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Война и мир (1966)
导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 / 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 安娜斯塔西亚·维尔金斯卡娅 / 安东宁娜·舒拉诺娃 / 鲍里斯·扎哈瓦 / 阿纳托利·克托罗夫 / 奥列格·塔巴科夫 / 维克托·斯坦尼岑 / 伊琳娜·斯科布采娃 / 瓦西里·兰诺沃依 / 琪拉·戈洛夫科 / 伊琳娜·古巴诺娃 / 亚历山大·费·鲍里索夫 / 奥列格·叶甫列莫夫 / 朱利·乔霍涅利泽 / 弗拉季斯拉夫·斯特尔热利奇克 / 安格林娜·斯捷潘诺娃 / 尼古拉·特罗菲莫夫 / 尼古拉·雷布尼科夫 / 爱德华·马尔采维奇 / 叶莲娜·佳普金娜 / 诺娜·莫尔久科娃 / 彼得·萨温 / 谢苗·斯瓦申科 / 谢尔盖·尼科年科 / 丹尼尔·涅特列宾 / 阿列克谢·格拉济林 / 伊万·热瓦戈 / 加琳娜·克拉夫琴科 / 尼古拉·格林科 / 斯坦尼斯拉夫·切坎 / 列夫·波利亚科夫 / 杰玛·菲尔索娃 / 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 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 尼古拉·布勃诺夫 / 乔治·米利亚尔 / 罗季翁·亚历山德罗夫 / 伊娅·阿列比娜 / 玛丽亚·卡普尼斯特 / 尼古拉·库图佐夫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66-03-14(苏联)
片长: 401分钟(英国) / 414分钟(美国) / 422分钟(苏联) / 263分钟(意大利) / 453分钟(阿根廷) / 403分钟(加拿大)
又名: 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IMDb: tt0063794
编剧: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 / 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 安娜斯塔西亚·维尔金斯卡娅 / 安东宁娜·舒拉诺娃 / 鲍里斯·扎哈瓦 / 阿纳托利·克托罗夫 / 奥列格·塔巴科夫 / 维克托·斯坦尼岑 / 伊琳娜·斯科布采娃 / 瓦西里·兰诺沃依 / 琪拉·戈洛夫科 / 伊琳娜·古巴诺娃 / 亚历山大·费·鲍里索夫 / 奥列格·叶甫列莫夫 / 朱利·乔霍涅利泽 / 弗拉季斯拉夫·斯特尔热利奇克 / 安格林娜·斯捷潘诺娃 / 尼古拉·特罗菲莫夫 / 尼古拉·雷布尼科夫 / 爱德华·马尔采维奇 / 叶莲娜·佳普金娜 / 诺娜·莫尔久科娃 / 彼得·萨温 / 谢苗·斯瓦申科 / 谢尔盖·尼科年科 / 丹尼尔·涅特列宾 / 阿列克谢·格拉济林 / 伊万·热瓦戈 / 加琳娜·克拉夫琴科 / 尼古拉·格林科 / 斯坦尼斯拉夫·切坎 / 列夫·波利亚科夫 / 杰玛·菲尔索娃 / 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 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 尼古拉·布勃诺夫 / 乔治·米利亚尔 / 罗季翁·亚历山德罗夫 / 伊娅·阿列比娜 / 玛丽亚·卡普尼斯特 / 尼古拉·库图佐夫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66-03-14(苏联)
片长: 401分钟(英国) / 414分钟(美国) / 422分钟(苏联) / 263分钟(意大利) / 453分钟(阿根廷) / 403分钟(加拿大)
又名: 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IMDb: tt0063794
战争与和平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夫 / V·乌瓦罗夫 / 根纳季·迈亚斯尼科夫 / 乔治·科谢列夫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战争与和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0 条 )

《战争与和平》:苏联用举国之力拍出七小时史诗,导演能不犯心脏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战争与和平 WarandPeace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德语/法语 文/深焦编辑部 本届北... (展开)
FIFF12丨DAY1《战争与和平》:气贯长虹的史诗巨作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争与和平》,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俄国群像们永存希望的评价了! 蹦擦擦: 对生活永恒的渴望。 果树: 总而言之称得上瑰宝。 野凡: 这部史诗级的作品拍摄得越恢弘,越磅礴,就越能体现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宏伟与传奇。...
(展开)

关于前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
对于此片,影片的总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曾这样说过;“我们给自己制订的主要和唯一的目标,是在银幕上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托尔斯泰。我们要用现代的电影手段再现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哲学和理想。” 影片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以...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现在的美国大片都无法跟这部电影比!! | 来自changxiai | 19 回应 | 2023-11-22 09:33:21 |
请问大家这部影片应该怎么看体验感最好,看的时候... | 来自豆友266196346 | 2023-09-03 23:06:23 | |
请问这部电影适合没看过原著的人观看吗? | 来自Lawrence.Yu | 15 回应 | 2023-07-25 18:03:09 |
好看 | 来自豆友RtO1BV2XJ0 | 2023-04-26 22:48:32 | |
请问花了5亿的原始数据在哪,找了一圈没找到... | 来自momo | 4 回应 | 2023-02-20 17:43:45 |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 · · · · · ( 全部5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上)9.7-8.6分 (影志)
- 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之乎者也)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 古王朝的幽灵魅影Ⅰ (❀❃❁)
- 电影中的历史 (arale)
订阅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feed: rss 2.0
战争与和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068 条 )
568 有用 yamamaya 看过 2013-09-30 22:23:47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288 有用 晚安好运©️ 看过 2010-12-11 23:57:13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208 有用 vivien 看过 2011-07-17 11:21:16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159 有用 失意的孩子 看过 2018-04-05 17:11:37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万马狂奔、炮火齐鸣、死尸遍野,战争场面豪华恢弘至极,怀疑至今首见。心如死灰安德烈遭遇炮弹之时迷恋可贵生命,见情敌截肢将仇恨释怀,一切都像云一样散去了。4.莫斯科焚城又可媲美舞会与战场,更多意识流镜头涌现。拿破仑的煽动演讲正对法军狼狈撤退长镜头,战争的虚伪无用直奔眼前。最终获胜的、应当要颂扬的,还是生命啊。 (展开)
223 有用 ==== 看过 2012-06-10 23:31:35
我对名著文学之类毫无兴趣,画面和女主超五星。还有,就是俄罗斯,这才是俄罗斯,我拜托美国人法国人之类不要再糟蹋毛子的名著了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