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的影评 (670)

不笑 2017-11-09 11:32:45

如果想得到掌声,那就去当小丑。

写于 2013年3月3日 当做出这个决定时,我知道很能坚持某项兴趣的我又要走上一条不归路了——把历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都看一遍,从今年一届一届往回看,当然,既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忍耐力的磨练,因此这些影片很可能会让你想入睡。 《逃离德黑兰》荣获2013年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  (展开)
Iridescent-019 2017-05-27 18:19:54

镜头剪辑暗示作用与导演个人风格魅力(修改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镜头剪切暗示作用—— 《逃离德黑兰》所能给人带来的共鸣与不安 ,并不在于电影多么光明主旋律及个人英雄主义,反而恰恰相反,真正可以让人泛起波澜的是与之相悖的压抑与阴沉。  对于在镜头上写意与压抑感传递,就不得不提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 诺兰, 诺兰是一个对镜头呈像...  (展开)
pj 2016-11-13 23:03:42

留念

看完之后折服于美利坚拍主旋律片的功力,为啥我国拍出的片子就难以同时取悦政府和人民呢?这片首先政治性和娱乐性结合得特别好!德黑兰的疯狂和白宫的紧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很适时的加入了点好莱坞的恣意张狂调剂一下,刚刚好。恩,Argo和斯皮尔伯格那个《间谍之桥》非...  (展开)
桑卡卡夫 2015-07-06 10:43:49

《逃离德黑兰》——电影的归电影,政治的,也归电影

现在流行跨界导演,什么作家啦,主持人啦,一股脑的打造起自己的电影品牌。当然,最多的还是演而优则导。毕竟在片场耳濡目染,多少学到了些基本套路。特别是那些常常与大牌导演合作的明星们,稍稍留心些便能从大师处偷师不少。更何况,还有不少明星本身就是导演系出身,算是回...  (展开)
Ankil 2015-06-04 02:36:21

需要一份耐心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妙

电影前半部分节奏很慢,就像非洲大草原的中午一样,动物们饱餐完后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在哈欠声中有点昏昏欲睡那感觉。主角说话毫无表情,经常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禁想,这电影好在哪里呢,拿到那么高的票房,还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项,本以为他带着大使馆的人东躲西藏,...  (展开)
开心就好 2014-05-12 14:37:50

漂亮的行动

真的是扣人心悬,让人始终为六个驻依朗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逃离之路,揪着心。什么样才是爱国主义题材片,<逃离德黑兰>又给我们上了精彩一课,一方面是选用真实故事,另一方面是演得好,虽然演员我都不是很熟悉。 不看这部电影真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70年代美国驻依朗大使馆居然...  (展开)
進擊的EVA 2014-02-04 13:19:01

严肃诙谐剧——去你妹的Argo

电影的节奏有够紧凑,看得我心潮澎湃,整个人捏了一把有一把的冷汗。虽然我知道这个结局是大团圆,但我还是忍不住给好评啊,毕竟这是一部用心圈钱的好电影啊。 这灵感和尿点一样来的不靠谱儿,要是儿子没有看《星球大战》,那么这部恶俗的Argo电影就不会产生,这就好比是一夜...  (展开)
CP 2013-09-28 02:54:19

杂感

首先这肯定是一部非常之棒的电影。其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很多细节触动了我。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美国文化的影响 这部电影完全站在美国一边,这一点毫无疑问。并且这部电影整个主旋律的宣传是十分有力的。让我感叹的是,在不经意间全世界都在接受美国主旋律和舆论影响。为什...  (展开)
shawn8888 2013-07-02 08:54:58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老美拍这个片子的扬眉吐气程度真不亚于中国人拍抗日片,能从邪恶轴心国伊朗的眼皮底下救出几个本国大使,怎么都是一件让老美大赞英雄的事迹。   单就电影而言,此片还是比较扣人心弦的,不过能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殊荣,肯定和美国的爱国主旋律不无关系。   说起伊朗,...  (展开)
断剑 2013-05-22 12:57:08

Led Zeppelin in Argo

在片中听到似曾相识的歌曲,在豆瓣翻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人讨论,只好自己动手找答案了: 《When the Levee Breaks》来自 Led Zeppelin的经典专辑《Led Zeppelin IV》,好听爆了! http://www.xiami.com/song/1120403  (展开)
粗心的笨人 2013-05-11 11:56:14

