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的影评 (1850)

飞鸟不集 2020-02-11 16:46:44

两个士兵都死了?亦真亦假的后半部电影

假如,你是一场战役的指挥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要送到前线,这个情报关乎1600多战士的性命以及战役的胜败,你会仅仅派出两个传令兵吗? 不会,至少会派出8个以上,两人一组,至少4组!《亮剑》中,有一集楚云飞派出的所有探子都被李云龙扣了,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派几...  (展开)
逃出熔炉 2020-02-10 17:54:09

长镜头与沉浸感——真的有必要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早上的奥斯卡伴随着我与好友的一声声卧槽落下了帷幕,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国际电影。关于《寄生虫》获奖是否实至名归注定会被长久的讨论下去,但我更关注的却是错失最佳影片的《1917》。或许《寄生虫》不应该拿奖,但在我眼里,《1917》就应...  (展开)
Lizard 2020-01-31 20:43:45

見證二十一世紀的〈未行之路〉《191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zard(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0550100/ 影院好读版 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詩作〈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可謂家喻戶曉,兩個主因,一是它很短,二是它反應了人的...  (展开)
segelas 2020-01-31 18:26:32

与失去希望者的一路同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艺术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即是“提高观众的沉浸感”。卢米埃尔兄弟用《火车进站》中冲向镜头的火车,让观众惊呼逃离,首次实现了电影作为影像艺术的沉浸感体验。而后,随着有声技术的发展、彩色技术的发展、包括更好的摄影机的出现,电影在沉浸感的增强上越行越...  (展开)
旺角卡门 2020-01-15 12:12:34

曾经以为小丑是最佳,直到我遇到了191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人去看的上午场,看完在车里坐了十分钟平静了一下才开车回家,期间觉得很需要点一根烟。 回家以后还是难以平静,回味了以下的几个片段: 1。刚刚接到命令时男主一直在说服小胖等黄昏时刻再出发,为了有很好的掩护,小胖为了赶时间,更是为了尽快去二营见到兄弟,急急忙忙赶...  (展开)
薩爾達大肥豬 2024-04-09 17:28:39

观《1917》有感

特喜欢这种战争片,不是那种大场面的战斗,而是聚焦小人物的故事。 全场只有两个长镜头,真的是太新鲜了,长镜头,意味着演员表演要一气呵成,意味着调度要非常协调,准备非常充分,反正就是一切都只有一次机会,失败了重新开始拍的成本很大。但是因为如此,时间和空间畸变很大...  (展开)
歪比歪比 2024-03-10 20:54:24

很克制的战争片,好难得

弹幕一直在讨论一镜到底,但在此之前对一镜到底的感知就是,很考验演员演技及镜头调度能力。而这一次的一镜到底,让人深深的感受了一把,跟着主角一起度过的整个过程。一切很突然,也一切很平常(在战争中),那种战争残酷的奇观场面,随着主角正常行进的路线展开,啊,原来一...  (展开)
星战粉 2023-08-16 10:45:48

好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17] 他这种电影好看不是好看在什么特效方面,而是好看在他这部电影把战争的残酷性拍的特别淋漓尽致吧,而且他们本来应该是两个人去把这个重要的情报传达给那个长官,结果有一个人在半路上,因为自己的好心救助,反而被狗咬了,最后死掉了,真的是让人很遗憾,他最后奇异博士...  (展开)
Jock Love 2022-10-23 11:20:41

孩子吖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个水准的长镜头只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所谓镜头移动和调度的技法,因为从那种角度看这个长镜头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长镜头就是单纯地在创造现实。我还有一种感觉 — 那个电影里唯一的镜头切断之后的剧情整个就变得有些超现实。那太阳一般的照明弹,...  (展开)
影仁鸭 2020-08-17 22:19:50

1917: 我为什么选择了二刷,并且看IMAX版?

