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之歌 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 (1959)

5星
61.6%
4星
32.0%
3星
5.7%
2星
0.5%
1星
0.2%

士兵之歌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士兵之歌的短评 · · · · · · ( 全部 6342 条 )

热门 /  最新 / 

186 柴斯卡 看过 2011-10-23 03:28:00

看过好多遍,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青春片,最美的十九岁,爱情很纯情欲张力也十足,简洁的剧情余韵无穷,催泪效果一流。而且黑白老片的光线往往是最精细的,构图往往是最讲究的,苏联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146 方枪枪 看过 2012-09-14 20:08:46

战火燃到家乡,我要上前线,“妈妈,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一定还会再回来”;亲爱的舒拉,请记下我地址,记得给我写信,这次归途,有你陪伴,真好!战争结束,我来娶你;亲爱的战友,你父亲妻子都好,他们在等你归来。静静小村外,离人归来小路上,芳草萋萋,春去秋来,一位母亲一直在等着儿子归来

148 肖浑 看过 2017-01-22 22:21:23

问我爸想看什么,他说只想看打仗的,于是我挑了这部,然后看了半小时他就默默地去洗了睡了…我妈在旁边瞟了一眼说苏联姑娘好美啊,可我想说苏联的军装小伙才是真他妈帅!看到结尾我泪奔了,人家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家,只能跟妈妈见面几分钟,我呢,回来就只知道烦,真是没良心!

190 阿草 看过 2008-11-17 18:13:47

这片子属于看的时候三星看完四星几天后改成五星的东西。。。。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神作TTATT

171 勵帝或 看过 2012-03-28 01:46:17

反思战争,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主义、没有激烈惊险的战争场面、没有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没有全面胜利的凯旋之歌,只是一个小小通讯员出于完全的求生本能做出的抵抗,带着些许幸运的成为英雄;但他不在乎这,他只求回家一趟,见见母亲,修修房顶;一路上帮助了战友、邂逅了爱情、认清了真假、可是他才19岁

> 更多短评 634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士兵之歌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25 条 )

pengguangyi 2011-01-10 20:40:16

关于“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士兵之歌》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因此关于“阿辽沙”在这里多写一点。 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1939年出生于莫斯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1956年,弗拉基米尔考入米哈伊尔.罗姆领导的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在格利高里.柯静采夫班上学习。 1958年,导演格利高里.丘赫莱依为《士兵之歌...  (展开)
蚂蚁搬家 2006-03-20 12:12:22

纯真之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05年3月22日 快三个月没有写日记了。昨天晚上值班,看前苏联片子《士兵之歌》,1959年的片子。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片子,今天自己或许仍旧不会翻开这个本子。因为它实在太好了,自己不忍心不记下一笔。 十九岁的通讯员阿辽沙因为摧毁了两辆坦克,得到将军的嘉奖,但他却拒绝...  (展开)
星尘战场 2008-07-20 13:05:39

论述影像的风格化及表现形式在《士兵之歌》影片中的呈现。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前苏联电影推出了一些不同于往时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创新意义,这些影片被西方称之为“苏联新浪潮电影”。比如《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等影片,都是当时苏联影片的精品。 影片《士兵之...  (展开)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07-19 11:02:53

苏联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卫国战争题材,一改苏联电影常用的战争场面描述,从一个普通通讯兵角度的爱情 亲情阐述战争的残酷和痛苦。战争带走了一个母亲的儿子,扼杀了朦胧美好的爱情 ,留下的只有异国他乡的一座墓碑。 阿廖沙真是帅到掉渣。画面很美,节奏紧凑。影片里面的大妈大哥小弟小妹都非一般善良...  (展开)
无可之 2009-12-31 23:17:29

《士兵之歌》剧作分析

《士兵之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影片的结构是传统戏剧式结构。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提到戏剧结构是“一人一事一线”,《士兵之歌》便是其中的典范。 影片讲述了一个青年士兵在战场上因表现出色而获准回家探望母亲的故事。由于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  (展开)
无可之 2010-01-16 22:30:19

《士兵之歌》高潮段落视听分析

《士兵之歌》高潮部分是阿廖沙与母亲相聚又迅速分离,这个段落既是影片情节高潮也是视听高潮。下面分析从母亲奔跑到影片结束这个段落,影片时间大致从1小时21分22秒——1小时27分47秒。 在这个6分多钟的段落中,开始于母亲和阿廖沙的交叉剪辑。母亲在画面中从右向左运动,阿廖...  (展开)
phoxtail 2010-09-23 20:06:36

《士兵之歌》里的电影技巧

最开始一场戏,淡入,画面留白处呈S型。地面光亮处有一群家禽,路的右侧有三个女人倚靠在一辆开着门的轿车上。母亲从远方走近,黑衣,步子很慢很沉重。家禽活动,画面的重点偏向左下区块。三个少女从左下方横入,跑到画面右侧时稍作停顿,与画面外的两个女人会合,一起朝母亲的...  (展开)
糖果魔法师。 2017-06-15 15:36:58

士兵之歌

苏联二战公路片,不矫揉造作,真实而简洁。阿廖沙历经千辛赶回家,却只能和母亲拥抱就要继续上前线,对于国家来说,他只是众多普通士兵中的一个,而对于他母亲来说,他就是她唯一的儿子。开场五分钟的镜头就让我叹为观止,摄影太牛了。导演影像下的群像反应战争时期的动荡不安...  (展开)
Lynx猞狸 2007-07-06 10:15:54

现代的老电影

忘了是大几的时候,我们开了一个学期的电影欣赏课。我学的是俄语,所以看的自然是苏俄电影。不知依据何在,反正老师和学长们都说:俄语乃全世界最美的语言,只学过英文的人恐怕体会不到俄语无穷变化的妙处。当然,身为俄语系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是:这种语言无穷变化的折磨。 电...  (展开)
劈叉浣熊 2017-08-22 14:02:11

阿廖沙,你可曾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

《阿廖沙,你可曾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 阿廖沙,你可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 下着连绵不断的、倾盆如注的暴雨, 疲惫不堪的妇女们给我们送来陶壶, 怕雨淋湿,把它们像孩子一样摆在怀里, 她们在一旁偷偷地抹着眼泪, 跟随我们后面悄声祷告:“上...  (展开)

> 更多影评 125篇


讨论区   ·  ·  ·  ·  ·  ·

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青春 来自麻子 2024-04-19 19:10:52
谁能告诉我用什么武器打的坦克? 来自你知道我贵姓吗 18 回应 2024-04-19 19:01:25
什么是真正的战争电影? 来自吳爾羅 6 回应 2024-04-19 18:59:12
士兵之歌让我想到了中国的雷锋 和美国的云端漫步 来自云笑风 1 回应 2024-02-26 09:32:30
无意间发现某位网友画的 来自Dog 3 回应 2023-08-31 08:23:04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30条)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士兵之歌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