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Il grido (1957)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埃利奥·巴托尼 / 恩尼奥·德·孔奇尼
主演: 史蒂夫·柯臣 / 阿莉达·瓦利 / 多里安·格雷 / 林恩·肖 / 加布里埃拉·帕洛塔 / 皮娜·博尔德里尼 / Guerrino Campanilli / 米尔娜·吉拉尔迪 / 莉莉亚·兰迪 / 加埃塔诺·马泰乌奇 / 贝琪·布莱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美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57-07-14(洛迦诺电影节) / 1957-09-26(意大利)
片长: 116分钟 / 103分钟(葡萄牙删减版)
又名: 哭泣 / 大声疾呼 / 呼喊 / 喊叫 / 流浪者 / The Cry
IMDb: tt0050458
5星
27.1%
4星
52.6%
3星
17.7%
2星
1.7%
1星
0.9%
好于 29% 剧情片

呐喊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132 条 )

热门 /  最新 / 

15 把噗 看过 2013-03-03 21:53:15

#1957#叙事线的逃离,人物的消失创造出无的视角,沉寂时间的发现,空间的脱节,还有普通意义上的无逻辑事端的介入,空白的留存,环境与人,走位的空间创造,剪辑与场景切换有如碰撞,自此,现代主义大师安东尼奥尼登场。

24 小易甫 看过 2011-06-15 00:04:43

安东尼奥尼唯一一部反映无产阶级的电影,配乐精美,结尾恐怖得平静。

20 汪金卫 看过 2012-02-28 21:38:18

安东尼奥尼早期作品,《天堂电影院》里男主角放的最后一部电影就是这一部。有点公路片的意思。男人和女孩,男人和女人。灰暗,沉闷。

10 九尾黑猫 看过 2013-10-29 16:24:16

三星半。走了很远,却发现从未离开。安东尼奥尼当时是有多么痛苦,那么多疑问,踌躇。

7 杨小槑 看过 2022-02-04 23:21:28

9.安公风格成型前最后一部作品,同样也是早期唯一讲工人题材的影片。特点依然是人物内心的情感缺失,以及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思考,我们看到那么多反突出中心人物的,反叙事的画面,以及没有描写却又不断在强调的内心世界,这种持久的、没有任何交代的疑问不断的敲打着观众神经。与安公后面的作品比较,那些所谓的“无为”时刻以本片来结束最后的收敛。|美学特色:视觉上深受后凯恩特点的影响,深焦长镜头调度和构图深意的丰富趣味... 9.安公风格成型前最后一部作品,同样也是早期唯一讲工人题材的影片。特点依然是人物内心的情感缺失,以及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思考,我们看到那么多反突出中心人物的,反叙事的画面,以及没有描写却又不断在强调的内心世界,这种持久的、没有任何交代的疑问不断的敲打着观众神经。与安公后面的作品比较,那些所谓的“无为”时刻以本片来结束最后的收敛。|美学特色:视觉上深受后凯恩特点的影响,深焦长镜头调度和构图深意的丰富趣味,以此为基石打造新现实主义风格。|影片同样在新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开辟出一条全然相反的道路。新现实主义中的人物特点往往因外部环境而被定型化,而本片则是由个体情感来反观外部环境,现实问题不再是社会写照,而是心内世界的投射。800 (展开)

> 更多短评 113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呐喊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blueshadow 2007-01-04 14:25:57

家乡啊,这么近,那么远!

对于此片,我的记忆集中于一个场景:主人公阿尔多和在码头边遇到的女人站在空地上。大雾笼罩着他们,远处几棵落光了叶子的树隐约可见。女人抱着一只木头鸭子,阿尔多则讲起家乡,他在工厂的塔上可以望见一条河,放学回家的女儿以蹦一跳…… 那女人说:以后,我也想有个女儿,...  (展开)
死咗 2010-06-02 14:44:35

