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 (1970)

导演: 谢铁骊
编剧: 陶雄 / 李桐森 / 黄正勤 / 曹寿春 / 申阳生 / 刘梦德 / 章力挥 / 丁国荣 / 高义龙
主演: 沈金波 / 童祥苓 / 施正泉 / 齐淑芳 / 张佑福 / 孙正阳 / 贺永华 / 王梦云
类型: 歌舞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0-10-01(中国大陆)
片长: 129分钟
又名: 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ategy
IMDb: tt0405497
5星
29.1%
4星
44.6%
3星
22.1%
2星
2.2%
1星
2.0%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智取威虎山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130 条 )

热门 /   / 

19 鬼腳七 看过 2014-12-24 14:20:56

重温,预热。童祥苓老师当年一脸正气的杨子荣现在怎么看着都有种喜感,可能是“痛痛痛,贴贴贴”的广告太深入人心了吧。

7 LarryWho 看过 2018-04-18 21:34:08

反派甚至没有唱戏的权利

20 影毒肥佬 看过 2021-07-23 04:51:02

經典!我在電影資料館看的!全場爆满!藝術……

3 笨锅 看过 2011-06-07 20:18:48

当然看了的

13 彼得潘耶夫斯基 看过 2019-08-31 23:27:57

智取威虎山的京剧与现代左翼革命电影传统的结合,提供了艺术大众化、民俗化的一种如今已经被忽略的途径。相比而言,现在的卖座电影,不仅在迎合“主流”观众口味上差强人意,而且很多时候只是收编一小部分中产阶级消费意识,而牺牲了最大多数的“看不见的观众”的欣赏原则。对于我所了解的十八线小城的很多中老年人而言,《智取威虎山》(1970)的叙事模式和舞台感觉仍然是更靠近他们的世界观的。

> 更多短评 113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智取威虎山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耕石 2011-08-05 22:11:57

《智取威虎山》中西合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音乐中有西方乐器和中国传统乐器。 舞蹈编排有中国传统和西方芭蕾传统。其中,舞蹈部分既有夸张(言语表达时的手势姿态)又有简约(行军跋涉),满是象征。 电影剪辑,章回体在电影中出现。(有待探讨) 解放军人物,正面出场,明亮光线,时常给仰视镜头,巨人式英雄。右手叉腰...  (展开)
包半仙 2014-12-15 20:16:15

故事和故事背后

样板戏的名声素来不好,那是成也江青、败也江青。然而最近徐老怪居然决定翻拍它,不得不让人再回头来想一想,这部戏到底如何。所以我就看了看。 一遍看下来,即使京剧的部分我完全搞不懂,但是也觉得情节不错,按已有的说法就是,其实符合美式大片的基本元素——可能还丰富一...  (展开)
波吕许尼亚 2015-08-27 05:01:16

结构主义碎碎念

结构主义在文学研究方面的表现,以我的理解就是:试图总结出一些文学文本所共有的“结构”,这些结构要么表现了文体特征,要么表现了人的思维模式等。 俄国学者普洛普(Vladimir Propp)被后来的结构主义者奉为结构主义的先驱之一,他试图从搜集来的俄国民间故事和童话中总结...  (展开)
裹着上班安陵容 2024-04-17 19:25:31

样板戏的启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沙家浜观后感 样板戏为什么是样板戏是有道理的,艺术性是一定有的,也一直遵循着艺术创作的规律。我感受到了意识形态一定是一块战地,我们要守劳它。当时的人们看到这个“文化产品”一定和我一样受到了激励,如此懒惰,超越不了人性的自私的我看到这样的革命先辈们,真的应该深...  (展开)
Hellenes 2021-09-06 17:52:56

use Classical martial arts novels's pattern to creative

<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is the second part of <tracks in the snow forest>(《林海雪原》). 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novel. <tracks in the snow forest>talked about our army winned Northeast bandit,it used Classical martial arts novels's pattern ...  (展开)
冷行简 2021-02-07 15:32:23

浅谈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及对戏剧的一些理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解锁成就:B站看戏 对于戏剧题材来说,样板戏确是一场革新,当之无愧的大换血活动,从我国戏剧的发展进程来看,戏剧题材是非常有局限性的,从最初的诞生一直到元代的巅峰期,这期间的创作题材和成熟而优秀的作品如同雨后春笋,可能与当时仕途难行的现状有较大关系,正是如此,...  (展开)
2025-03-19 00:58:42

浅谈“样板戏”的时代烙印下的文艺解构 ———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智取威虎山》创作于1967年,作为“文革”时期经典的“样板戏”模版,在保留传统戏曲写意美学的同时,开创性地运用交响乐伴奏与现实主义舞台设计,故事剧情惊心动魄,不失为一部伟大的超越时代的好作品。 1946年冬,东北林海深处的枪声划破寂静。解放军剿匪小分队在茫茫雪原中...  (展开)
裹着上班安陵容 2024-04-17 19:25:36

样板戏的启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沙家浜观后感 样板戏为什么是样板戏是有道理的,艺术性是一定有的,也一直遵循着艺术创作的规律。我感受到了意识形态一定是一块战地,我们要守劳它。当时的人们看到这个“文化产品”一定和我一样受到了激励,如此懒惰,超越不了人性的自私的我看到这样的革命先辈们,真的应该深...  (展开)
毅龙 2015-11-19 23:19:15

艺术与设计相通

时间隔了四十年,现代拍的这个跟以前差别好大,哈哈哈~徐老怪,把京剧全部拍摄一遍嘛,哈哈哈,在中国素材常常都不是缺乏的,这个戏,江青还大赞,嘿嘿嘿,搞笑。政治是对艺术也有一定影响呀。颜色,声音,音乐,台词。同样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效果,同样一个造型也是,然后观众...  (展开)
远山行客 2025-03-24 20:56:00

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的巧妙结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相较于其他影片,该影片的独特之处更在于浓厚的戏曲色彩,像是一部宏大的京剧表演记录片,只是忠实于记录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的真实情境。影片将中国传统京剧与先进摄影技术恰当融合,弥补了京剧传播范围有限的缺陷。同时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融进现代革命叙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  (展开)

> 更多影评 15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智取威虎山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