Argo(逃离德黑兰)

小本导的片子看过三部,他好像应该也就导了三部吧,不确定,反正个人心中排名如下。《失踪的宝贝》≥《逃离德黑兰》>《城中大盗》。 今年的奥斯卡真心没有什么太强的影片,而德黑兰就那么小意外又意料之中的拿了最佳影片,其实这片子我觉得在节奏的把握上挺到位,看的时候每每...  (展开)
𝓉𝓊𝓌ℯ𝓇𝒾 2013-04-28 10:23:45

アルゴ

作为一部戏剧可谓无懈可击的完美,在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在中规中矩的戏剧模式之外,缺乏别样的人文色彩。几乎是小Ben第一次拍摄这类主旋律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缺少了几分往日作品的悲情,徒增了几点家庭的遗憾,却因实在过于执着事件本身,对当事人们行动之外的心理描写太过...  (展开)
silverchow 2013-02-26 10:51:31

观影记录

奥斯卡前看的这片,由于生活在中国大陆,去影院看是不行了,只好看了网上下载的盗版片,参照片中的那句“我们要买剧本么”,真心感到不好意思,作为一个电影迷来说,为电影贡献点钞票那是必须的,电影的发展也是需要资金的,那些资金好比是信徒们对上帝的奉献。 同一批...  (展开)
Joanna 2013-02-25 16:47:26

我为什么不喜欢Argo

Argo自颁奖季以来出尽了风头,对此其实我内心积一直了满满的吐槽欲,特地等着学院奖的最终结果,果然中了。其他的不赘述,就单纯谈谈自己为什么不喜欢。非专业,也不是黑。 总共也就两点啦 一,叙事手法俗套 虽然取材于真实事件,但是全片滥用“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手法,很多人...  (展开)
婴儿葛葛 2013-02-14 22:21:10

终于,拍电影的也能在银幕外救人了

如果给美国电影划分一个新类别:YY(意淫)英雄主义,该片绝对是翘楚——虽然该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喷薄而出的大美利坚英雄主义还是没盖住。 绝对给好莱坞人扬眉吐气的作品:“多少年了,咱肝脑涂地地让消防员、警察、科学家、特工在银幕上当英雄,终于轮到咱出人头地...  (展开)
枯藤和老虎 2013-02-13 11:44:24

山崩于前不变色……

非常上好的商业片。因为真人真事,增加了电影带入感。 真实情况一定很紧张,但因为商业原因,导演采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传统套路。交叉剪,而且虚构了一些看起来有点“狗血”的情节。不过效果非常好。 我想,真实事件中的紧张应该主要发生在心理层面,如果那么外化可能当事人...  (展开)
飛鳥遊魚 2013-02-05 00:13:35

相关影讯

获奖记录 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 Awards第85届 (2013) 提名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 格兰特·赫斯洛夫 Grant Heslov ·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艾伦·阿金 Alan Arkin ·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 克里斯·特里奥 Chris Ter...  (展开)
莫理 2013-01-14 10:31:56

谁才是恐怖国家?!

首先,只能说配音毁三观!居然听国语配音看完整部电影,若非还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的广阔胸襟待人接物,早就摔桌子愤然离场。 我最欣慰的是本片的政治正确态度,对于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的严格区分 打造了它端正的政治立场。虽是美帝和平演进的文化炮弹,但是它承认了美帝...  (展开)
一只蜉蝣 2012-11-23 12:22:23

Argo - 8/10

又是一部自导自演的美国式电影,Ben Affleck再一次证明了自己作为一名导演的讲故事的功力,这部电影和The Town一样,叙事流畅,情节扣人心弦。 由于本片出自历史真实事件,本片的拍摄难度自然而然的要高于小本的上部作品。怎样能够客观的重现历史,在做到不偏颇不夸大的同时赋...  (展开)
s7xy 2024-01-02 16:37:04

这背景真的很难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当时看完《悲惨世界》,好奇它不拿奥斯卡最佳影片谁拿,跑去搜了一下是这片拿的,看完,我第一反应是不服,又把那届奥斯卡其他获奖作品都看了。看完后,好吧,还有哪个立场和历史背景能比《逃离德黑兰》更正确呢。是的,这是我认为他拿奖很重要的因素,但很不幸这是一件真实事...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3 34 后页> (共670条)

订阅逃离德黑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