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的影评 (669)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miduomi 2013-02-01 18:10:43

逃离德黑兰

难怪是今年的热门,确实不错的好片,非常精彩!小本哥立马晋身一线导演行列了,最主要的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能拍得这么紧张刺激真是不错,从1小时以后一直都很紧张。关键这是一个好故事,如今美伊关系,这显然是个很大胆的题材,但在美国就是有自由的好处。其实似乎这...  (展开)
七海千秋 2013-01-20 03:28:13

一出关于人性的戏.

众所周知,好莱坞的传统大片,都是清一色的英雄套路+跑轰剧情,让人看着大呼过瘾,但回头想想,却琢磨不出更深层次的东西。而这部片子,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加之好莱坞式的加工,居然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实属难得。 之所以说这部片子拍的好,主要是指它在不落俗套的同时,...  (展开)
Maisoui 2013-01-14 12:40:10

开头不错,结尾凑合,中间就不说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电影看完以后,因为觉得太平淡了,反而对它的整体印象下降。一次营救行动,一个美式的孤胆英雄,一个完美的大团圆。 这个故事中,应该出现戏剧性冲突的地方,却没有出现。前面使馆被围的时候,张力凸显,但是这种张力没有持续。一直到在美国本土内的策划工作完成,这边的也...  (展开)
深夏的树 2012-12-07 11:57:54

一场看不见的逃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也许是对于这段历史并不熟悉的缘故,刚开始并未真正进入剧情,我们总是容易理解自己的东西。片头用了旁白来介绍事件的背景,始知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反抗起来的人民都是有力量的,可以暴力,甚至残忍,可这终究只是历史洪流中国与国之间关于和平摩擦的微小事件,极容易被政府...  (展开)
Knight 2012-11-26 17:49:16

从演员到导演的完美转型

本·阿弗莱克和好友马特·达蒙编剧的「心灵捕手」就能看出其潜质或许不是演员,而是制造电影,而这之后他开始演艺之路,角色不温不火,大多平庸没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接下来他尝试做了导演,拍了自己的处女作「失踪宝贝」,由弟弟杰西·阿弗莱克主演,映射了美国的社会问题...  (展开)
某狮酱 2012-11-24 08:03:22

我只是想说我发现了一个大bug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此片最近一直高居豆瓣口碑榜不下,再一看是based on true story,嗯,直觉觉得值得一看,所以当看到学校的arts centre竟然上映了,就毫不犹豫的买了票(£3.5可以接受(*^__^*) 嘻嘻……) 好了,在这也不想说那些背景介绍的废话了,大家可以看别的影评;也不想乱喷电影...  (展开)
认真的豆妈 2013-01-14 16:46:14

真实事件让人感动

豆瓣截选剧情:《逃离德黑兰》根据一篇为名“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  (展开)
風吹麥浪 2013-03-18 19:52:13

Argo:盛开的自由民主之花

上周末看了这部某些“左翼激进分子”所说的美国政治正确电影,看过之后真是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很想问问那些左翼电影里的“政治输出”体现在哪,我承认影片中的确倡导并赞扬了西方世界的自由与民主,但难道自由和民主不需要赞扬么?难道自由民主是错误的么?再或者,难...  (展开)
南方的狼族 2012-12-10 20:33:28

《Argo》:再次逃之夭夭

小本在上一部《城中大盗》成功逃脱之后, 这次变本加厉的带着六个同胞逃离了德黑兰。 仍然是用了凌厉的修辞叙事, 但有了特立独行的角色扮演。 且不说小本有多么熟稔电影的制作工序, 但是这部戏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那股热情, 以至于那六个真实的主角和另外被困的几十个配角的...  (展开)
<前页 1 2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后页> (共669条)

订阅逃离德黑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