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名单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 Europa '51 (1952)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罗伯托·罗西里尼 / Sandro De Feo / Mario Pannunzio / 伊沃·佩里利 / 布鲁内洛·龙迪
主演: 英格丽·褒曼 / 亚历山大·诺克斯 / 埃托雷贾尼尼 / 朱丽叶塔·马西纳 / 特里萨佩拉蒂 / 马切拉·罗韦纳 / Tina Perna / Sandro Franchina / Maria Zanoli / Silvana Veronese / 威廉·塔布斯 / Alberto Plebani / Eleonora Barracco / Alfonso Di Stefano / Alfred Browne / Carlo Hinterman / 安东尼奥·彼得兰杰利 / 帕斯托雷·罗里 / Gianna Segale / 贾恩卡洛·维戈雷利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52-09-12(威尼斯电影节) / 1952-12-04(意大利)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1951年的欧洲 / 欧洲51年 / The Greatest Love / Europe '51
IMDb: tt0043511
编剧: 罗伯托·罗西里尼 / Sandro De Feo / Mario Pannunzio / 伊沃·佩里利 / 布鲁内洛·龙迪
主演: 英格丽·褒曼 / 亚历山大·诺克斯 / 埃托雷贾尼尼 / 朱丽叶塔·马西纳 / 特里萨佩拉蒂 / 马切拉·罗韦纳 / Tina Perna / Sandro Franchina / Maria Zanoli / Silvana Veronese / 威廉·塔布斯 / Alberto Plebani / Eleonora Barracco / Alfonso Di Stefano / Alfred Browne / Carlo Hinterman / 安东尼奥·彼得兰杰利 / 帕斯托雷·罗里 / Gianna Segale / 贾恩卡洛·维戈雷利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52-09-12(威尼斯电影节) / 1952-12-04(意大利)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1951年的欧洲 / 欧洲51年 / The Greatest Love / Europe '51
IMDb: tt0043511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提名)
- 罗伯托·罗西里尼
- 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
- 沃尔皮杯 最佳女演员
- 英格丽·褒曼
- 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
- 国际奖 最佳电影
- 罗伯托·罗西里尼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这股力量不是爱,而是恨!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82.html 那个在疗养院想要自杀的女病人被解救下来,艾琳陪着她,给她唱歌,抱起她,对她说:“你不是一个人,我和你在一起。”面对绝望的病人,面对只有用死来了结生命的女人,艾琳用她的勇气和爱帮助她走出困境,当牧师面对这一...
(展开)

欧洲51年:其中最伟大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原标题:Europe ’51: The Greatest of These . . . 作者:Fred Camper Fred Camper是一位制作数码印刷品的艺术家,主要以照片为基础,几十年来他一直是电影和艺术方面的作家和讲师。他住在芝加哥,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任教。 搬运自影片CC主页收录的文章,中... (展开)
资产阶级慈悲与社会觉醒的失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罗伯托·罗西里尼的《一九五一年的欧洲》是一部探讨战后欧洲社会结构和个体心理的电影。影片通过刻画一个经历个人创伤后试图通过慈善行为去“爱世人”的贵妇人形象,揭示了大小资产阶级在面对社会变革时的软弱性和困境。 影片中的贵妇人在经历了个人的挫折后,试图在悲惨的人间... (展开)
笔记(2022.10.2)
随意写一点观察。这部电影的风格与Bergman三部曲的前两部形成巨大的反差:我们已经习惯——并开始赞美——其随意手法的罗西里尼突然拍摄了一部几乎德莱叶式、如晶体般严谨优雅的作品。甚至音乐的用法也和谐了很多(这也许说明其他电影中音乐的不和谐应该是剪辑者而非Renzo兄的...
