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 (2008)

导演: 乌利·埃德尔
编剧: 斯戴芬·奥斯特 / 乌利·埃德尔 / 贝尔恩德·艾辛格
主演: 马蒂娜·格德克 / 莫里兹·布雷多 / 约翰娜·沃卡莱克
类型: 剧情 / 动作 / 传记 / 历史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法国/捷克
语言: 德语 / 英语 / 法语 / 瑞典语
上映日期: 2008-09-25
片长: 149分钟
又名: 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IMDb: tt0765432
5星
20.9%
4星
50.6%
3星
25.1%
2星
2.5%
1星
0.8%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401 条 )

热门 /  最新 / 

39 看过 2016-10-25 00:48:22

前十几分钟暴乱部分拍得很好可以学习一下。硬朗,革命和恐怖如何解读。meinhof的思想加上baader的行动,也许就只是一群完全跑偏和没脑子的的疯子们,以人民的名义伤害人命,最终也只能在风中化成灰了。[资本主义就是好,还有公审还有独立大房子还有电视还能见律师还能传信

0 Nico 看过 2009-05-30 17:51:50

跑偏的轨道

18 nothing传叔 看过 2012-11-20 12:52:12

老吕看电影在服装和道具上投注的注意力比花在情节上的要多得多,我更注重整体气氛,那真是一个自由吸烟的年代啊,到处是抽烟的镜头,,,话说这片子比斯皮尔伯格拿腔拿调的《慕尼黑》好5倍。。。

7 L.L 看过 2012-08-20 03:50:07

十足的好片,平衡点找的非常好!在已知条件下无法判断事情真伪时,默认为真;直至事实证明该为伪为止,推翻该论点。 毛泽东说:当敌人诽谤我们,这是好的,因为这证明我们和他们不同;当敌人用最黑暗的颜色描绘我们,更好。因为这说明,在我们和他们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成功!

17 想不出新鲜名字 看过 2009-09-12 13:33:02

这帮子恐怖分子太幸福了,来中国试试

> 更多短评 1401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0 条 )

seamouse 2009-04-17 01:38:46

一个红色有机体的兴亡史

大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清晰地记得乌里克.迈因霍夫的名字。 不记得是从什么地摊文学与或者是知识日历上得来的信息,总之那本书(或杂志)大约有着“全球恐怖组织大观”之类的名字。作者一面痛斥着恐怖活动带来的无辜伤害,却又不自觉为一类恐怖分子树立起道德难辨的形象。...  (展开)
胤祥 2009-04-08 04:27:46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团伙:RAF/十年间,看理想如何蜕变

这部电影有一个很长的名字,《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团伙》,写成德文就更长了。方便起见写作《RAF》——“德国红色旅”或者“德国红军”。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所赐,4月份的碟市上就能看到这部心仪已久的片子,而且难得的是个好版本,这倒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我想或许在不久...  (展开)
原教旨托利党人 2009-05-24 17:20:33

蔑视法治与人道主义的极左浪漫主义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随便浏览了一下豆瓣,发现竟然有众多的人嚷嚷看不懂。一段不算太久远的历史,竟然有这么多人完全不知道,多么让人吃惊。看不懂的该自己找书去恶补历史。关于60年代激进学生运动和70年代极左恐怖主义的书形形色色,深深浅浅,各种立场的都有。但说实话,还没见过一本详略得当...  (展开)
周成莞 2014-06-30 08:31:34

并非与我们无关的极左们

听留德人士讲,08年此片上映之际,影院场场爆满,他是晚十点的场,看完走出影院发现还是有相当多的观众持票待进。该片所有的细节忠实于历史场景,难怪有人称它为准纪录片,当然对中国观众而言,RAF这样的组织不关己事,无甚要紧,因缺乏背景知识很多片中非常用心的细节也无从注...  (展开)
阿素喇 2011-04-24 12:10:08

以革命的名义

与日本纪实电影《通往浅间山庄之路》一样,德国在2008年也拍摄了一部《巴德尔与迈因霍夫集团》,描述的是德国本土(西德)左翼激进份子RAF集团,即“红军派”成长到覆灭的纪实电影。比起日本版大多在表面略过,流水式的拍摄手法,德国版对RAF集团则把镜头调整到了室内,更...  (展开)
No Logo 2009-03-12 17:59:34

逆风而上Against The Wind

“红军战线RAF”的城市游击战概念并不是建立在一个乐观的,可以扭转当前联邦共和国和西柏林政治气氛的观点之上的" The Red Army Faction's Urban Guerilla Concept is not based on an optimistic view of the prevailing circumstance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and West Ber...  (展开)
[己注销] 2011-12-15 12:35:33

沉痛哀悼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同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帝国主义入侵越南,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一致谴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全世界刮起了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  (展开)
XFire 2014-08-09 20:13:57

赤色旅的失败是注定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通过电影了解德国赤色旅的真实历史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 1、成王败寇。 2、这类电影,每个人只想看到他希望看的,只想听到他希望听的。。 回到这部电影,本片节奏不错,虽说约两个半小时,但导演把控的紧张有致,中间不时穿插着大时代背景,对赤色旅产生环境介绍不少,但本...  (展开)
Freddie Lee 2021-01-31 11:39:47

旧文转载:戴锦华、王炎:“反恐时代”与“好莱坞出品”——国际恐怖主义影片之喻

时间:2013-12-04 19:42:38 来源:中华读书报 原编者按:从“9•11”开始,国际政治进入了“反恐时代”。从“冷战”到“反恐”,西方社会的核心议题与关注焦点已然转移。而早在“9•11”恐怖袭击之前,已有诸多美国学者论及国际恐怖主义是道地的“美国制造”,准确地说,是...  (展开)
于一爽 2009-03-29 13:48:37

犯罪纪实片·历史反思

看了影片《巴德尔和迈因霍夫》发现,原来在法国68年之前,德国的学生就已经走上街头了。影片是根据阿斯特的纪实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讲述了德国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该组织成员以德国“国家道德腐败”的名义进行“革命”。他们最开始是因为政治主张和诉求没...  (展开)

> 更多影评 50篇


讨论区   ·  ·  ·  ·  ·  ·

真实的“红色旅”成员众生相 来自空城 4 回应 2023-09-14 08:06:18
有几次真是白送人头 来自贡嘎山的嘎 2023-08-24 16:22:09
看到1分16秒,想到《烈焰焚币》 来自自渡 2023-08-03 19:03:36
另外推荐几篇资料 来自无名无 2023-06-18 21:04:26
截几个图 来自般若香蕉蜜 2023-03-02 21:49:0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36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