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MV剪法的始祖 Maya的拍法如此超前 真没关系么 起首的环绕 然后脚部特写拼贴——令我想起午后迷惘的第一个镜头 垂直降下的持花手臂 自明出拟神的印象 而本片则以镜头的配合 达成了舞者与环境在观者眼中的和谐 旋转时配上背后的三面佛 表意明确 最后的背光跃 肌肉紧张和解放之美 可称经典 ubu有 值得推荐
超级棒,我一直觉得maya的第一身份还是舞者,她对于时间的理解,很多都是基于舞者的身体体验。在这次实验中,她通过镜头完成了一个动作内的空间切换,这是舞者通过自身身体无法完成的。我觉得在这里摄影机更接近剧场的功能(而不是舞伴)虽然舞伴的说法是更高级的。我还特别喜欢其中舞者在一个类似“千手观音”之类的多面雕塑前的旋转舞蹈。这个真的太神了,我认为这也是作为舞者才会特别敏感的一种视觉经验。静态的“千面”雕... 超级棒,我一直觉得maya的第一身份还是舞者,她对于时间的理解,很多都是基于舞者的身体体验。在这次实验中,她通过镜头完成了一个动作内的空间切换,这是舞者通过自身身体无法完成的。我觉得在这里摄影机更接近剧场的功能(而不是舞伴)虽然舞伴的说法是更高级的。我还特别喜欢其中舞者在一个类似“千手观音”之类的多面雕塑前的旋转舞蹈。这个真的太神了,我认为这也是作为舞者才会特别敏感的一种视觉经验。静态的“千面”雕塑和不停旋转的舞者就构成了一种对照,所谓“千面”似乎有了另一种解释,这不是真的千面千手,而是在用静态的方式表示一种动态,这个雕塑凝固的是一段时间,而非一瞬间。 (展开)
此时与彼时,舞翩翩;这里和那里,翩翩舞。
19 shots.舞者的姿态和肌肉都无可挑剔,以至于我认为他会成为gay们青睐的对象…为什么?我想起的是Riefenstahl
1945 [树林] 四个拼接镜头 收腿动作转场———[室内] 旋转动作转场——[大厅] 旋转慢动作加速并拉近,不平衡感动作连接专场———[树林] 大跳剪影,山顶蹲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订阅摄影机舞蹈习作的评论: feed: rss 2.0
摄影机舞蹈习作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72 条 )
15 有用 文泽尔 看过 2013-06-13 13:17:43
MV剪法的始祖 Maya的拍法如此超前 真没关系么 起首的环绕 然后脚部特写拼贴——令我想起午后迷惘的第一个镜头 垂直降下的持花手臂 自明出拟神的印象 而本片则以镜头的配合 达成了舞者与环境在观者眼中的和谐 旋转时配上背后的三面佛 表意明确 最后的背光跃 肌肉紧张和解放之美 可称经典 ubu有 值得推荐
5 有用 童言 看过 2021-12-26 00:24:00
超级棒,我一直觉得maya的第一身份还是舞者,她对于时间的理解,很多都是基于舞者的身体体验。在这次实验中,她通过镜头完成了一个动作内的空间切换,这是舞者通过自身身体无法完成的。我觉得在这里摄影机更接近剧场的功能(而不是舞伴)虽然舞伴的说法是更高级的。我还特别喜欢其中舞者在一个类似“千手观音”之类的多面雕塑前的旋转舞蹈。这个真的太神了,我认为这也是作为舞者才会特别敏感的一种视觉经验。静态的“千面”雕... 超级棒,我一直觉得maya的第一身份还是舞者,她对于时间的理解,很多都是基于舞者的身体体验。在这次实验中,她通过镜头完成了一个动作内的空间切换,这是舞者通过自身身体无法完成的。我觉得在这里摄影机更接近剧场的功能(而不是舞伴)虽然舞伴的说法是更高级的。我还特别喜欢其中舞者在一个类似“千手观音”之类的多面雕塑前的旋转舞蹈。这个真的太神了,我认为这也是作为舞者才会特别敏感的一种视觉经验。静态的“千面”雕塑和不停旋转的舞者就构成了一种对照,所谓“千面”似乎有了另一种解释,这不是真的千面千手,而是在用静态的方式表示一种动态,这个雕塑凝固的是一段时间,而非一瞬间。 (展开)
8 有用 芦哲峰 看过 2012-03-09 20:46:19
此时与彼时,舞翩翩;这里和那里,翩翩舞。
2 有用 xx@百年孤独 看过 2008-02-29 13:48:31
19 shots.舞者的姿态和肌肉都无可挑剔,以至于我认为他会成为gay们青睐的对象…为什么?我想起的是Riefenstahl
3 有用 粒子 看过 2017-01-27 11:03:33
1945 [树林] 四个拼接镜头 收腿动作转场———[室内] 旋转动作转场——[大厅] 旋转慢动作加速并拉近,不平衡感动作连接专场———[树林] 大跳剪影,山顶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