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记 Vertigo (1958)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 亚历克·科佩尔 / 萨缪尔·A·泰勒 / 皮埃尔·布瓦洛 / 托马·纳西雅克 / 马克斯韦尔·安德森
主演: 詹姆斯·斯图尔特 / 金·诺瓦克 / 芭芭拉·贝尔·戈迪斯 / 汤姆·赫尔莫 / 亨瑞·琼斯 / 雷蒙德·贝利 / 埃伦·科比 / 康斯坦丁肖恩 / 李·帕特里克 / 丹尼·鲍沙其 / 保罗·布亚尔 / 贝丝·弗劳尔斯 / 弗莱德·格兰姆
类型: 爱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58-05-09(美国)
片长: 128 分钟
又名: 眩晕 / Alfred Hitchcock's Vertigo
IMDb: tt0052357
5星
47.0%
4星
42.6%
3星
9.5%
2星
0.7%
1星
0.2%

迷魂记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迷魂记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1853 条 )

热门 /   / 

1247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7-11-02 16:23:43

重看,以前的自己真是太肤浅,这根本不是一场三流谋杀案,而是一次超一流的对电影本体的伟大隐喻:You only live once,but you can die twice 。

1517 Grammophon 看过 2011-02-01 13:21:03

他把变焦与移动镜头结合起来从上往下拍摄一个楼梯井的镜头,成功地造成了主人公恐高症的晕眩的心理感觉。他的做法是把楼梯井的模型侧放,摄影机对准楼梯井口,处于远处慢慢推向模型,而变焦镜头开始时处于长焦(望远镜头)慢慢拉成广角,要求是模型的大小 在银幕上必须保持不变。

742 胤祥 看过 2012-02-27 04:36:16

传说中的“世界电影史第三名片”哈。五个同轴反向变焦十分经典。希区柯克式悬念,此局甚妙。尤其朱蒂揭破计谋之后,前面一个半小时的戏意义彻底反转,同时为余下半小时的戏制造了巨大悬念,极妙。本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爱。

1555 袁牧 看过 2010-04-03 00:32:52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不管经历多少逃亡和搏斗,永远不要希望男主角的发型会变得凌乱,还有他的纽约西装

663 战国客 看过 2010-01-18 23:01:14

这个结尾很争议,我也觉得有点唐突

> 更多短评 41853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迷魂记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64 条 )

刘康康 2011-07-03 12:10:41

说实话《眩晕》这片子要不用女权主义和弗洛伊德来解释,还真看不透

我知道现在大家都提倡少用哲学概念进行文艺批判和解读,用陈山老师在课堂上的话说,他是看见女权主义这个词就直接把论文扔掉的。不过希区柯克这部电影忒明显了点,非要昧着良心说希区柯克拍这部电影一点没受弗洛伊德影响,我也不好意思。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是,我敢打包票希...  (展开)
抱朴守天 2007-12-19 23:49:23

关于片尾,几个如果

1.如果这片子的结尾是小伙姑娘一起跳,那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短短数日的爱情战胜了寻求真相和正义的渴望。倘若两位美丽的人儿以泰坦尼克号的经典破司飞身而下,那这片子将冠以“史诗式爱情”的美名。 2.如果是小伙推姑娘下去,那这是一部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社会道德片。正...  (展开)
Kaka.Lam 2009-12-06 20:12:20

小谈电影Vertigo《迷魂记》中“窥淫癖”与“恋物癖”主题的构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身体→欲望→视觉听觉感官→视觉听觉符号化→视觉听觉文化→身体”这样一个解读文学、电影及文化有序的方向性,在我们的“文学文化解读”课程上曾被反复讨论,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我们都接受这是解读文化的有效思路。一切的文化现象,似乎都可以从“身体→欲望→视觉听觉...  (展开)
山鬼姑娘 2017-03-05 09:37:06

所以到底是谁杀了女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天电影理论课上做了希区柯克的电影《眩晕》(Vertigo) 的presentation,一个长得猴猴看的学姐做回应的时候提到了片尾的修女,然后提了一个问题:电影的最后,到底是谁杀了女主。 老年痴呆的我,今天才突然反应过来。 0 这个故事大概是说:(按照电影顺序的一则剧透) 作为警官的...  (展开)
火锅娘娘 2008-05-04 00:00:13

被老师逼迫用现代电影理论分析影片《迷魂记》

像希区柯克的电影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笔者认为,除了跟其大师级的悬念设置手法和电影拍摄技巧等有关,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这种“悬念”电影的特殊性。从现代电影理论的角度,借助心理学原理,阿恩海姆提出了“张力”这一原则:观众的视知觉总是在通过简化与张力来追...  (展开)
Maverick 2014-05-24 08:39:44

《眩晕》电影剧本

《眩晕》电影剧本 文/[美国]亚·科佩尔 萨·泰勒 译/林瑞颐 外景,旧金山的楼房顶,黄昏,近景 我们看到近处有一个楼顶的护墙和防火梯弯曲的栏杆。此时是冬末的下午时分,后景上那些高大的摩天楼里,所有窗户都亮着灯。这是片头字幕的衬景。字幕映完后,镜头对准光秃秃的护墙...  (展开)
本来老六 2009-09-15 19:38:19

这只是希区柯克——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师展映环节巡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每年的上海电影节都有一个“向大师致敬”环节:2007年是黑泽明(Akira Kurosawa),2008年是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而今年则轮到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以下简称为希区柯克)。   提到希区柯克你会想到什么呢?“悬疑”?“要像对待...  (展开)
LOOK 2022-04-19 10:46:11

主体之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迷魂记》各路大神的解读已是汗牛充栋,目力所及,最让我心折的版本还是来自克里斯•马克《一次自由重演》(A free replay)一文。马克的观点简单概述大概是这样——通常认为影片的前三分之二为假,后三分之一为真,但在马克看来事实恰恰相反,前三分之二为真,后三分之一为...  (展开)
貓公子 2014-02-12 01:06:49

反—窺視

老實說,我剛看完這部影片時對它的評價並不很高,然後就被蒼女大人責備了一番,於是閉門反省出這篇影評。 應該說,我一開始對它有所微詞並非沒有道理,如果一個人事先對有關它的評論分析以及其導演希區柯克並無所知的話,那麼他恐怕也會在看完的當下得到兩個負面印象:一個是影...  (展开)

> 更多影评 364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迷魂记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