无与伦比的身临其境的代入与沉浸感,被人批评为犹如打电子游戏的感觉。但一部影片能给观众带来这样的体验,在我看来,是种嘉奖而不是批评。这种效果,显然归功于“伪一镜到底”的技术。摄影师Roger Deakins此前已获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终身成就奖,此次再获最佳摄影,实至名归。...  (展开)
He Zelin 2020-08-15 13:46:36

漫游

线性的漫游感,长镜加强漫游感。原型在于:就像小镇叫埃斯库罗斯一样,暗示一个奥德赛式的漫游故事。这里是出发向外的漫游,寻找、送信。 路上风景各异。寸草不生的无人区、钢丝网密布,遗弃的农舍果园、断头果树,友军、便车,下车如梦一样进入敌方小镇,废墟角落里幸存的生命...  (展开)
身有涯愿无尽 2020-08-08 21:53:36

关于战争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台词先上 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打雷姐唱过这一句 ,下一句是 but I have it.) 五个月前看了《战马》,备忘录里,我写道:“生死存亡,原来看的是‘运气’——那么从战场回来的老兵何...  (展开)
Joey_樵 2020-08-05 11:52:00

史上最全《1917》电影摄影资料

惊闻《1917》会在国内上映,就重新整理了一下摄影笔记,分享这部高度工业化、又颇具艺术水准的电影幕后制作过程。 今年的奥斯卡毫无悬念地颁给了《1917》和罗杰·迪金斯的摄影团队,1917或许不是罗杰·迪金斯最伟大的摄影作品,但绝对是电影摄影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往被影...  (展开)
木叶 2020-03-08 23:09:38

《1917》:死亡、希望与反战

节选自: 木叶飞飞|《1917》:死亡、希望与反战 《1917》是英国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的作品。看惯了美国式的战争电影,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黑鹰坠落》、《拆弹部队》、《血战钢锯岭》等,再看英国的战争片,感觉更加多了一些艺术气息。这大概也是欧洲电影,跟美国电影最...  (展开)
流浪剑客 2020-02-24 11:26:53

此片欺负人的智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主角光环不是这么盖的,如果这么盖的话,就是纯惊悚片+动作片,一镜到底的也是滑稽,而不是真实。 现在想来被埋着还能走出来就挺扯的了,真的。这里丝毫没有被压伤,这里被压伤一点后面都没法全速奔跑。 队友死是因为自己发现牛奶(真的无力吐槽),站出去围观空战然后被飞机砸...  (展开)
Kvis 2020-02-11 04:01:50

战场小人物的内心与挣扎

平凡而伟大。 紧张气氛几乎贯穿始终,仿佛身临其境。几个长镜头刻画出一个隐秘的战争故事,虽有几处情节尚待商榷,瑕不掩瑜。 人物的调度,场景的布置,展现出本剧的诚意和制作水平。不算好的结局,也没有英雄的情节,但处处流淌着人性,让小人物得以支撑下去,得以不顾安危飞...  (展开)
壬癸 2024-03-04 19:00:27

《1917》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背景 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一年。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将进攻重点放在与英法作战的西线。也自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号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最大规模海战日德兰海战,交战双方全面出动舰队主力决战;最大规模的会战,索姆河战役,人...  (展开)
2024-02-05 01:37:57

不要等到失去再去珍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往往在意识到失去时才学会珍惜。” 当我在《1917》中看到Blake在Schofield的怀里死去的时候,说实话,我当时虽然有些难过,但感觉并没有那么强烈,在Schofield后面上运兵车之后我甚至还被士兵的闲聊和模仿逗笑了。但在之后推车时Schofield独自声嘶力竭地呼喊的时候我才意识...  (展开)
A五金批发玲姐 2024-01-11 16:31:13

《1917》

抛开这部影片被诟病的因“一镜到底”的形式 所被削弱的内容,它依然是一部佳作。它依然保 留了对反战的隐喻和对人性的赞颂,这些永远是 最能打动人的情感。占领区的果树被砍倒,水源 被污染,残存的一小片樱桃树的花依然能开得灿 烂;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疲乏身心,永远会被悠 ...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92 93 后页> (共1850条)

订阅191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