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3星影评 (122)

诸神的恩宠 2021-09-22 22:08:23

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口碑塌房,背后6大原因值得深思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更新:刚刚刷手机,刷到了英特尔和贾科长合作的广告片。 看来,山西老人忆苦思甜的背景音乐是英特尔,真的是软广,哈哈哈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9月19日,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正式公映。 目前,该片豆瓣评分6.9,远低于贾导其他电影...  (展开)
北海的梵高 2021-09-28 13:24:44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谈论文学的姿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阿根廷电影《杰出公民》有个桥段,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丹尼尔衣锦还乡,还未到小镇,车辆爆胎,被困荒野,丹尼尔为难的把自己的书点着取暖,接他的胖司机则毫不犹豫,撕下书页,当作了厕纸。焚烧和秽物,在对文学的侮辱程度上几乎等同,不过,就算是作者本人,也会在燃烧的...  (展开)
五行缺水 2023-11-22 16:43:45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7814.html “一直游,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站在堤坝上的余华对着身下的水说道,他既没有脱掉衣服进入水中游,也没有游到海水真正变蓝,余华的站立方式似乎是对“一直游”和“海水变蓝”的双重解构,而贾樟柯引用这句...  (展开)
子不语 2023-01-02 20:09:23

能否迎来海水变蓝的一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直想看贾樟柯拍的纪录片,终于下定决心看了其中的一部。这部电影被分为十八个章节,尽管章节与章节之间存在连贯性,但是每个章节的内容实际上都不长,有种被硬性切割成片段的观感。如果将十八章缩短为几章节或许呈现的效果会更好。 从总体而言,最出彩的部分是贾平凹、余华和...  (展开)
罗宾汉 2021-06-27 23:58:48

贾樟柯导演这次将镜头瞄准了当代著名作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贾樟柯导演一直对纪录片有挥之不去的情结,他早期的几部剧情片具有粗粝的纪录片质感,看过《小武》和《站台》的影迷一定对此印象深刻,而之后的《24城记》和《海上传奇》则开始显露出大胆的构想,故意混合记录和虚构的人物与情节,导致评价陷入两极争议。他最新的作品《一直游...  (展开)
霖之沛 2023-10-01 22:14:25

摘录最喜欢的部分·余华语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感觉 看余华的cult 常看常开心😁 纪录片不太行(贾家村那段太拉胯,只拍些表面的东西不介绍历史大势也不讲社会变革本质),但余华很好玩(他的书特致郁 但他这个人真挺治愈的),片名是偷余华的,后面梁鸿的故事挺感人 也总算转到了主题。 补一些其他地方的: ✨ 余华: 还...  (展开)
安拉河 2022-10-05 21:38:28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你生在那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贾平凹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海涅 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感情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余华 “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  (展开)
桐子 2021-09-27 11:22:28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上周六看完的片子,因为对文学以及作家了解不多,每次看完一部片子的例行碎碎念也没敢写,担心感受过于狭隘。 这几天看了很多短评也看了几篇影评,才有些想说的,其实对于贾科长电影的支持是盲目脑残粉的产物,因为他的电影虽然还算喜欢看但是每次都看不懂,对于看不懂的东西,...  (展开)
一点正经也没有 2021-08-15 15:28:00

零碎 松散的 村庄 文学往事 回忆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立意很高,完成度不高。结构松散。也和被采访者各自发挥有很大关系。 从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讲述贾家庄,商洛,海盐,梁庄的各位所谓村庄文学之旅。 余华的讲述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最为出彩。梁鸿的部分最沉重,几次都难掩泪水。马烽部分被采访者最多但相对平淡,贾平凹...  (展开)
艾德沃德 2020-11-19 23:34:59

需要游多久,海水才能变蓝?