(展开)

大爱为何源于“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一步步推进,艾琳的变化也是一步步可见。不过还是有些转折处很突然,缺少细节或时间性过渡,导致故事呈现得不够清楚。 我看到中间也有点迷惑,她不是完全信仰什么宗教,也不是和政治有联系,她的做法却是一种很像基督教的大爱。她在疗养院面对医生的疑问时说,自己的大爱是... (展开)> 更多影评 12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稀有未知好电影 (蜜蜂)
- 【豆瓣冷门佳片】8.4-8分|评分人数<5000 (影志)
- 蓝带大师珍藏系列 (蓝色马赛)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订阅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的评论:
feed: rss 2.0
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70 条 )
37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3-03-19 21:51:46
她不是共产党员,她也不是圣人,她只是对自己恨,才会无私地去爱最需要的人,那些怯懦自私、道貌岸然因畏惧真相的暴露,他们用不容置疑的学术口吻宣判这个因害怕而勇敢的灵魂是不正常的;唯有同样在绝望中煎熬的苦难者体察;整部影片基调果然很“左”;马西娜太灵动太抢戏了。
19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0-06-08 14:24:15
褒曼获封威尼斯影后之作。1.一个上流社会太太因丧子意外而逐渐觉醒、接近共产主义者、成为圣母,但最终被社会宣判为离轨者而永久放逐的故事。2.罗西里尼野心足够,从片名即可看出,影片着意辐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大洲社会状况的缩影:中产与上层的虚荣、自傲与缺乏同理心,底层民众的穷苦无望,宗教的无力与沉沦(女主的一席话就让神父哑口无言、只能自认其罪),精神病院依旧是放逐与惩戒异己者的机构。3.或许,女主并非阶级... 褒曼获封威尼斯影后之作。1.一个上流社会太太因丧子意外而逐渐觉醒、接近共产主义者、成为圣母,但最终被社会宣判为离轨者而永久放逐的故事。2.罗西里尼野心足够,从片名即可看出,影片着意辐射出一个时代、一个大洲社会状况的缩影:中产与上层的虚荣、自傲与缺乏同理心,底层民众的穷苦无望,宗教的无力与沉沦(女主的一席话就让神父哑口无言、只能自认其罪),精神病院依旧是放逐与惩戒异己者的机构。3.或许,女主并非阶级意识觉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亦非圣徒,我更愿意将她视为脱离一切先在传统的博爱践行者,她不能被定义或归化,既神秘无端,又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4.茱莉艾塔·玛西娜仅有的几个镜头就演技满满,对男人如宝宝、需要女性装傻捧着的吐槽超可爱。5.大量运用主观镜头,精神病院里缓缓环视女“病人”们的长镜头阴森瘆人。(8.5/10) (展开)
15 有用 夏萝 看过 2019-08-02 14:58:11
既非神性宗教,也非左派宣導,律師和醫生在醜惡的愚鈍中顯形,神父的上帝之愛也露出馬腳。精神病院是壓抑非主流的最佳武器,「反叛者」被下了邊緣人士的判決書,底層人心目中的聖人成為普通人眼中的瘋子。不知不覺中愛竟成為人們恐懼的對象,不如承認反倒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這座瘋人院中,一手造就了這些疏離和異化的囚牢吧。時代之縮影,工廠千篇一律的機械化生產那段蒙太奇觸目驚心。
11 有用 最爱百年孤独 看过 2016-10-01 22:02:29
这片可以与夏布洛尔的《冷酷祭奠》对比着看,都说明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冷酷祭奠》说明了资产阶级虚伪的仁慈难以压制无产阶级暴劣的反抗,本片说明了无产阶级真实的困境难以换取资产阶级基本的同情。无产阶级的恶和资产阶级的善表面是魔鬼和天使显像,实则为人性在阶级矛盾下必然走向的调和。
9 有用 九苍 看过 2022-06-28 04:46:26
整部影片似乎包涵着一股不能明示的嘲讽,无论是对女主角还是对她身边的劳动群众。似乎能感到罗西里尼既不同情丧子的女主人公,更没和群众们站在一起,他只是想描述一个感官封闭的人如何在惊惧和恐慌中打开了自己的感觉神经系统。这种隐隐的讽刺口吻后来被戈达尔完整地继承到了他的影片之中。无怪乎雅克·奥蒙否认本片是新现实主义,也难怪戈达尔那么热衷于吹捧罗西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