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Война и мир (1966)
导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 / 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 安娜斯塔西亚·维尔金斯卡娅 / 安东宁娜·舒拉诺娃 / 鲍里斯·扎哈瓦 / 阿纳托利·克托罗夫 / 奥列格·塔巴科夫 / 维克托·斯坦尼岑 / 伊琳娜·斯科布采娃 / 瓦西里·兰诺沃依 / 琪拉·戈洛夫科 / 伊琳娜·古巴诺娃 / 亚历山大·费·鲍里索夫 / 奥列格·叶甫列莫夫 / 朱利·乔霍涅利泽 / 弗拉季斯拉夫·斯特尔热利奇克 / 安格林娜·斯捷潘诺娃 / 尼古拉·特罗菲莫夫 / 尼古拉·雷布尼科夫 / 爱德华·马尔采维奇 / 叶莲娜·佳普金娜 / 诺娜·莫尔久科娃 / 彼得·萨温 / 谢苗·斯瓦申科 / 谢尔盖·尼科年科 / 丹尼尔·涅特列宾 / 阿列克谢·格拉济林 / 伊万·热瓦戈 / 加琳娜·克拉夫琴科 / 尼古拉·格林科 / 斯坦尼斯拉夫·切坎 / 列夫·波利亚科夫 / 杰玛·菲尔索娃 / 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 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 尼古拉·布勃诺夫 / 乔治·米利亚尔 / 罗季翁·亚历山德罗夫 / 伊娅·阿列比娜 / 玛丽亚·卡普尼斯特 / 尼古拉·库图佐夫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66-03-14(苏联)
片长: 401分钟(英国) / 414分钟(美国) / 422分钟(苏联) / 263分钟(意大利) / 453分钟(阿根廷) / 403分钟(加拿大)
又名: 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IMDb: tt0063794
编剧: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 / 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 安娜斯塔西亚·维尔金斯卡娅 / 安东宁娜·舒拉诺娃 / 鲍里斯·扎哈瓦 / 阿纳托利·克托罗夫 / 奥列格·塔巴科夫 / 维克托·斯坦尼岑 / 伊琳娜·斯科布采娃 / 瓦西里·兰诺沃依 / 琪拉·戈洛夫科 / 伊琳娜·古巴诺娃 / 亚历山大·费·鲍里索夫 / 奥列格·叶甫列莫夫 / 朱利·乔霍涅利泽 / 弗拉季斯拉夫·斯特尔热利奇克 / 安格林娜·斯捷潘诺娃 / 尼古拉·特罗菲莫夫 / 尼古拉·雷布尼科夫 / 爱德华·马尔采维奇 / 叶莲娜·佳普金娜 / 诺娜·莫尔久科娃 / 彼得·萨温 / 谢苗·斯瓦申科 / 谢尔盖·尼科年科 / 丹尼尔·涅特列宾 / 阿列克谢·格拉济林 / 伊万·热瓦戈 / 加琳娜·克拉夫琴科 / 尼古拉·格林科 / 斯坦尼斯拉夫·切坎 / 列夫·波利亚科夫 / 杰玛·菲尔索娃 / 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 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 尼古拉·布勃诺夫 / 乔治·米利亚尔 / 罗季翁·亚历山德罗夫 / 伊娅·阿列比娜 / 玛丽亚·卡普尼斯特 / 尼古拉·库图佐夫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66-03-14(苏联)
片长: 401分钟(英国) / 414分钟(美国) / 422分钟(苏联) / 263分钟(意大利) / 453分钟(阿根廷) / 403分钟(加拿大)
又名: 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IMDb: tt0063794
战争与和平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夫 / V·乌瓦罗夫 / 根纳季·迈亚斯尼科夫 / 乔治·科谢列夫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战争与和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12 条 )

《战争与和平》:苏联用举国之力拍出七小时史诗,导演能不犯心脏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战争与和平 WarandPeace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德语/法语 文/深焦编辑部 本届北... (展开)
不要用简单的渣不渣来评判安德烈和皮埃尔,他们两人是一体两面
托尔斯泰的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向前发展的,还是看原著吧,安德烈刚出场时显得冷酷不近人情,但他在痛苦和磨难中不断成长,他是托尔斯泰心中俄罗斯贵族青年的理想化身,百折不回地探索着民族命运的知识青年和进步贵族的缩影,有俄国民族英雄巴格拉季昂亲王和十二月...
(展开)

FIFF12丨DAY1《战争与和平》:气贯长虹的史诗巨作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争与和平》,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俄国群像们永存希望的评价了! 蹦擦擦: 对生活永恒的渴望。 果树: 总而言之称得上瑰宝。 野凡: 这部史诗级的作品拍摄得越恢弘,越磅礴,就越能体现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宏伟与传奇。...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明明下的cc版本,结果开口就是中国话… | 来自笕桑 | 4 回应 | 2025-02-23 10:55:36 |
小约翰那里来的 | 来自月下云梦泽 | 11 回应 | 2025-01-21 11:27:59 |
有没有觉得感情戏略有些过力? | 来自Growing runner | 6 回应 | 2024-10-18 11:23:53 |
没有人觉得lisa极美吗? | 来自Whatever | 7 回应 | 2024-10-07 23:43:44 |
第四部里面皮埃尔为啥没有被枪决啊 | 来自Oxygène | 2 回应 | 2024-08-25 16:39:55 |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 · · · · · ( 全部5个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哔哩哔哩
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上)9.7-8.6分 (影志)
- 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之乎者也)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 古王朝的幽灵魅影Ⅰ (❀❃❁)
- 电影中的历史 (arale)
订阅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feed: rss 2.0
战争与和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6235 条 )
730 有用 yamamaya 看过 2013-09-30 22:23:47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258 有用 vivien 看过 2011-07-17 11:21:16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57 有用 JeanChristophe 看过 2019-07-27 22:35:07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解说的模式在大远景大规模的人群调动下像极了一套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汇演,而消解了影像本身的力量,唯有第四部莫斯科大火一场凭借推向无度的混乱跳出了这一窠臼.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在如此巨著的文本厚度之下,本该作为"前文本"的电影确实难负,而注定只得沦为民族主义者自恋的文化宣传品. (展开)
414 有用 晚安好运©️ 看过 2010-12-11 23:57:13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58 有用 桃桃林林 看过 2020-08-30 17:48:14
国家制片厂时代最壮观的作品,无论场面还是群演都非常豪气,有种不管不顾不差钱的豪横。在大场面之余,摄影和调度竟然也有非常多小的心思,包括很多视点的变化。邦达尔丘克自己演,还是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