灰色的詩意

我看的碟子將這部電影翻譯成《流浪者》,我覺得這個譯名比較準確。當然,這部片子既是有關流浪又是有關呐喊和哭泣——這是一部充滿著灰色詩意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我們可以看到的灰色的現實里流浪著的男人和女人,懷揣痛苦和不解的男人,因為丈夫去世心生罪惡感的女人、一個一...  (展开)
Maverick 2020-04-06 14:54:15

《喊叫》电影剧本

《喊叫》电影剧本 (1956—1957年) 译/潘耀华 《喊叫》 (Il grido) 甘切利埃里一阿莱克桑德尔影片公司出品(1958,黑白片) 原作: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剧本: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埃里奥·巴托里尼、恩尼奥·德·康契尼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摄影:吉亚尼...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0-08-02 21:53:02

FIFF14丨DAY3《呐喊》:他走了很久,却发现自己从未离开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呐喊》,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流浪之人们自我放逐的评价了! 果树: 走出很远,是遇见几个不错对象,心还是在你那里。 落霞孤鹜秋水天: 女人和爱是宽广的码头,可暂且休养生息,不能永远停靠,流浪是生活的常态。 coco: ...  (展开)
游于艺 2010-07-01 23:29:11

我将只是萎谢了

感觉是安东尼奥尼最好懂的一部影片了。 阿尔多是一名技工,未婚妻漂亮贤惠,但他遇到了已婚的伊尔玛后,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抛弃了未婚妻与伊同居。七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伊的丈夫在海外地世了。但此时,伊已厌倦了阿尔多,她决绝地离开了阿尔多。 阿...  (展开)
nadja 2006-03-26 12:20:27

爱情事故

1957年的电影,事先知道是客观写实风格,并做好了不动声色的准备.最后爱玛的尖叫震碎了影片始终温吞的局面,男人死了,死的时候唤醒了爱人. 男人阿尔多始终爱着七年以来的情人爱玛,可是爱玛爱了别人.他在大街上打她几个耳光,她拢拢头发毅然离开了他. 阿尔多象丢失魂魄一样开始流浪,...  (展开)
skyheart 2007-05-06 01:06:04

脆弱的喊叫

前不久看央视国标舞大赛,一个专家说:探戈表现的其实是男人的脆弱。虚张声势,又患得患失,探戈里有热烈的情爱,更多的却是害怕失去的捍卫。那捍卫里分明藏着多少脆弱。 看到这部封面上写着文德斯的《公路之王》,实际上完全是另一个故事的电影时,很为导演的高明叹服。之后...  (展开)
朵莲 2023-03-02 03:02:30

被逐出土地的人,要如何生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实在很喜欢安东尼奥尼前期的电影,那时的安东尼奥尼还没那么语焉不详,讨论什么大大方方地给出来,一点也不故弄玄虚。 《呐喊》的观看体验实在美妙,作为一个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电影,它比我2022年看过的所有彩色电影都好看,电影艺术的退步不可谓不大。 影片讲述男小三被...  (展开)
被迫改名 2008-03-08 00:35:54

谁的“在路上”——看《喊叫》(安东尼奥尼)

每个人心里大概都有最珍惜的东西。可能是某个人,可能是事业,也许是某个纪念物,也许是某种生活状态,或者某种理想,也可能是自己。无论如何,即使假装,或者只是纯粹形式,也总是个让自己过下去的理由吧。 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自由这个事情,她说希望到处旅行,喜欢看风景...  (展开)
Y 2012-03-31 07:14:57

另一面的安东里奥尼

我想如果重新描述对这部电影的细节,必然是多余的。对于生活本身面貌的表达无疑是既精确又感人之深。他展示得不仅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悲剧,而是整个庞大生活的整体。同时这样的悲剧又是城市发展的牺牲品。 和安东里奥尼其他同时期的电影要说的问题是一致的——即是现代的生活。未...  (展开)

> 更多影评 23篇


讨论区   ·  ·  ·  ·  ·  ·

但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的 来自骨先生 2 回应 2018-12-10 02:39:25
moc 好像要出这片了,期待 来自 2009-04-04 16:19:16
想要那首歌... 来自(⊙v⊙) 2008-01-30 05:18:11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3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呐喊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