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血统 Wise Blood (1979)

导演: 约翰·休斯顿
编剧: 弗兰纳里·奥康纳 / 本尼迪克特·菲茨杰拉德 / 迈克尔·菲茨杰拉德
主演: 布拉德·道里夫 / 约翰·休斯顿 / 丹·肖尔 / 哈利·戴恩·斯坦通 / 艾米·莱特 / 玛丽·内尔·圣克罗切 / 尼德·巴蒂 / 威廉·赫基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9-05-24(戛纳电影节) / 1980-02-17(美国)
片长: 106分钟
又名: 慧血 / 智血
IMDb: tt0080140
5星
10.1%
4星
42.9%
3星
35.5%
2星
8.8%
1星
2.7%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好血统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0 条 )

热门 /  最新 / 

5 novich 看过 2011-05-15 19:08:46

据说相比原作很糟,但从未读原作的观影者看来,却颇有轻喜剧和讽刺味道,于是主角和一干人物的疯癫行为,都可视为笑料种种,而不会去赋予更沉重的人生和宗教层面上的解读。不过,导演用心经营的节奏,像是一种冷抒情,古怪地干扰了讽刺喜剧的氛围,反倒让人对人物多少产生同情感,而非嘲弄的看客。

0 听候清退旧精魂 看过 2010-06-07 17:12:47

A great film about the bathos and pathos around the concept of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6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11-02-07 23:13:11

他越是反抗信仰越是距信仰越近。非上帝教瞎子看不见,但等他也变成瞎子后却指责别人看不见。任何宗教都是需要爱的,他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却仍没学会爱。

4 琧婯 看过 2009-05-15 20:32:11

pure surreal dark satire and also southern gothic

0 上林苑 看过 2010-11-15 16:14:18

我承认我对美国七八十年代的独立电影很隔阂,所以看得很辛苦。约翰休斯顿到五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追随别人引领的风潮,越拍越没自己,越拍越二流,越拍越边缘,悲剧啊

> 更多短评 12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好血统的影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冯凝 2010-04-21 20:31:12

《慧血》:信仰的飘扬与堕落。

对于小成本独立电影来说,耗尽100多分钟的时光去记录一位从无信仰到充满信仰的男人的故事,是一件需要勇气的壮举,至少在没有信仰飘扬的中国很匪夷所思。也许这是我坐井观天的想法,在或许信仰横行的西方世界,《慧血》似乎讲清楚了这一点。 独立电影就有独立电影的范儿,《...  (展开)
🫀Psyche 2020-05-26 15:11:39

上帝,你要如何拯救后现代的我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无父,无后,无神,无归处;这就是后现代的我们,彻头彻尾的孤儿们。 上帝是沉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吗?看着Hazel混乱而愤怒的一生,我这样发问。教会沉睡在我们的想象中吗?看着那个试图在动物园里和猩猩说话的,偷走了Conga戏服,只为了与人握手的18岁男孩,我这样发问。 我们...  (展开)
liyw 2018-02-06 01:07:02

Most Valuable Takeaway (MVT) : Flannery O'Connor高明之处在于她肯定在讽刺什么,但是你说不上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要把Flannery O'Connor写明白,写舒坦,那就要这么写。 当Hazel Motes对捧他的人说,我要去我要去的地方时,他肯定无情地讽刺了什么人,但是我说不上来是谁。 当Hazel Motes愤怒地布道他的耶稣大骗子教义时,他绝对无情地讽刺了除教堂、宗教什么之外的东西,但是我说不上来...  (展开)
movingdust 2009-07-07 11:08:37

信仰之血

这是一部宗教电影,意思很艰深,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分析清楚的。关于宗教,这部电影有两个明显的观点。首先,真正的信仰者必须经历一个不信的过程。其次,传道者常常被指认为江湖骗子,或者被江湖骗子纠缠。传道艰难。 恰如片名所示,Wise Blood——智慧,血。对于宗教的体认,需...  (展开)
无事 2009-05-19 19:37:40

神经质和盲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开场的一组黑白照片,据说是美国一个有名摄影师的手笔。照片地点是原著作者Flannery O'Connor的家乡,也是电影的取景地。在最后一张照片中,电话机和Jesus被刻在一起,成了一位1974年亡灵的墓碑。这里面有种温情的讽刺和幽默。Jhon Huston这部奇特的收山作就在这样的调子中...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10-02-17 15:19:58

到了G点就犹豫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南方贡献出了两位传奇性的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和菲纳瑞•奥康纳。两位女作家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两者对人性的绝望态度,不同的是各自的表达方式。在麦卡勒斯的小说中,个体绝对意义上的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彻底的隔膜和误解是永恒的主题。而在奥康纳的...  (展开)
婴儿 2009-05-10 21:14:49

不出意料的平庸改编

奥康纳在小说里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到了极致.拍起来就难了. 但也难拍的太坏,因为小说本身有电影的味道. 可惜最终还是拍的很坏,创作人员都没什么才气,看他们在整部电影里费力地摸索天才的足迹,那个别扭啊.....  (展开)

> 更多影评 7篇


关于《好血统》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好血统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