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Blow-Up (1966)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胡里奥·科塔萨尔 / 托尼诺·格拉 / 爱德华·邦德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 / 莎拉·米尔斯 / 戴维·海明斯 / 约翰·卡索 / 简·伯金 / 吉莲·希尔斯 / 彼得·鲍勒斯 / 范若施卡·冯·兰朵夫 / 朱利安·沙格兰 / 克洛德·沙格兰 / 杰夫·贝克 / 罗伊·贝克 / 苏珊·布罗德里克 / 周采芹 / 胡里奥·科塔萨尔 / 克里斯·得雷加 / Harry Hutchinson / 戴森·洛福尔 / Jim McCarty / 佩姬·莫菲特 / 吉米·佩吉 / Keith Relf / Janet Street-Porter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意大利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6-12-18(纽约首映)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春光乍泄(港) / 春光乍现(台) / Blow Up
IMDb: tt0060176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胡里奥·科塔萨尔 / 托尼诺·格拉 / 爱德华·邦德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 / 莎拉·米尔斯 / 戴维·海明斯 / 约翰·卡索 / 简·伯金 / 吉莲·希尔斯 / 彼得·鲍勒斯 / 范若施卡·冯·兰朵夫 / 朱利安·沙格兰 / 克洛德·沙格兰 / 杰夫·贝克 / 罗伊·贝克 / 苏珊·布罗德里克 / 周采芹 / 胡里奥·科塔萨尔 / 克里斯·得雷加 / Harry Hutchinson / 戴森·洛福尔 / Jim McCarty / 佩姬·莫菲特 / 吉米·佩吉 / Keith Relf / Janet Street-Porter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意大利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6-12-18(纽约首映)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春光乍泄(港) / 春光乍现(台) / Blow Up
IMDb: tt0060176
放大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导演(提名)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爱德华·邦德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托尼诺·格拉
- 第20届戛纳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放大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68 条 )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求完整版 | 来自唐璜 | 2 回应 | 2023-05-29 23:31:15 |
求资源 | 来自唐璜 | 9 回应 | 2023-05-29 23:28:08 |
关于虚拟网球,发表下自己的看法,谁有更好的见解吗 | 来自elvis | 35 回应 | 2023-03-13 00:48:35 |
yardbird是真人表演的吗? | 来自elvis | 20 回应 | 2023-02-04 19:43:06 |
JANE BIRKIN 香颂般的魔力(转) | 来自.嗨ˇI'm幹拌麵 | 11 回应 | 2023-01-29 01:04:00 |
关于《放大》的问题 · · · · · · ( 全部8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入选《第十放映室》影片之国外篇Ⅰ (心之旋影)
- 最摇滚的100部电影! (kulilin)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中)8.5-8.3分 (影志)
- Time Out 2011“史上最佳100部英国电影” (妖灵妖)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订阅放大的评论:
feed: rss 2.0
放大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5884 条 )
505 有用 影志 看过 2007-04-15 09:13:49
Blow-Up 总是看成 Blow-Job |||
860 有用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1-09-18 17:11:16
安东尼奥尼在[放大]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事物在什么时候才拥有确切的意义而得以实在地存在。前一秒还视若珍宝的碎吉他下一秒就弃之敝屣,插进车里的政治标语旋即就被风卷走。直到结尾才点透,原来最核心的要素是群体的意见。当群体认可了事物的价值,它才允许存在着——真是当代人的悲哀。
597 有用 shu 看过 2008-10-24 00:17:07
说句题外话,安东尼奥尼有很好的时尚品味。
313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3-07-26 06:45:44
真实和虚幻的区别,似乎不重要了。结尾一出,五体投地啊。里面的姑娘五彩缤纷的,很好看。为什么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都有一种“发生了天大的事可世界为什么这么冷漠”的奇特的感觉。。。2017.12.17重看
252 有用 峰峰峰峰 看过 2014-03-07 22:54:44
人们自己的意识并不是只听从自己的心灵,它很多程度上还是环境的折射和映像,体制的威胁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更加深入,可能会触及事物的真相,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便会出现。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这就是《放大》部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