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剧本 短评

热门 最新

91 荞麦 看过 2015-08-31 11:08:58

当时好莱坞还能容下这样无聊又有趣的作品……现在也不太可能了。全球电影环境都在变糟糕,是商业和艺术都用力过猛的结果。

134 胤祥 看过 2012-05-18 02:14:23

烂片之王凯奇也有NB片子。剧本神作,考夫曼你得多恨麦基才能这么吐槽啊。梅姑牺牲色相换一个女配提名。三层叙事穿梭的游刃有余,同时又有着向上一层的自指。对麦基的神吐槽还表现在影片结尾大叙事段的惊悚片化。什么是神剧作,这就是神剧作。哪天我闲了编个豆列。

42 看过 2008-12-17 23:20:52

反正我是看睡着了的,虽然复杂,虽然要动脑子,可是不好看。

143 战国客 看过 2010-02-28 03:21:39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

49 喻鸣 看过 2015-06-01 00:34:25

编剧的八部半,入行必看。四层文本空间层层指涉,逐步递推,抛开为映衬麦基而硬掰的集性毒品暴力谋害车祸残杀于一体的惊奇化结局,幕前幕后堪称完美结构。整部电影即考夫曼编剧过程大脑活动的外化。究竟该顾全作品的高深意旨孤芳自赏,还是追求通俗和套路以迎合大众?这是创作者永恒的问题。

13 旧书君 看过 2011-06-14 21:57:22

可以算做斯派克琼斯前作傀儡人生的侧面重述,不仅在于从电影主角原型查理考夫曼视角出发的crossover,更在于虚构的孪生编剧兄弟的双身关系。本片和傀儡人生一样,都是现实穿越进电影,电影派生出现实的作品。另外,这个又黑又冷的“改编剧本”透满了科恩兄弟的气息,琼斯显然太轻松。

12 掉线 看过 2013-11-06 23:14:50

【B】剧本确实很厉害,切入点很特别。但不知为何就是不怎么喜欢这片,可能是因为有些闷,可能是因为太卖弄了 iPhone

109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01-13 18:32:54

编剧的苦恼,剧本师的八部半

43 焦糖爆爆D 看过 2021-01-19 21:14:26

文艺片和类型片本来是长得一模一样的亲兄弟。文艺片为类型片出点子,类型片火了,文艺片憋不出来。类型片反过来帮助文艺片,文艺片被追杀,类型片对他说“你是给予爱的人,谁爱你并不重要”,文艺片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类型片帮文艺片挨了一枪,因为车祸死掉了,正如文艺片里的男主的家人。

92 恶魔的步调 看过 2006-05-18 14:04:23

你是爱你所爱,而不是让人爱你。

1 静@Einfühlung 看过 2009-07-12 09:00:56

Laroche: Point is, what's so wonderful is that every one of these flowers has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sect that pollinates it. There's a certain orchid look

20 赱馬觀♣ 看过 2012-02-11 15:13:54

伊伯特曾问本片导编,故事最后走上麦基的轨迹,是否埋藏了讽刺性评论于其中?考夫曼和琼斯均认为,此问难以直言,应该开放答案给观众,对麦基来说也更公平……但鉴于麦基事先看过剧本,并建议好友考克斯出演自己,黑麦的可能性略低。结合时代背景与角色生死,吐槽“某类编剧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意图更高。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69612966/

30 Bigteeth 看过 2008-01-04 00:56:43

Nicolas Cage,双份的!

18 小东邪 看过 2011-03-26 13:44:20

能让所有想写简单故事的编剧绝望的电影。套层结构多层非线性叙事说是炫技吧跟它似乎要表现的主题又挺搭。作为编剧,写一个跟自我波澜不惊憋死活人的现实生活相似的简单故事是不可能的,麦基老先生都骂“凭什么让我浪费时间?”即使这电影,也是后半部分的高潮才吸引大部分观众看下去。

11 Obtson 看过 2012-05-05 12:39:04

查理考夫曼真天才!从片头的《傀儡人生》和马尔科维奇向自我致敬开始,查理在此次剧作冒险中无疑走得更远。剧本嵌入、观者效应、此消彼长的窥视和被窥视,这样一场试图以剧本篡改人生又将人生渗入剧本的心灵旅途在若干时间轴的缝合下光芒万丈。最终无视麦基的箴言,太升华了。

6 火娃 看过 2014-01-01 18:21:58

7/10。对这种极端个人化的片子始终喜欢不起来。考夫曼将他擅长的多重空间平行发展的结构以自恋自嘲又不明所以的笔法阐述作家们永远说不尽的创作瓶颈和虚实交错,对弟弟的精神依托像极了《巴顿芬克》的胖子(这个虚构者居然也写在编剧名单中!),而潜意识的自演模式估计催生了野心勃勃的《纽约提喻法》。

20 九尾黑猫 看过 2008-11-05 13:48:31

一直就不喜欢这个片,毫无章法,都不知道怎么得的奖

0 Sophieven 看过 2012-08-20 19:46:09

如果前半段剪辑没有那么神经的话起码能四星。电影中有多少真多少假?无所谓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的任务就是虚构,让生活变得魔幻。

4 451½°F™ 看过 2019-07-20 21:47:33

双重结构上的「戏中戏」——故事内的改编剧本+上帝(观众)视角下编剧的「创意」/「灵感」焦虑,作为电影故事本身最后的「烂尾」——作者和毒贩串通并成为烂俗的凶杀剧却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升华或者讽刺,这个世界/观众/制作方已经不需要所谓有「精神」的作品,反而是烂俗成为流行和经典,将近廿年之后再来看考夫曼式的吐槽或者预言,则是另一番滋味。

1 △4v5ki 看过 2012-01-29 06:14:56

Charlie Kaufman在开头的字幕其实就开始发挥了,真是有点嗲。其实如果怎样理解都可以自圆其说,那么也没必要枪毙其他可能。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my life,听到这句话想到了一首歌,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