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塞巴尔德之后) Patience (After Sebald) (2011)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 8.6
-
- 佩索阿遇上卡瓦菲斯的那个夜晚 8.7
-
- 赫尔曼·黑塞的漫长夏日 9.1
-
- 笔记·日志·素描 8.7
-
- 森山桑 9.1
-
- 科尔姆·托宾:在记忆的海滩上 8.2
-
- 森林、田野、天空:源自自然... 8.8
-
- 拾穗者 9.1
-
- 倾向于风 8.9
耐心(塞巴尔德之后)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爱死,大恸(为我的中文感到抱歉): 最后一个画面
探讨了meloncholy (个人meloncholy & 历史meloncholy的关系,说前者感受不明不白的忧郁和缺失到就会在历史中寻找相似的踪迹,但是往往不是后者导致了前者的嘛),看过之后其实能对拉斯冯提尔的电影更友善一点,虽然是家庭框架,但假如可以用历史的角度解读呢,就没那么局限; ...
(展开)

Refract, uncanniness, place, home, mental landscap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after sebald>, film essay, -resonance,superb fugues,暗示,联想,联觉, obliquely tangentially by reference, rather than direct confrontation,/ refract,折射的写法 -阴郁的幽默grimly humors,直接straightforward坦诚,新闻报道, artful primitive pattern (寻... (展开)
追随塞巴尔德,「耐心」✒️记一些信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塞巴尔德其人生平 1944年出生于德国,后至英国曼彻斯特等地,任东英吉利大学文学教授。作品由德语译为英文之后蜚声世界。 2、塞巴尔德的作品体裁? 塞巴尔德本人不愿过多解读,且在出版时希望自己的作品拥有多重(所有)标签 最后保留的3个定位:小说/回忆录/旅行文学 3、塞... (展开)> 更多影评 3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标记地图的网站 | 来自Gle | 2022-05-20 22:10:38 | |
當然是問哪裡看得到啦。 | 来自格子June | 2 回应 | 2022-03-22 14:08:15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全)FILM COMMENT’S BEST RELEASED & UNRELEASED FILMS OF 2011 (移动应用)
- 【出源】文艺系 (稀有电影)
- 阿丢的好电影 (Adieudusk)
- (全)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2012 (移动应用)
- 关于作家/学者/诗人的纪录片 (林离)
订阅耐心(塞巴尔德之后)的评论:
feed: rss 2.0
耐心(塞巴尔德之后)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14 条 )
1 有用 希尼莫 看过 2022-08-29 12:59:12 山东
烟雾出人脸太神了。。。
11 有用 Lycidas 看过 2018-12-11 13:38:20
从前年的Innocence of Memories到更早的这部,Grant Gee的“文学导读”(笑)系列纪录片能不能天荒地老拍下去啊!!!正好明年打算写metafiction的东西所以已经把The Rings of Saturn排上了阅读日程,本身Sebald虽然文字精炼但并不十分好懂,加上小说信息体量极为庞大,这片还需多看几次。
17 有用 91.7 看过 2021-04-05 19:36:49
打开之前我万万没想到,这竟将是一部十年来我看过的最具毁灭性,最令我痛苦的电影。关键是它的基调是如此宁静、写实及幽寂,正如塞巴尔德自己的口白:”The only way in which one can approach these things (holocaust) in my view is obliquely and tangentially by reference than confro... 打开之前我万万没想到,这竟将是一部十年来我看过的最具毁灭性,最令我痛苦的电影。关键是它的基调是如此宁静、写实及幽寂,正如塞巴尔德自己的口白:”The only way in which one can approach these things (holocaust) in my view is obliquely and tangentially by reference than confrontation.“ (展开)
11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22-04-14 22:01:27
“我的星宿是土星,一颗演化最缓慢的星球,常常因绕路而迟到。”(本雅明) 土星——主宰忧郁气质、拥有创造力的星球,沿着塞巴尔德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轨迹,重游封存于文字的风景,在电子版图的配合下,完美呈现“历史碎片组成的同心圆”——即步履所到之处,追溯历史现场、召回文学、电影、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留给风景的印记和联结,非常考验知识量,如将萨福克郡比喻为《潜行者》中的“区”,将纳博科夫的《透明》之... “我的星宿是土星,一颗演化最缓慢的星球,常常因绕路而迟到。”(本雅明) 土星——主宰忧郁气质、拥有创造力的星球,沿着塞巴尔德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轨迹,重游封存于文字的风景,在电子版图的配合下,完美呈现“历史碎片组成的同心圆”——即步履所到之处,追溯历史现场、召回文学、电影、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留给风景的印记和联结,非常考验知识量,如将萨福克郡比喻为《潜行者》中的“区”,将纳博科夫的《透明》之凝视观感用于被吸噬的“残片的梦境生活”,精神景观与自然风物的同步和异构,这种迷人的叙述方式是引导进入原著极好的方式。 黑白灰色调主导的影像基调,非常适配旁白文本,雾气、沙粒、烟霭、水波的不确定感如在文本中追寻历史幽冥,地上的鱼堆与遭屠戮的尸横遍野在书页中呈现的勾连效果惊到了我。 (展开)
8 有用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22-03-24 23:59:21
读过《土星之环》是这一辈子最幸运和荣耀的事情之一,这本书也会一直放在床头。格兰特·吉成功地用赋格式的多重画面叠化和轻语般的画外音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氤氲的(结尾!)、催眠般的氛围,也试图在各种层次间建立起塞巴尔德式的联系,但还是不得不感叹,塞巴尔德真的只有那么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