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的影评 (669)

火车尾巴 2013-03-03 01:33:39

Argo fuck itself!

我觉得有必要收回并纠正自己从前对美国人的一些看法,比如简单、纯良,至少好莱坞不是这样的。去年把最佳外语片颁给了《一次别离》,今年就用《Argo》重拳回击——伊朗,那里依然是地狱。 单纯说电影本身,精彩度还是尤为可观的。阿Ben演的是一个生活有点狼狈的CIA探员...  (展开)
momo 2013-02-27 20:52:35

你怎么长大的

长大不是件难事,我小的时候还能够看看星星排队滚着砸到眼前的奇景,搬搬家,门前从田埂变成跑着汽车的马路;不能再从窗台往下跳;也跟一些人说说再见或者好久不见;你看,我们中大多数都是这么长大的。爸妈太忙,忙着活着;而我们的世界观在模仿和交往中形成,喜欢被喜欢...  (展开)
AxlK 2013-02-27 01:54:06

逃脱侠诞生

大美利坚再次诞生一位hero,逃脱侠。在那么紧张的局势下一个神借口,去拍一部B级片就让这位hero轻松的入境。一瓶伏特加后违抗上司命令,决定继续救人,再来几通泪人的电话,就顺顺利利把人救走了…回到大美利坚,感动全美国,孤单的逃脱侠带着成绩回到已离婚的妻子家,团圆,黄...  (展开)
今井京介 2013-02-17 07:02:59

匠气十足的电影,一份合格的应试作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解救的故事,非常熟练的电影技巧,还算不错的剧情设计,本阿弗莱克演得也还合格。但是这浓浓的主旋律气息,让这部电影显得相当无聊。 美国电影对于人性中爱情、亲情这类的价值观的不断推崇,到了让人乏味的地步。一部正常的解救伊朗的电影,...  (展开)
小伍不止壹米五 2022-10-02 22:33:03

紧张到窒息

作为真实事件改编的这部电影,还原度几乎是一比一,据说这本是一场绝密的营救,直到克林顿总统上台后才得以解封,被拍成电影后才为人们所熟知。机场的那一段被老师作为教材为我们讲解,悬念拉满,多线索并进,多时空交流,简直把我的心思拿捏到了极点,一整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展开)
君身三重雪 2022-09-28 21:29:23

紧张刺激的交叉蒙太奇。

这部《逃离德黑兰》讲的是伊朗美国在发生政治矛盾,男主作为一名特工前往伊朗解救被困的六个美国大使的故事。男主假装一行人是好莱坞公司的制作剧组成功将六位大使流出,这部片子看过以后感觉铺垫很足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人一犹未尽的回味。抛开他的政治背景不谈,只看这部片...  (展开)
每天在看什么 2021-10-26 18:33:16

电影里的社会工程学攻击

社会工程学,英文名 Social Engineering,也称为社交工程学。想要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首先要了解社工的进攻方式 来自必应的解释:Social engineering is the 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 of people into performing actions or divulg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现实生活...  (展开)
Magic 2018-03-04 19:39:28

加拿大片!

《逃离德黑兰》本应是部加拿大的影片。源于那次CIA在伊朗解救美国被困人质安全回国的真实事件。全片节奏张驰有度,用复古的拍摄手法配合真实历史镜头的穿插,增强故事的真实带入感;多线同时表述加之频繁的剪辑,让故事更有悬疑紧迫感,没有大多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慢节奏,观感...  (展开)
Rosier 2017-06-18 20:14:09

低调是一种高端的装X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拆弹部队》到《国王的演讲》再到《国土安全》,政治和历史题材一直是近几年来美国学院派评委们的宠儿。而如果说大卫·里恩的电影让观众“品味历史”,奥利弗·斯通的电影让观众“反思历史”,现代的政治历史电影则是让观众“体验历史”。与传统的政治历史题材电影相比,现...  (展开)
梦里诗书 2014-08-18 18:12:06

谁能代表正义

文/梦里诗书 《逃离德黑兰》作为一部历史考证剧,在表演是相当到位的,复旧镜头的完美呈现,甲壳虫头型和大胡子,还有片中的那种80年代风的美式眼镜,甚至在演员神态上,都是那个年代独有的标签。如果不是标注的拍摄时间和那精美的画质,你甚至会认为这就是那个年代美国拍摄...  (展开)
jack 2013-07-02 14:44:31

