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与足球

艾伯特评论东木某片,“有一处缺陷,就是它的情节。但由于我不确信情节与影片的成功有关,所以我也不确信那是缺陷。”徐浩峰的功力自然还差着东木一大截,所以将上面这句降级改写但原意保留:照理倭寇的踪迹是一部烂片,但由于它根本就没有照理去拍,所以未必是真的烂。
最不和常理的就是倭刀哥俩闯四大门不敌,长者受伤被俘之后,照理故事应循着落跑的青年遍访名师功夫精进最终再闯复仇一路发展。可奇怪的是,演过大半,你却发现此人根本不用拜师,他自己就是绝世高手!否则,又怎会几句点拨就让一维族女子隔着廉笼捅倒白胡于?更怪的是,如此绝世武功,却最终输给了他徒弟都能一招置地的对手……对此,暂缓一言以敝胡写乱拍,必须要给个说法。本人能替导演想到的:莫非是要打破长久以来统辖武侠作品的功夫等级制?
一般来说,传统意义的高手,可以低调甚至装作不会功夫。可一旦暴露身手,武功指数就直接满档,钉死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刻度上(总体上如此,主人公学艺复仇例外)。之后,他既不可能莫名输给比自己低的,也不可能突然战胜比自己高的。而徐浩峰的观点却是,武功高低不应是这种简单意义的等级排序,它更应该像是足球中的风格相克。
巴西是当仁不让世界冠军级强队,但它却在各级赛事中连败给墨西哥,可墨西哥却未因此而被看好具有冲冠的实力,因为它习惯性地会在大赛八强或者更早就被随便某支身材高大打法硬朗的欧洲强队扫地出门。而这支欧洲球队到了巴西面前却往往一败涂地……片中宋洋饰演的年轻后生就是欧洲强队,白胡子于承惠就是巴西,一杆在手万夫莫进的维族女就是墨西哥。
这比方的唯一失当之处就是欧洲人并没教墨西哥人打败巴西!好在徐浩峰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也没有摆个擂台就让维女上去点翻了老于,那就真的有点离谱了!就真的像扒马褂最后胡喷蛐蛐有一列火车那么长,马褂白送别人也没法帮你圆了。导演还是相对克制地为功夫的风格相克设置若干前提条件:维女应有把子力气;客船单一入口;隔着帘笼不辨敌情……总之是要诸事齐备之下,才可有以弱胜强发生,不,应该是以极弱胜极强发生。
退一步说,就算风格相克属于歪理谐说不必理会,本片两处持棍堵门的桥段也足以成为看点亮点!其一,闻所未闻,绝对新鲜。边境风云中张默门口摆鞋、凉亭三角连环枪击固然拍的精彩,却还是能分辨出些许科恩兄弟、英国黑片的影子,而本片这两场戏却是蝎子屎独一份。其二,单是新鲜还不够,它还足够专业。特别是灯影先机那一场的布局解局。所谓专业,就是无论本质真假,至少排演的有模有样,使人不禁感到高深。而这种高深还不能是法医验尸术语连篇式的晦涩高深,而必须是福尔摩斯从神秘访客鞋底红土推断出他来自英属印度某骑兵团的朴素高深。土质学上,那块红土是否真来自印度的土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由福尔摩斯之口说出这话,你不仅信了,还觉得它有趣。同样,物理学上头影、耳环、先机之间的因果关联是否成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颇具仪式感的布阵斗法让你信了,并感觉有趣。
无趣的部分,反倒是影片刻意制造的那些有趣。比如水牢自残、武官铁甲。而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国产电影基础环节差的老问题。好莱坞电影所遭遇的毁誉参半,往往局限于对风格题材的认同与否而不牵扯到专业水准。时下中国电影的负面观感却常常因业余两字而起。演的业余,打的业余,台词也业余……本片至少占据前二。维女的喜剧调剂设置的是否合理姑且不论,单按合理去评断,三个女人的表演也是失败的,包袱的点都抓不准;结尾大对决更是遗憾地反了高潮。白胡于能打,可是老了,宋洋年轻,却不会比划。徐导于是没辙,只能让一老一少俩人蒙古撂跤式的围着转圈,最后,啪的一声……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演示了去刃加长倭刀的各种握法。
这尴尬一幕也再次提醒大家,武侠功夫片很多时候有着与喜剧电影一般的特性:演员为大!当庭阁楼榭等环境帮衬统统扔掉,只是一片空地,两把刀枪,武侠片导演的死穴罩门就彻底暴露。这种场景下,几乎全看演员以及武指的本事,导演任你满脑子念头想法也爱莫能助。聪明的导演要避免这种无法自控的场面发生。徐浩峰显然不够聪明,估摸他没看过《驿站车》。像老福特省掉韦恩对决一样省掉最后的打戏不就齐活了?尴尬没了,悬念来了,外加可以吹嘘的意境。然后在二当家送行的收官镜头里将刚刚的结局娓娓道来……
最不和常理的就是倭刀哥俩闯四大门不敌,长者受伤被俘之后,照理故事应循着落跑的青年遍访名师功夫精进最终再闯复仇一路发展。可奇怪的是,演过大半,你却发现此人根本不用拜师,他自己就是绝世高手!否则,又怎会几句点拨就让一维族女子隔着廉笼捅倒白胡于?更怪的是,如此绝世武功,却最终输给了他徒弟都能一招置地的对手……对此,暂缓一言以敝胡写乱拍,必须要给个说法。本人能替导演想到的:莫非是要打破长久以来统辖武侠作品的功夫等级制?
