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2016)

导演: 张大磊
编剧: 张大磊
主演: 孔维一 / 张晨 / 郭燕芸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3-24(中国大陆) / 2016-07-23(FIRST青年影展)
片长: 110分钟 / 106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The Summer Is Gone
IMDb: tt6118258
5星
9.3%
4星
42.0%
3星
42.3%
2星
5.8%
1星
0.7%

八月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八月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075 条 )

热门 /  最新 / 

394 桃桃林林 看过 2016-07-23 22:10:36

三星半,导演对90年代初那段回忆的重现还是很有味道的,甚至带出了我的各种记忆。国营工厂时代的结束,不但是那个年代的成年人,对那时的孩子其实影响也很大。影片碎片式的记忆了很多童年的往事,情节并没有非常集中,而是很松散的汇编在一起。故意隐去很多关键情节,却没有影响剧情进展,这个不错。

269 木卫二 看过 2016-07-24 10:00:42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输送FIRST标配。以小孩去写大人的小大人视点,最后变成了突兀存在(一度跳到了「钢的琴」等),泛滥着文青影青的20世纪末感伤,也生吞了小孩子应有的童真稚气。情怀大过天,也不能掩饰影片本身的无力。喜爱看「出租车司机」的孩子他爸分明就是真人版桃姐,这个可以加分

303 哪吒男 看过 2016-10-23 12:18:08

写给父辈失意的诗,昙花会开的,我们可能不会了。哭了三次,鸡皮疙瘩一次。

150 胤祥 看过 2017-02-21 07:52:15

比起侯孝贤可能更像杨德昌加上[压路机和小提琴]的老塔,但就算语言是借来的,记忆和情感却是极为真挚的(不仅是内植,我甚至觉得这部影片会有一种反向的内植哦)。把内蒙厂还原成国企,并选择了那个关键的时刻,这简直是电影史的神来之笔。影片声音设计极为有想法。等上映了一定要去影院再刷一遍。

1640 谢飞导演 看过 2017-02-15 19:09:21

优点是对生活的尊重及捕捉视听形象的执着;缺点是编、导、演掌控的青涩。依我的观点FIRST不应颗粒无收,金马又评价过高。但评奖从来是具体评委们在特点地点、时间的表达,无可厚非。新导演要稳得住,坚持该坚持的,提高该提高处,迅速地投入下一个实践。记住,头三部作品是你一生创作历程的关键。

> 更多短评 1707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八月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99 条 )

西楼尘 2016-10-02 10:02:27

《八月》: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

《八月》最初的一版海报很有意思。画面上一家三口坐在湖中的游船上,他们没哭没笑,不喜不悲,就那么淡淡地看着镜头,好像对生活充满着陌生和疏离。仔细看完全片,都没能找到和海报重合的这个场景。若说海报是剧照,可是彩色的场面和整体黑白的影调又是完全不搭。那么这个场景...  (展开)
蜉蝣 2017-03-22 21:22:49

专访 | 张大磊:《八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口述:张大磊,整理:蜉蝣) 我是1982年生人,成长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大院里度过的。所以说我经历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从繁荣到衰败到它现在的消失。但是我不是直接的亲历者,而只是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了它的变化,看到了厂里人生活...  (展开)
U 兔 2017-03-25 21:35:56

终于轮到80后来怀自己的旧了

首发于《环球荧幕》3月刊。 推荐这本优秀的电影杂志 纸质刊物生存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且珍惜! 小男孩作为男主角那么绝大多数都是“大雄”而不是“胖虎”,这部《八月》也一样,孔惟一饰演的小雷外表羸弱,不声不响,骨子里却全是闷骚的小意志:崇拜着大院古惑仔、双截棍从...  (展开)
贝果在唱歌 2016-12-04 10:55:36

我在电影里,看到了诗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是去年年底看的,准确地说是金马奖颁奖的那天上午。所以很神奇,上午看的一部电影,下午就获得了金马奖。如今电影上映了,推荐大家去影院观影,因为无论是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还是电影所承载的那个时代的记忆,都值得我们去看看,我是会去再看一遍的,导演照亮了我的...  (展开)
胤祥 2017-04-06 14:09:13

《八月》:重访中国电影史的转折时刻

张大磊导演的处女作《八月》于2016年7月在第10届西宁First青年影展首映之时,就已经收获不少好评,成为部分颇有影响力的影评人的年度十佳选择;但《八月》真正成为话题之作还是在2016年11月的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在获得六项提名、收获费比西影评人奖和亚洲电影观察团奖之...  (展开)
冰山的阴影 2017-04-05 01:30:53

一部电影的「年代感」应该怎么营造?

一直以来特别想吐槽,今天忍不住出来胡说八道一下,如今热衷于拍摄年代戏的编导们,其实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知道如何真正地让观众「入戏」。 所谓「年代感」其实指的是「回忆感」,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过一遍久远的记忆——那些陈旧的记忆对比鲜活的记忆,其质感的...  (展开)
寒枝雀静 2017-03-22 17:27:43

散文化的“童年”成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八月》是新人导演张大磊的长片处女作,在2016年第53届金马奖中成为黑马,一举夺得最佳剧情片奖。它以散文化的风格投映出“童年”的成像。无论是散文风格还是“童年”构型,在中国电影的谱系中,《八月》都仍待时间的沉淀与更为广泛的评价。 一、“The Summer Is Gone” 《八...  (展开)
Xx.半脑姐 2017-03-24 18:11:09

如果你也有一个不善表达的父亲,如果你也有一段不被看好的童年,请一定看看《八月》。

我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长大的孩子,这部电影对我的意义,可能大过很多人。 电影中的台球桌,标放,露天泳池,就在我家南边,走路不超过五分钟。路边叫卖的西瓜,年年都有,不过我们都拿勺子吃。还有那一大家子人,哦,包括抢钱的大孩子,都离我太近太近,仿佛就是昨天,他们还...  (展开)
九命猫@victor-eyes 2017-04-06 14:45:00

小时候不明白的事,看完都想起来了 [猫]

本文部分发表于《上海电视》4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八月》给喜欢艺术片的影迷带来的冲击,没有《路边野餐》那么大,后者以一个超级长镜头模糊了现实...  (展开)
把噗 2016-10-17 10:05:02

《八月》之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出自影像的质感,宛若老旧照片般泛着往昔时日的痕迹。突然间它动了起来,就像拿在手上的家庭旧照在目光下慢慢晕开,然后失去的时光再次被寻回。这种既没有流于平面化(浓厚的阴影)、也没有向纵深发展的数码黑白(区别于胶片黑白)恰到好处地还原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  (展开)

> 更多影评 599篇


讨论区   ·  ·  ·  ·  ·  ·

如此平庸的一部片子,金马奖赢了树大招风,赢了一... 来自FF 2 回应 2024-01-11 05:23:20
三儿跟主角一家是什么关系 来自大谷翔平 2 回应 2023-05-13 22:14:53
请问大家男孩和爸爸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什么? 来自 2 回应 2023-04-29 09:59:11
为什么影片最后一段要用彩色 来自yqkb 11 回应 2023-03-12 12:44:22
关于结尾 来自灯灯在线 2023-02-11 12:29:03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1条)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八月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