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的影评 (1850)

SpaceCat 2020-02-05 19:54:36

减掉的两星给失真的剧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17# 满分5分给3分。套用一句别的影评的话:“技巧大于内容。” 对这个电影最大的不满是其为了烘托情绪和配合一镜到底,剧情完全失真了。或者说失去了一个战争故事的真实性,故事逻辑完全禁不住推敲。每一个情节的存在或是故事的推进方式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烘托情绪或是方便...  (展开)
影仁鸭 2020-08-17 22:24:17

《1917》里面的三首诗歌的英文原文与中文翻译

影片中出现了三首诗。 开篇将军回应Scho为什么只派两个人,说“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 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座,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这是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文学家Rudyard Kipling的作品,名为《...  (展开)
昼寝 2020-05-05 07:36:00

一场游戏一场梦——从三首歌谣看《191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电影,往往会加上个人兴趣的滤镜。我喜欢留意影片中出现的相机型号,或者文学作品。比如《情书》中,藤井树的宝丽来SX-70,以及那本《追寻逝去的时光》。年初上映的《1917》,让我印象深的也是片中的诗歌。便想借来谈谈观影感受,看看影片如何呈现时代变局中的个体命运? 01 ...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0-08-14 11:59:40

《1917》的“一镜到底”,更像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因疫情关闭已久的电影院,渐渐开始复苏。在近期上映的一系列电影里,《1917》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1917》以其精湛的摄影和剪辑制造了“一镜到底”的沉浸式观影体验(事实上是经过非常精密的计算,由无数个镜头构成的效果),为银幕前的观众展现了一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展开)
艾斯跳跳 2020-04-13 06:50:43

乔治麦凯我上头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门德斯on Schofield & Blake: 即使这两个角色呆在同一间酒吧,他们也根本不会认识彼此——Blake会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喝啤酒、大呼小叫讨论女孩儿,Schofield则会在火炉边读书,手里拿着一杯红酒,脚下趴着他的狗……xswl太有画面感了。 关于一镜到底布景: 门德斯带着两个主...  (展开)
看电影看到死 2020-02-14 20:56:02

成也一镜到底,败也一镜到底

我们原以为,一个月前横空出世的《1917》会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赢家。谁也不曾料到,这部很多人心目中的大热门,最后却仅仅只拿到了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音效三个技术类奖项。 随后这几天,便不乏有力捧《1917》的影迷站出来质疑奥斯卡的决定。比如有一种说法...  (展开)
行走的影碟机 2020-02-02 20:53:52

不要战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战题材影片原本就相对较少,长镜头拍摄又比较困难,反战题材的影片又具有世界性意义,如此种种造就了属于《1917》的颁奖季。 影片不仅讲述了这一发生在战场上的故事,更呈现了复杂的思考。 Blake和Schofield关于作战勋章有没有用的探讨,挑战着已有的价值观,也溯源着人性的...  (展开)
CHINTEN_ 2020-08-15 01:24:10

诗意的宏伟——《1917》没有人应该成为“代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9年11月25日,一部听似无大多新意的战争片《1917》出现在了影院,果然,只有看过的人才会热情澎湃。本于2019年12月份中国就讲引进的大片却延期到了前几天的7月7日,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这一大片的光辉成就:2020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7项提名,3项获奖,以及金球奖最...  (展开)
唐怀瑟门 2020-02-12 22:12:08

《1917》,失去蒙太奇,镜头无意义?

首先我要探讨的,是电影是什么。 我认同《电影美学》中的观点,电影的最小的单元是镜头。同时,在我看来,剪辑是语法,而电影与所有其他艺术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传达一种创作者的feeling,包括哲学思考、美学观念等等。 ·许多观影者对《1917》的批评类似于“电影情节空乏”。 ...  (展开)
fengyi 2020-08-10 02:11:05

慕名而来,失望而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令人很失望的一部电影,剧情牵强,情节设置违和感严重。 本来是讲述两位男主克服重重困难,甚至需要穿越敌方的战线,在第二天黎明前,传递情报,挽救友军1600余人的故事。故事情节却充满了bug。 1.如此重要的任务,只派两个人完成,长官美其名曰“独行侠效率更高”,那么问题来...  (展开)
🍑Polaris.J 2020-02-01 23:28:10

