曲! | 来自改名远离三次元 | 2012-12-04 11:14:48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亚洲的好电影 (一一)
- 我上传的电影(日本) (葵)
- 看完愣半天.生活.人生.人性篇 (陈哈)
- 值得一看的导演处女作 (matchbox)
- 淡淡的方式,述说浓浓的故事 (L.L)
订阅蛇草莓的评论:
feed: rss 2.0
蛇草莓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47 条 )
25 有用 Muto 看过 2020-10-30 07:35:21
不知你上一次体验到后知后觉是在什么时候。貌似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的《蛇草莓》第一次让西川美和意识到:决定人生的并非伟大动机,而是一连串小小的转机。这些清新又鲜活的转机也让我意识到,人们越是笃定、坚信且在努力寻找的事物越有可能不存在,就像一个没有联系和结果的记忆。越是对未来不抱希望越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犹如吃了一碗美味的纳豆拌饭。不管怎样,人们总是习惯于带着先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觉得事情... 不知你上一次体验到后知后觉是在什么时候。貌似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的《蛇草莓》第一次让西川美和意识到:决定人生的并非伟大动机,而是一连串小小的转机。这些清新又鲜活的转机也让我意识到,人们越是笃定、坚信且在努力寻找的事物越有可能不存在,就像一个没有联系和结果的记忆。越是对未来不抱希望越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犹如吃了一碗美味的纳豆拌饭。不管怎样,人们总是习惯于带着先验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觉得事情一定会朝着某一方向发展,觉得人生一定会是这样那样,其实不然。用西川导演的话说:你以为你是谁?那个你,既是他者,也是自己。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的女主角生长在一个由理想、现实和沉重的历史负担组建而成的普通家庭里。西川美和喜欢这些「提不起劲让人胸闷」的故事,因为她的美梦也曾像我们的一样,被如此击碎过。 (展开)
40 有用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17-03-22 14:28:11
跟森田芳光太像了,感觉就是家庭游戏和宛如阿修罗的复合版,没有前者那么冷,但又比后者要深刻得多。与其说所有人都在说谎,与其说全片如何黑暗,不如说谎言确实维系着家庭的存在,唯一从不说谎的妹妹却将一手造就家庭的全面解体。家庭就是这么吊诡。荒诞的是,她的性格生成其实来源于自以为虚假的真实
22 有用 神仙鱼 看过 2024-07-20 10:14:04 北京
兄妹俩的第一次“同框”,哥哥在高架上疾驶的电车里看不见身影,妹妹在低处的地面上逆向缓行,分处画面的对角,看似最遥远的距离——正如谎言与真实表面上绝对背离——但两人哼唱的却是同一首歌谣。随后电车从中间穿过将画面一分为二。 兄妹俩的最后一次同框,分处河的两边,看似一步就可跨过却无法逾越。行骗为生的哥哥要带妹妹去证实自己曾经的话,只做对的事的妹妹设下骗局将哥哥出卖,真实和谎言的界线开始模糊。妹妹转身跑走... 兄妹俩的第一次“同框”,哥哥在高架上疾驶的电车里看不见身影,妹妹在低处的地面上逆向缓行,分处画面的对角,看似最遥远的距离——正如谎言与真实表面上绝对背离——但两人哼唱的却是同一首歌谣。随后电车从中间穿过将画面一分为二。 兄妹俩的最后一次同框,分处河的两边,看似一步就可跨过却无法逾越。行骗为生的哥哥要带妹妹去证实自己曾经的话,只做对的事的妹妹设下骗局将哥哥出卖,真实和谎言的界线开始模糊。妹妹转身跑走,哥哥怔怔露出温柔微笑,妹妹像初次同框时的哥哥一样吹起口哨,原来两人也没那么不同。 课堂上女孩问老师,“他的妈妈真的没生病吗?”同样也可以问妹妹,哥哥真的是回来骗家产的吗?蛇草莓真的不存在吗? 大概生活的真相就是谎言。首作从剧作到视听已如此深刻成熟。9/10 (展开)
11 有用 海带岛 看过 2022-02-20 00:29:27
太棒的东亚家庭剧 太棒的女性视角 平稳的叙事更加凸显家庭这一事物的恶心与荒诞 家是一个蕴含着谎言与假象的世界 明明每天都生存在同一座屋檐之下 却毫无真正的交流与了解 在拼命维持体面的挣扎中 每个人都越来越孤独 男性与女性都在各自的剥削体系中成为牺牲品 只有游移在社会规则之外 逃离家族 以犯罪护身的长男乐得逍遥自在 家庭剧中丧葬、婚礼等仪式总是会作为重要的剧情工具 大抵因为正是在这种公共仪式的社... 太棒的东亚家庭剧 太棒的女性视角 平稳的叙事更加凸显家庭这一事物的恶心与荒诞 家是一个蕴含着谎言与假象的世界 明明每天都生存在同一座屋檐之下 却毫无真正的交流与了解 在拼命维持体面的挣扎中 每个人都越来越孤独 男性与女性都在各自的剥削体系中成为牺牲品 只有游移在社会规则之外 逃离家族 以犯罪护身的长男乐得逍遥自在 家庭剧中丧葬、婚礼等仪式总是会作为重要的剧情工具 大抵因为正是在这种公共仪式的社会视线之下家才能显出其稳固而脆弱的意义 今天读《瓜亚基印第安人类编年史》以生育仪式开头 家庭如果是现代人想象出的最佳的延续种族繁衍的形式 那真的是太可悲了(配乐太好了 中村俊是谁 没查到其他作品 (展开)
9 有用 工凡 看过 2024-07-19 22:19:42 北京
很在意学校里男孩的妈妈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但就像一个互文和隐喻,妹妹最后也没有敢到河的对岸去探求一个真相,大概不仅仅是因为面对真实需要勇气,也需要交付情感,而交付情感就有可能受到伤害。在这个家庭里面,没有看到任何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不靠谱的哥哥反而成了唯一可爱的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有点困惑妹妹对家庭所投入的感情,她想要维系的是什么呢?难道她没有从家庭中感受到任何对自己或者其他成员所受到的伤害,... 很在意学校里男孩的妈妈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但就像一个互文和隐喻,妹妹最后也没有敢到河的对岸去探求一个真相,大概不仅仅是因为面对真实需要勇气,也需要交付情感,而交付情感就有可能受到伤害。在这个家庭里面,没有看到任何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不靠谱的哥哥反而成了唯一可爱的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有点困惑妹妹对家庭所投入的感情,她想要维系的是什么呢?难道她没有从家庭中感受到任何对自己或者其他成员所受到的伤害,并且在这之后没有一丝想要从家里逃离的感觉,或者哪怕仅仅是出于自私想要摆脱家庭?为什么还试图剔除她认为的危险因素(哥哥)而企图修补家庭的幻像?大概从这个意义上,家庭这个体制真是稳固,而且可能从她所处的时代来说,脱离家庭也并不能让她得到所谓的幸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