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祭典的影评 (100)

犯罪片的双重认同/特定罪犯的精神肖像<戴锦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夏布洛尔的犯罪片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片不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他的叙事,他的呈现,他的摄影机始终包含着、始终制造着某种对于罪犯的同情性的理解,或者理解性的同情。 2.如果参照马尔库塞或者福柯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在20世纪后半叶,当全世界处于激荡和变革当中的时候,... (展开)
解读《冷酷祭典》谈阶级矛盾就扯远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更像是伪纪实电影,很接近伪纪实经典《阿尔及尔之战》。作者对交战的双方,不做道德评判,不论孰是孰非,只公正地讲述来龙去脉。不过该片仅仅称得上接近公正,这是因为枪击案发生之前,两个姑娘在教众家当着主人的面,放肆地抛洒捐赠品,甚至侮辱捐赠衣物的老人,这些... (展开)
《冷酷祭典》:垮掉与伪善的精英肖像,于文明中再度暗伤平凡
作者/西蒙:二十世纪是个特殊的结构,上半叶全世界人民备受煎熬,而后半叶往往被人们视为抚平上半叶因战争、剥削而造成伤痛的自省过程,此时所有的社会气息开始混淆,资产阶级不再以傲慢无礼、野蛮压制的姿态展露胜者的自信,而是以知识、教养为主导的精英范式无声地垄断一切美...
(展开)

在好人的身上有不少东西是令我厌恶的,当然这些东西并非他们身上的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夏布洛尔从一开始就不断的布置“陷阱”和埋“炸药”。 比如:夫人领着苏菲介绍自家的基本情况时,介绍到书房,夫人站在了书房中间处,苏菲则站在门口没有进去只是环顾了书房/苏菲第一次做完饭上菜时,男主人说了句“还是需要教一下她如何上菜”/女儿对男主人说“你故意放一台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