属实令人敬佩~

8/10 多一星是觉得太不容易辽~ 很大胆惊险的一次尝试,门德斯很有野心和勇气,在挑战one-take challenge的同时和快节奏的叙事中他也没有忽略细微的元素,对角色的关注不比对技术的少。 不间断的视觉效果带来的虚拟现实的感觉很好,把观众带入战壕里和角色一起去执行任务,主角...  (展开)
宋問之 2020-08-12 21:35:52

我的使命就是等待《191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影院复工了,《1917》终于定档了。历时8个多月我终于盼来了这部日思夜想的电影。不出所料,这部电影拍的十分精彩,配乐到位,摄影优秀,演技真实,这将是我2020年最喜欢的一部院线片。所以,在二刷完这部电影后,我迫不及待做一篇关于此片的非专业影...  (展开)
storyteller 2020-03-13 06:31:29

废墟下的围炉夜谈

1917年的一个后半夜,燃烧着的法国小镇艾古斯特地下,还有一座壁炉燃烧,还有一盏汽灯发亮,还有一对刚刚相认的女人与婴孩活着。那个英国下士穿过断壁颓垣,从地上的火海闯入地下的炉边,操着蹩脚的法文,问女人脚下这片土地,到底是不是艾古斯特。 我坐在一片狼藉的美国疫情防...  (展开)
在少女们身旁 2020-01-22 21:58:31

漂落水面的梨花 如同那头母牛 是亘古在人的命运里被忽视的惊奇

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好到在我能回过神来捕风捉影地写下自己的感受之前 不想去看分数和影评 以往养成了还未从影院出来就搜豆瓣评分的习惯 其实有时候觉得不是个很好的习惯 有意无意会在观影过程中形成自己将要为它打分的预设 保持一种自律的理性 会失掉观影那种完全把自己交出...  (展开)
Ilovechocho 2020-01-12 16:46:18

面向苦难的玻璃船

看完《1917》朋友说想起奥登一首诗的开头: About suffering they were never wrong, The Old Masters: ... 奥登在诗里写:老人们深切地了解苦难而祈求奇迹发生,而孩子们正漫不经心地在池塘边上滑着冰。伊卡洛斯坠落之时,他旁边那艘精巧的船上的乘客必然目睹了一切,然而船还...  (展开)
小玄儿 2020-01-02 10:16:21

《1917》两小时一镜到底的癫狂,导演和摄影师联手打造一战“超级英雄”!

这部围绕一战的《1917》,由萨姆·门德斯指导,罗杰·狄金斯掌镜,只要看过的观众都说赞的不得了!目前已在金球奖连拿三项重磅提名: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嗯,我要是评委我就都给这部电影了!) 多说一句,因为整部电影是“一镜到底”的效果,但是预告片为了集...  (展开)
德珈 2021-05-05 22:25:42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  (展开)
1529 2020-08-14 20:52:12

破坏的家与残酷的战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1917》的闪光点不在于个别演员的演技,也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跌宕,它是另外一种版本的《奥德赛》,经过重重包装的反战题材电影。 影片开始的镜头非常清新,Schofield和Blake受命起身前,在一棵树下的草地上假寐。这个画面静谧而美好,与此后的情节和画面形成巨大的反差。随...  (展开)
Sparks 2020-08-09 20:38:05

1917之二刷

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声效、最佳视效。 我曾经是一个不喜欢二刷电影的人,有点“急功近利”,追求看过的数量,也许是大一时阅片量太少在电影协会的自卑使然。但某些电影怎么能不值得二刷呢?比如今日的《1917》,在电影院观赏它,是一种视觉听觉的享受。我有时会发了疯,好几十...  (展开)
张敞 2020-01-27 10:04:24

淌过死亡河

《1917》最大的亮点是“讲述方式”,这当然说的不是它的叙事方法或者剪辑技巧,而是他的“伪一镜到底”创造了我们在战争片中与传令兵始终同在般的贴身感。 那像是一双云中之眼,或者自我精灵的窥视,它观察着那了不起的勇气、令人窒息的环境、渺小却伟大的个人情绪、无法停下的...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92 93 后页> (共1850条)

订阅191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