蛮对我口味的,时间赛跑的电影

电影前半部分蛮无聊的,后半部分1小时25分开始渐入佳境,前半部分因为是铺垫故事环境,后半部分,男主角开始发力,虽然表演话语较少,但是面部表情特写,以及事件处理,显得很睿智,通常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很难拍是因为无法达到商业电影那种夸张,无敌的效果,所以,后半部分加...  (展开)
Squidward 2013-06-01 11:51:20

我扯的有点远

在经过一个礼拜的期中考试以及六七篇essay之后,终于回家吃了12个生煎包喝四五杯长岛冰茶躺床上把这电影给看了。其实我平时看大多数电影都2倍速度,今真心太累了,老老实实花了两个小时看了这小金人。 这电影是下周我们班上一男子演讲要用的电影,今天课上老师各种狂赞这电影...  (展开)
zealot 2013-02-11 18:14:22

如何解决矛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戏略去 剧本,一个老油条就能搞定好莱坞了,毫无难度 第一站,救世主到位,人质觉得方案不可行,内部也有分歧 哪凉快去哪,让人质内部讨论.跟人质讨论方案是否可行是毫无意义的,必须要执行,专家负责写剧本,群众演员听指挥.他们都憋2个月了,还能指望想什么主意出来?战斗力=5的渣渣....  (展开)
莱科宁 2012-12-21 01:25:36

中东题材对好莱坞的吸引力

看完《逃离德黑兰》不得不发影评感慨一下:好几次点开这部电影看着上世纪80年代的色调画面以及通篇的络腮胡和波斯语,让我望而却步,终于在世界末日之际看完了,一个想法,比起传统的CIA营救人质手段,本篇算是烂的可以,但正是整部电影的务实让本.阿佛兰克的第三部电影充满了...  (展开)
灵舞魂歌 2012-11-30 08:54:22

污点证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是惊悚地重新上演。很多影视作品都表现过美国中情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这次也不例外,“最杰出的五十名特工之一”就是影片的主角。不过主角救出来的人(还有没救出来的),从另一面来说,更像是一段糟糕历史的污点证人。 当然,美...  (展开)
jo 2012-10-13 11:35:25

Bravo to Argo!

The master and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are yet on my checklist to be watched, I have to say Argo is the best movie I have seen in 2012 so far. Not because it has the best screenplay, or the best directory execution, but because it has the perfect combinatio...  (展开)
云龙月刀 2023-12-12 00:08:14

Argo? Argo.

综合四星。 全片结构从危机-准备-营救,华盛顿-洛杉矶-德黑兰,经典三幕结构,可以做教科书样板。 德黑兰部分取景、清真寺、大巴扎街景绝妙。Argo开机发布会+革命卫队枪杀医生,这一段蒙太奇给满分。引用的Marx的原话是:History starts out as trageday and ends up as farce....  (展开)
电影院的流浪狗 2023-10-11 17:00:31

本·阿弗莱克,不仅仅是演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圣诞诶,上班诶,无聊诶,数着指头盼过年 ,那就来讲讲美国人被困盼过年得电影吧,第2014部,《逃离德黑兰》…… 本·阿弗莱克的个人巅峰,自编自导自演,12年度奥斯卡胜利者,虽说个人觉得不如“城中大盗”,但谁让主旋律高于一切呢 ……关于伊朗王国的倒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
tony025 2023-08-20 00:03:27

故事挺惊心动魄

《逃离德黑兰》,导演兼主角是Ben Affleck。之所以英文片名叫Argo,是因为在1979年的伊朗人质事件中,CIA特工利用一个所谓拍电影的弥天大谎,瞒天过海般把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6名工作人员救离伊朗的故事,而这个假电影的名字就叫Argo。 由于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简直是比电影...  (展开)
伟凡 2019-03-21 00:53:07

是一场伟大的国际营救,但仅此而已。

虽然这部片子政治无比正确,社会意义更是巨大。从一次机密的国际合作营救反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电影背后的精神也值得学习。然而,这部片子单单从剧本的角度出发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我承认导演的技巧十分娴熟,在紧张情节的处理上近乎完美,时刻抓住了观众的心脏,激发着观众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3 34 后页> (共669条)

订阅逃离德黑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