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1982)

导演: 徐谷明 / 郑洞天
编剧: 马林 / 朱枚 / 徐葆耕
主演: 郑振瑶 / 王培 / 许忠全 / 王憧 / 冯汉元 / 李占文 / 袁牧女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2-05-17(中国大陆)
片长: 104分钟
又名: Neighbours
IMDb: tt0082662
5星
19.4%
4星
46.0%
3星
30.6%
2星
3.1%
1星
0.8%

邻居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邻居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46 条 )

热门 /  最新 / 

39 千寻亿选 看过 2016-10-20 21:43:42

小时候我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厨房是公用的,水龙头还要上锁,否则有人偷水。卫生间也是公用的,用的是马桶,洗澡更是个大麻烦。很多人怀念美好的八十年代,我觉得没多少可怀念的,那些人怀念的是自己无忧的童年,却不知当年大人们的艰苦

16 阿德 看过 2012-02-14 11:06:24

三十年前是分不到房,三十年后是买不起房,甚至没资格买,结尾的“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真是莫大的讽刺。第四代导演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上,留下了不少佳作。

12 四两白干 看过 2013-08-29 17:37:48

影片最后万家灯火。房子问题越来越像人间惨剧。

38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07-05 20:22:05

发现好多人都把重点放在结尾那句“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不过现在看这句话,确实蛮讽刺的,31年过去了,孩子们果然还在为房子操心。虽然难以脱离时代框架以及对应的限制,不过那时候的电影起码是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困扰。并不像现在的空中楼阁

2 穿山 看过 2016-03-24 20:46:57

#资料馆#画质感人肺腑!特殊时期的房子问题,有摩擦有纠纷然而还是非常正能量,今时今日仍不过时,好看!“原来你不是深山里的陶渊明,而是住茅屋的杜子美啊!”

> 更多短评 446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邻居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dami 2006-03-02 13:49:52

《邻居》异议漫笔

《邻居》异议漫笔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邻居》怎么样?自然不错。但以一部由专门家评出的“最佳故事片”的标准来衡量,亦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随意异议几句(或许苛刻了一些),请教于影片的编导们与评论家们。 一个异议是所谓废音乐伴奏(有实源音乐除外)...  (展开)
盘子 2010-04-26 23:48:06

拘于时代,藏之深情

给《邻居》四星的确有部分因素是因人而赞,有给导演的感情分! 1981年的中国文化思潮还没有走出“伤痕”的影子,而《邻居》已经走向了“反思”,其视听手段相较同时代影片的进步和直指现实的批判力度都是惊人的。而这部影片在今天看来的“雷人”之处与当下许多国产电影让人愤怒...  (展开)
默. 2018-03-30 15:32:03

文人之傲骨

林医生“老刘,204的集体厨房是用你的那套单元换的吧?你谁也瞒不了,可是我不明白,现在一些有水平有能力作风正派的老同志,眼看着现实问题成堆为什么不出来干,反而要两头抹,你并不是不想管,不然,你为什么一次次让房呢,可是你这样做问题能解决吗,为了一间厨房,一个楼道...  (展开)
renew 2011-01-25 00:47:32

“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

三十年前的这部关于住房问题的电影结尾处的台词。 如果在三十年后不管是六零后、七零后还是八零后的你能够耐着性子把这部片子看完,我相信你的感觉会和我一样:真得惊讶于这句先知先觉般的讽刺!计划经济也好,市场经济也好,大多数人的住房难依然是住房难!改革初期到现在,特...  (展开)
小城墙 2011-01-24 22:56:51

我们的公平从那个年代一直要求到现在

本来一部那么早的片子,色调又那么糟糕,像一道既无味又无色的菜一样没有食欲。可是第一眼从电影频道就不想再按遥控器了。 因为是无意看到的,所以我是从影片的中间开始看的(前面的在网上补上了)。很明显,那个年代的片子始终都是一种带着教育口吻来的,无非是想...  (展开)
浪仔 2022-03-16 15:16:03

时代背景下反映了现实生活

这部片子的角度和叙述方式确实很熟悉,像《茶馆》、《林家铺子》乃至于《乌鸦与麻雀》都是从一个小的环境里反映时代,但不同于前者,在故事和桥段设计上没有那么达到前者的高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反映的社会时代背景,在每个人身上均有体现,剧中人物,尤其是都在学校的...  (展开)
Lisa 2015-03-21 17:28:01

筒子楼里的居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十年动荡后的第三个年头”(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到1976年,大概就是1979年的事情),我国刚刚恢复正常的生产建设,住房紧缺的困难现实,以及解决住房紧缺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情况。 电影发生在一栋改成职工住宅的原大学生宿舍楼里(居住条件接近所谓“筒子...  (展开)
执一盏灯 2020-10-18 21:06:34

距离

粉碎四人帮红小兵之后,迎接改革开放的时代,能够拍出这样的现实主义影片实属不易,从影片中传达出的革命精神和老刘头的作风就可以让我为之称赞,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住房问题,到今日也是人民大众所面临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我们不仅愈发的感到体制的弊端,是人就有...  (展开)
Self - helpless 2018-11-19 00:05:13

善美的感召力

由外在世界的对抗转变为内心的厮杀。由对外在世界理性、机械社会的匮乏的难能接受转变为对自我内心非理性的消灭。人生是一场苦难,所以应该苦行。在苦行中希冀由每日的重复苦难中在死前达到宁静,接受的平静。 因此,艺术作品在一昧的塑造着美好社会的图腾时,在现实生活的鄙陋...  (展开)

> 更多影评 16篇


讨论区   ·  ·  ·  ·  ·  ·

屠龙者终成恶龙 来自沧海 2024-03-21 21:36:57
如果 来自不知今夕 2020-11-26 09:54:30
好混乱 来自啊江好运气 1 回应 2018-12-13 01:59:44
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来自MK™ 2014-04-02 08:22:04
以房为鉴,可以明理 来自丁一 2 回应 2010-09-23 19:29:55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条)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邻居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