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踪迹的影评 (219)

正能量小圆头🔒 2011-08-31 15:42:17

科学武侠,改变武侠

一部入围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中国影片,让很多人开始关注起徐浩峰这个人来。在此之前,我便听说过这位神人的种种传说,比如说他从楼上跳下来毫发无伤(但不知道是几楼),也读过他写的那本《逝去的武林》,是他散见于报端的关于武林历史研究的专栏合集。后来又在采访...  (展开)
林愈静 2014-05-12 11:03:07

中国的道统是什么?

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赵本山那段『里子面子论』,面子上抽根烟,可能里子就得杀个人。相信这段话是徐皓峰写的。读他的小说,是很奇特的经验,读他的影评集也是奇特的经验,以前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这样的影评,非常的长知识。很难得。 《倭寇...  (展开)
风间隼 2012-02-24 02:47:14

从此江湖有这一派——《倭寇的踪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倭迹》是种蛮奇妙的体验,好像回到了武侠电影的某个年代,历史的车轮并未沿着我们熟悉的轨迹前进,而是微微偏了个角度,驶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尽管还没走出多远,尽管走得磕磕绊绊,可是这新路向已经足够让人兴奋。 这片子放到港台武侠脉络中,应该是接近七十年代初的风格。...  (展开)
无事 2012-02-28 06:15:11

光谈主题:有脸面有文化的武学高手出入境检查以及其它

有剧透,剧中人名记不清,可能描述会有失误,见谅。 徐浩峰的小说读过一些后基本上是可以猜出他电影的大概形态的,我没有想到的是留白的空间,比我想的要大。比如当看到贴身侍卫(宋洋饰)要海道防的大人跳河游泳时,我才恍惚觉出电影叙事大概方向以及在表面叙事底下,徐大概...  (展开)
陈平 2012-02-18 13:01:33

《倭寇的踪迹》粗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倭寇的踪迹》我便立志:今后但凡有像本片一样的有主创阐述外加观众诘问的展映机会我定要紧紧抓住,估计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片子本身真正还原。很多电影杂志都对电影有过度解读的嫌疑,明明是漏洞却说成是风格,明明是装逼却偏要说成是高深。倘若我以后有幸能执起导桶,...  (展开)
赱馬觀♣ 2012-08-26 15:18:08

功夫与足球

艾伯特评论东木某片,“有一处缺陷,就是它的情节。但由于我不确信情节与影片的成功有关,所以我也不确信那是缺陷。”徐浩峰的功力自然还差着东木一大截,所以将上面这句降级改写但原意保留:照理倭寇的踪迹是一部烂片,但由于它根本就没有照理去拍,所以未必是真的烂。 最不...  (展开)
无事 2012-02-28 08:40:40

再记细节:6.28新补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严重剧透,慎入。 另外一篇 《光谈主题:有脸面有文化的武学高手出入境检查以及其它》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23153/ “不是给她们饭了吗?” “知恩图报,她们这是在报答咱们那。” 裘下山后在田间练武一段,实为发泄情欲,镜头最后落在裘低头。 戚的贴身侍卫...  (展开)
鱼鹰 2012-05-11 23:59:37

礼乐,退而求其次,世风日下或许就是存在者的恒久体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两个人挑柴火披斗笠歇在银幕右角,几个官兵一言不发走进银幕左边。架势已经摆开,气息片刻凝结,镜头却突然摇到水面的残荷,定格。再摇回来,官兵已倒了一地,两人挑起柴担,走开。 把《倭寇的踪迹》开场的镜头翻译成文字,便是活脱脱的古龙小说句式。就像经典的那句:从...  (展开)
churchill 2012-02-13 14:13:30

这一场武侠,女人不用走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当然,你可以说,《新龙门客栈》,林青霞、张曼玉,不是大侠,也是民间高手;《龙门飞甲》,周迅、范晓萱、李宇春、桂纶镁,个个身怀绝技;更不用说,金庸笔下那些姐姐,漂亮口耐还会做菜。 但是,这都是武侠世界里的男女平权,政治正确,养眼,女性市场,感情戏支点,让这些美...  (展开)
Chassit 2012-03-24 03:07:27

武术方面OK,作为一部电影实在烂到惨不忍睹

不剧透,咱就这么说吧。导演已经文艺得人话都不会说了。整个故事设定就很莫名,人物酷到连屁都懒得放一个,全都使出吃屎的尽头玩命表演,做作到让人忍不住笑场。平时不说话吧,一说到考据的东西就都滔滔不绝了,倭刀出处啊、戚家军啊啥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有那一帮新疆...  (展开)
李荡漾 2016-11-22 13:08:11

部电影豆瓣评分能上7???