一般来说,传统意义的高手,可以低调甚至装作不会功夫。可一旦暴露身手,武功指数就直接满档,钉死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刻度上(总体上如此,主人公学艺复仇例外)。之后,他既不可能莫名输给比自己低的,也不可能突然战胜比自己高的。而徐浩峰的观点却是,武功高低不应是这种简单意义的等级排序,它更应该像是足球中的风格相克。
巴西是当仁不让世界冠军级强队,但它却在各级赛事中连败给墨西哥,可墨西哥却未因此而被看好具有冲冠的实力,因为它习惯性地会在大赛八强或者更早就被随便某支身材高大打法硬朗的欧洲强队扫地出门。而这支欧洲球队到了巴西面前却往往一败涂地……片中宋洋饰演的年轻后生就是欧洲强队,白胡子于承惠就是巴西,一杆在手万夫莫进的维族女就是墨西哥。
这比方的唯一失当之处就是欧洲人并没教墨西哥人打败巴西!好在徐浩峰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也没有摆个擂台就让维女上去点翻了老于,那就真的有点离谱了!就真的像扒马褂最后胡喷蛐蛐有一列火车那么长,马褂白送别人也没法帮你圆了。导演还是相对克制地为功夫的风格相克设置若干前提条件:维女应有把子力气;客船单一入口;隔着帘笼不辨敌情……总之是要诸事齐备之下,才可有以弱胜强发生,不,应该是以极弱胜极强发生。
退一步说,就算风格相克属于歪理谐说不必理会,本片两处持棍堵门的桥段也足以成为看点亮点!其一,闻所未闻,绝对新鲜。边境风云中张默门口摆鞋、凉亭三角连环枪击固然拍的精彩,却还是能分辨出些许科恩兄弟、英国黑片的影子,而本片这两场戏却是蝎子屎独一份。其二,单是新鲜还不够,它还足够专业。特别是灯影先机那一场的布局解局。所谓专业,就是无论本质真假,至少排演的有模有样,使人不禁感到高深。而这种高深还不能是法医验尸术语连篇式的晦涩高深,而必须是福尔摩斯从神秘访客鞋底红土推断出他来自英属印度某骑兵团的朴素高深。土质学上,那块红土是否真来自印度的土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由福尔摩斯之口说出这话,你不仅信了,还觉得它有趣。同样,物理学上头影、耳环、先机之间的因果关联是否成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颇具仪式感的布阵斗法让你信了,并感觉有趣。
无趣的部分,反倒是影片刻意制造的那些有趣。比如水牢自残、武官铁甲。而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国产电影基础环节差的老问题。好莱坞电影所遭遇的毁誉参半,往往局限于对风格题材的认同与否而不牵扯到专业水准。时下中国电影的负面观感却常常因业余两字而起。演的业余,打的业余,台词也业余……本片至少占据前二。维女的喜剧调剂设置的是否合理姑且不论,单按合理去评断,三个女人的表演也是失败的,包袱的点都抓不准;结尾大对决更是遗憾地反了高潮。白胡于能打,可是老了,宋洋年轻,却不会比划。徐导于是没辙,只能让一老一少俩人蒙古撂跤式的围着转圈,最后,啪的一声……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演示了去刃加长倭刀的各种握法。
这尴尬一幕也再次提醒大家,武侠功夫片很多时候有着与喜剧电影一般的特性:演员为大!当庭阁楼榭等环境帮衬统统扔掉,只是一片空地,两把刀枪,武侠片导演的死穴罩门就彻底暴露。这种场景下,几乎全看演员以及武指的本事,导演任你满脑子念头想法也爱莫能助。聪明的导演要避免这种无法自控的场面发生。徐浩峰显然不够聪明,估摸他没看过《驿站车》。像老福特省掉韦恩对决一样省掉最后的打戏不就齐活了?尴尬没了,悬念来了,外加可以吹嘘的意境。然后在二当家送行的收官镜头里将刚刚的结局娓娓道来……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