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 短评

热门 最新

19244 降E大调 看过 2019-04-14 01:54:44

民众在斩草,政府在除根,媒体在浇水,只有王赦在研究土壤。

11152 居无间 看过 2019-03-27 15:53:25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在于是声讨恶人,还是声讨恶。

6726 时青 看过 2019-03-24 22:15:00

我想给五星 打这五星的原因是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部国产剧能关注那些可怕凶杀案后走不出案件阴影的人 终于台湾把它拍出来了 并且还这么用心的在关怀着里面那些深受伤害的人 我希望它能爆 ps 大陆争点气啊 台剧都拍得这么深刻了 结局尽管被一部分人说俗套 但是我喜欢这结局 不出意外年度华语最佳

3921 水原吸管 看过 2019-03-24 23:05:17

這始終是我一直關注的題材,血是如何冷卻的呢?每一個孩子剛出生都跟白紙一樣,這些殺人犯一如契珂夫所說的「冷漠無情是過早的死亡」。

3828 Joshua 看过 2019-03-24 19:45:55

怕是金钟奖预定了

2658 朝暮雪 看过 2019-03-28 14:05:30

如《大卫·戈尔的一生》探讨法律和人性的矛盾,又如《聚焦》《夜行者》展现媒体人的真实写照。 律师为杀人犯辩护,人们就骂他没有良知,甚至对他泼粪。 其实,和发泄愤怒相比,还原真相更加重要。 每件案件发生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冷静的人,能客观中立地查清真相,不包庇罪犯,也不夸大事实。 记者为了收视率不播人们真正关心的新闻,而去播博眼球的新闻; 为了流量和热度,还没查清真假就播假新闻,甚至可以为了发一个假新闻耽误女儿的生日; 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传来传去把导演拍电影传成了精神病挟持儿童…… 律师未必都是为罪犯洗白,记者也未必说的都是真的。 正义和邪恶只有一步之遥,因为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一样没有人性。极端的善,何尝不是另一种恶? 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今年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台剧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3229 为爱鼓掌👏🏻 看过 2019-03-31 23:52:48

大陆编剧好生学一哈 看看别个湾湾的现实题材 就是看得很难受

2638 遐|想 看过 2019-04-11 01:29:00

终于有一部说国语的剧,不是煽动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偏见,而是剖开每一个个体,你看到的不过是每一个人的不幸。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才是恶的最佳培养皿。当我们能接纳他人身上的复杂性时,我们才会明白和接纳自身的脆弱面,看到勇气和恐惧是可以并存的,明白阴暗不会阻止美好。比恐惧更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2670 刘梦云 看过 2019-04-09 01:19:10

第五集末尾部分炸裂。吴慷仁让我起鸡皮疙瘩,震撼。很多人说不喜欢他的角色,什么太过理想,我一点也不觉得。人生的多样性造成了思想的多样性。平坦顺利和睦普通的家庭出来的人怎么能理解从小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的思想和理想呢。平常的人连碰到精神病都要躲很远。因为怕因为未知。却有愿意去搞清楚背后原因和别人经历的人。我们不是这种人,但请不要妄加评论这种人。

2010 早点睡觉 看过 2020-11-17 02:49:40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 -“可能因为,你比较勇敢。”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1123 小伙锅 看过 2019-06-04 14:07:34

应思悦和宋乔平是真天使

2258 差不多得了 看过 2019-03-28 23:05:43

贾静雯好美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不拖拉节奏紧,没有十层滤镜美颜,前年的《荼靡》到这次《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台湾相比,越发觉得大陆剧总是这样动辄五六十集的长度,大半时间在扯皮废话都要归咎到电视行业制片人编剧的养猪流,既然随便拍拍就有收视率,剧情再烂制作再粗糙都有人看我干嘛要认真拍好剧啊?冯小刚说得对,就是有辣鸡观众才会催生出一大批辣鸡电视剧

473 徐若风 看过 2019-03-27 10:50:51

台剧如今已经能拥有如此精巧满溢的“美剧感”(《新闻编辑室》+《心灵猎人》+《麻醉风暴》)。世人常常借“善恶”之名行自私之实。无论如何,都大概率是“年度最佳华语剧集”。

1961 Viola 看过 2019-03-24 22:04:30

根据台湾的社会事件及律师真人原型做剧本改编,剧情相当紧凑,每一个角度的痛点都相当真实有力

1373 二仙桥居委会 看过 2021-02-17 21:52:00

我真的太喜欢应思悦了,一个女性的温柔和坚韧被发挥到了极致。就像一根单薄的皮筋,柔软却能紧紧拥抱每一个她爱的人。她说想要找一个能接受我爱的人和事物的人结婚。

313 frozenmoon 看过 2019-04-28 13:30:02

真是不错,没有废话,没有闲笔,铺垫层层推进,以至于最后一集的团圆和温和都能让人理解,甚至都盼望着给这群人一个解脱的可能和温情的结尾。它举重若轻涉及了很多问题,媒体、庸众、善恶、法治……这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要面对问题。

834 姜小白 看过 2019-04-16 11:06:33

思聪这条线拍的太好了,我们都有类似“为什么是我啊”这种时刻,没法讲,burnout过后还是要继续。我们也跟思聪一样,需要找到一个方式自洽。新闻跟历史一样,都有自己的态度,要认识到这点,我们每个人也是立场大于理智,换做自己是被害人家属只怕会更不理智。很喜欢news哥,男人真实的善良。I’m excited for the rise of AI because it will either make my life easier or kill us all and both of those seem like pretty good options at this point.希望能向news学习,不愚蠢的善良,但也不放弃善良,把握自己度,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已经是一张lottery了。

2369 妙脆皎 看过 2019-03-27 19:38:12

我们讲同样的国语,我们面临同质的社会议题,但我们不敢拍,也拍不出如此剥开鲜血淋漓的现实的剧集。

663 梧桐缺处 看过 2020-08-30 16:51:46

可惜,生活多半只有前9集,不见得只要努力就能有第10集。

173 欢乐分裂 看过 2019-04-29 22:27:09

3.5;题材是真好,近年来台湾在影视剧题材的开拓和挖掘上已经远超内地无疑,无论是涉及的社会热点,还是对政治敏感因素的试探触碰,都相当有视野,值得鼓励。不过台剧的老问题也是相当突出的:1、几乎所有角色都被包裹在一个封闭的共生圈内——即几个主要家庭的关系过于缠绕,虽有利于建构戏剧性,但在着力凸显的社会纪实性方面则偏弱;2、台词与表演方式仍相当尴尬出戏,与严肃议题不搭,煽情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