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胡思乱想了挺多。没想到短评都打不下了,放在这里,不知所言。 惭愧地说前面马烽先生相关的部分我基本睡着了。一方面是讲述的形式和讲述者的状态让人困倦,另一方面说实话对于很多乡土的东西我是无法理解也没有共鸣的,二十多的我和那位十四岁人大附读书...  (展开)
lww 2024-04-19 18:51:47

爱上余华

本身是一部非常一般的纪录片。主题不明,各个人物的访谈都很乏味。只有余华的非常有趣,非常好 。而且纪录片的名字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是余华说的。纪录片中余华的部分都很好看。第二好的就是梁鸿讲她的父亲母亲,看的我非常的有感触。其中大段拍路人,拍平常人生活的镜头都非常...  (展开)
2023-05-21 12:05:14

在主旋律纪录中对视——关于做作,刻意,旁观,以及游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有着诗意名字,由贾樟柯执导,试图勾画七十年漫长心灵史的一部纪录片,对作家文字的表达,是几个人在土地上,用刻意的腔调,念着自己完全理解不了的语段,或是用显摆的镜头,对准一个有表演性的人物,看他在图书馆翻开书,念出某个作家写过的某个句子。我相...  (展开)
生为蜉蝣 2024-02-15 23:04:52

该用什么姿态回溯乡村?——影评杂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开头简直就是大型劝退现场,一位老人重复的呓语,粘连的语调,藏在喉咙里的声响和异地的乡音。那时候我怀疑这到底是电影还是访谈,电影就以这样一段浓重的乡音,浓烈的乡村气息拉开了回溯的篇章。 贾樟柯导演镜头对准的目标和对象我挺喜欢,一些城镇,真正的生活者。尤其...  (展开)
Ooo 2023-04-21 20:22:50

最早知道“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因为海报,山海相融,做的很妙。 说是电影算是纪录片,说是纪录片更像人物传记,说是人物传记落点又在“故乡”。一直以来很多作家都重视“落叶归根”,故乡,农村,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和素材。里面梁鸿说,回故乡,要回去,还要带着任务很严肃...  (展开)
塔可泡芙斯基 2023-01-06 23:38:06

作为纪录片倾向的剧情片创作者,最悲哀是人只能复现自己见过的经验,而自己的人生经验已经停止/缓滞生长新的枝丫

3.4贾樟柯尽力了。作为纪录片倾向的剧情片创作者,最悲哀是人只能复现自己见过的经验,而自己的人生经验已经停止/缓滞生长新的枝丫。到了这个年纪,他功成名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自己作为名人已经束之高阁多年,对下沉世界的当下越来越不参与,越来越陌生,他对当下中...  (展开)
19赫兹 2022-11-01 11:37:47

什么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什么意思? 贾樟柯导演在结尾用了17秒的时间让我们坐在影院思考。余华口中的游到海水变蓝,是一种愿景,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吗?还是说只是对儿时自己这种天真想法的调侃?又或者是一种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讽刺?在我的眼中好像都存在...  (展开)
哈哈怪 2022-05-14 12:30:55

随心所欲,求仁得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物:著名作家。重点采访的是三位:贾平凹(携女出镜)、余华、梁鸿(携子出镜)。另一位马烽(已故)由好友和女儿回忆。 话题:与家乡有关的青年往事。比如贾聊WG前后,余聊他的发迹史,梁聊其父母姐妹。 贾樟柯可能觉得作家是天然的叙述者。用几个人代表几辈人,时间跨度涵...  (展开)
豆芍 2022-05-10 15:39:27

有点惊讶,满目的老人

这部纪录片从开始到结尾基本上95%的都是中老年人。而算是年轻的就属那几位50+的作家了。 我没想到导演会如此沉默地将极为大量的镜头摆向那些面容苍老的人们。 影片一开头和奶奶一般大的老人,眼怀希翼地张望着,寻找着。 忙着手里看牌的老人戴着歪斜的帽子,来不及抖落的烟头。...  (展开)
豆芍 2022-05-10 15:39:26

有点惊讶,满目的老人

这部纪录片从开始到结尾基本上95%的都是中老年人。而算是年轻的就属那几位50+的作家了。 我没想到导演会如此沉默地将极为大量的镜头摆向那些面容苍老的人们。 影片一开头和奶奶一般大的老人,眼怀希翼地张望着,寻找着。 忙着手里看牌的老人戴着歪斜的帽子,来不及抖落的烟头。...  (展开)
豆芍 2022-05-10 15:39:26

有点惊讶,满目的老人

这部纪录片从开始到结尾基本上95%的都是中老年人。而算是年轻的就属那几位50+的作家了。 我没想到导演会如此沉默地将极为大量的镜头摆向那些面容苍老的人们。 影片一开头和奶奶一般大的老人,眼怀希翼地张望着,寻找着。 忙着手里看牌的老人戴着歪斜的帽子,来不及抖落的烟头。...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2条)

订阅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