这电影剧本本身没什么问题,如果能换个导演差不多会很好看,但是导演太垃圾了,强行装作有逼格就是说这部电影。 既然不是拍高来高去的武侠片而是要拍武行片,麻烦实际点好吗 一个跳舞女子靠一句话就能隔着帘子打倒包括第一高手在内的几十个武者? 靠个影...  (展开)
momo 2017-07-12 23:06:35

与众不同的武侠片

《倭寇》开始的画面,是雨落残荷,不知道导演是否喜欢红楼那个桥段,林妹妹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落在开头,有些不明所以。或者导演有禅宗意境,那又是别样趣味,只是与影片脱太远,意境不谐。 《倭寇》的直白,恰恰正是那些富有象征意味的道具、人名、言语。四个老头围着...  (展开)
不费心的名字 2016-12-02 03:11:48

反着看《倭寇的踪迹》,见人心,见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倭寇”一词,对于自明朝以来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隐晦莫名意味的词。即使是现在二十一世纪,2020年都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倭寇”一词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基本不提。何以如此? 追根究底,其实背后的原因是自卑心理。近代官方史书一般是以1840...  (展开)
花的力量 2012-02-29 00:21:37

武侠回归评书——《倭寇的踪迹》

如果你听过传统评书《封神演义》、《七侠五义》抑或是改良评书《白眉大侠》之类,就会知道破阵是评书武侠的主要结构。如同走到哪里,凶案就发生在哪里的柯南一样,白玉堂和徐良们的江湖侠义生活,也集中体现在解决“阵”这个谜题上。 但中国的武侠电影并没有承袭传...  (展开)
稚龙初醒 2019-07-07 21:57:06

非常新颖的写实风格武侠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非常新颖的写实风格武侠电影。 没有飞檐走壁,也没有钢丝威亚,更没有各式各样的华美特效。 开头和结尾如同儿童打架般的决斗比武,极具嘲讽和荒诞,但又透露出一丝丝顶级武林高手过招的味道,令人眼前一亮。 开头古朴的农村里,裘大侠上山归隐,被以为是上山打猎,非常滑稽幽默...  (展开)
侯磊 2012-12-26 01:51:37

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侯磊 《倭寇的踪迹》——一部由作家徐皓峰导演的古装武侠片上映了。这部影片的定位包括了历史、武术、电影三个因素,很不幸我也是历史、武术、电影这三项的爱好者,电影就更该看了。而就在影院中耳边传来的夹杂着轻微嘘声的笑...  (展开)
syrin 2012-03-01 09:58:47

理想的武侠世界

一切是静止的,听不见声音,但好像感到了寒冷的天气,微微的潮湿的风吹过莲荷枯萎的池塘,小雨落下。镜头避开人物转到这里的时候,你隐约知道一座城即一个武林,城郭内外,水流水的,雨下雨的,风吹风的,各人活各人的。扫街,跳舞,干农活,有那么多人不用去拿着武器对决,...  (展开)
陈哈 2012-03-28 14:35:46

教科书式的武侠

如果徐克的武侠是一本精彩的杂志, 徐浩峰的武侠则是教科书。 如果徐克的武侠是三国演义, 徐浩峰的武侠则是三国志。 遗憾的是, 徐浩峰经纶满腹,储备有足够写名著的学识, 却没有写出名著来的文笔。 徐克在武侠上的学识,正宗学问或许远远不及徐浩峰, 但是他的文笔足够好,...  (展开)
余小岛 2016-04-15 11:10:27

开宗立派,自古便非易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自王家卫来找徐浩峰写了《一代宗师》的剧本并拿到金像奖最佳编剧之后,徐浩峰的名字才慢慢开始变得有知名度了。对于这部作品,但剧本好归好,但最终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和影响,其中更大的功劳或许要归墨镜王十年的苦心经营。 徐浩峰老师的另一部作品《道士下山》,本来同样精...  (展开)
疼酱 2012-12-30 23:18:05

比武侠更科学的探索

之前此片在百老汇上映之时,的确对其没有什么特别的向往。甚至之至本片在BC下线,也未观其真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对武侠题材不太感冒,认为其搞不出啥新套路,难以超越胡金铨、徐克等君;预告片真的剪得很烂啊,有三流电视剧的效果;作为一个标题党对片名没兴趣...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19条)

订阅倭寇的踪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