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上帝白魔鬼 Deus E o Diabo na Terra do Sol (1964)

导演: 格劳贝尔·罗恰
编剧: 小沃尔特·利马 / 格劳贝尔·罗恰 / Paulo Gil Soares
主演: 热拉尔多·德尔雷伊 / Yoná Magalhães / 奥顿·巴斯托斯 / Maurício do Valle / Lidio Silva / Sonia Dos Humildes / João Gama / Antônio Pinto / Milton Rosa / Roque Santos / Billy Davis / Mário Gusmão / Marrom / Maria Olívia Rebouças / Regina Rosenburgo
类型: 剧情 / 犯罪 / 西部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巴西
语言: 葡萄牙语
上映日期: 1964-05-11(戛纳电影节) / 1964-07-10(巴西)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太阳帝国中的上帝与魔鬼 / Black God, White Devil / God and the Devil in the Land of the Sun
IMDb: tt0058006
5星
15.2%
4星
34.9%
3星
38.4%
2星
8.9%
1星
2.7%

黑上帝白魔鬼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黑上帝白魔鬼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58 条 )

热门 /   / 

6 山人阿苍苍 看过 2014-11-12 02:34:16

在一星和五星之间徘徊良久,还是决定给一星。各种意义上的神(经病)片

9 火娃 看过 2023-04-17 01:39:11 福建

7/10。安东尼奥被地主和牧师雇佣去杀死黑人先知时,他瞄准了真正的目标:墙上的十字架。曼诺为代表的牧民受到宗教疯子和盗匪的双重压迫,开场在烈日下因饥渴而死亡的牛和马的尸体被苍蝇侵袭,这个敬畏上帝的贫农成为先知的剥削对象,当祭奠仪式中他杀害了无辜的婴孩,突然意识到宗教的愚昧,在安东尼奥屠杀信众的场景,倒下的人和开枪的镜头快速剪辑,黑人先知也被罗莎刺死,在祭坛的大十字架上疯狂爬行,死亡演变为一场打破束... 7/10。安东尼奥被地主和牧师雇佣去杀死黑人先知时,他瞄准了真正的目标:墙上的十字架。曼诺为代表的牧民受到宗教疯子和盗匪的双重压迫,开场在烈日下因饥渴而死亡的牛和马的尸体被苍蝇侵袭,这个敬畏上帝的贫农成为先知的剥削对象,当祭奠仪式中他杀害了无辜的婴孩,突然意识到宗教的愚昧,在安东尼奥屠杀信众的场景,倒下的人和开枪的镜头快速剪辑,黑人先知也被罗莎刺死,在祭坛的大十字架上疯狂爬行,死亡演变为一场打破束缚的即兴狂欢。漩涡般的场面调度,象征绝望的循环,当曼诺加入克里斯科的匪帮,荆棘丛环绕的空地上镜头围绕曼诺、罗莎和妲妲的近景进行圆形运动,交替特写了克里斯科的弹药、银币和护身符(代表暴力、虚荣和迷信),紧接婚礼庆祝上的杀戮与强暴,最终被追杀的曼诺抛下妻子在荒野上逃窜,人无论如何挣扎都逃不出这片干旱的地狱。 (展开)

4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1-06-29 14:04:20

9.3/10。①贫苦放牧人男主杀掉不公老板后逃亡,相继投靠神父与海盗团却只是被坑的越来越惨。②深沉的悲惨压抑感,相关技法如:整体缓慢克制的剪辑/表演/叙事节奏;整体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粗糙影像、实景拍摄、自然光;很多爱森斯坦式脸部特写;大量晃动手持(如男主举石头跪着艰难前进那段。有时晃太快【如丈夫鼓励众教徒猎巫妻子那段】是败笔);教众聚会那几段以手持扫过众穷教徒的脸,剪辑上也不断在他们的脸间切换;声... 9.3/10。①贫苦放牧人男主杀掉不公老板后逃亡,相继投靠神父与海盗团却只是被坑的越来越惨。②深沉的悲惨压抑感,相关技法如:整体缓慢克制的剪辑/表演/叙事节奏;整体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粗糙影像、实景拍摄、自然光;很多爱森斯坦式脸部特写;大量晃动手持(如男主举石头跪着艰难前进那段。有时晃太快【如丈夫鼓励众教徒猎巫妻子那段】是败笔);教众聚会那几段以手持扫过众穷教徒的脸,剪辑上也不断在他们的脸间切换;声音的强弱化(比如被猎巫的女性在众向天祈祷的人群中无力徘徊那段被放大的喘息女声;神父十字架前欲杀人但被反杀那段的死寂和旁白低沉的呓语);以舞台剧式表演和发生地莫名其妙的剧情渲染魔幻现实感;配乐。③苏式蒙太奇段落(穷人暴动富人、政府的人屠杀众教徒、等)太激情,与电影整体节奏不符。 (展开)

4 Monaghan 看过 2024-04-19 00:40:31 北京

上帝为黑恶魔为白的设定便打破了由宗教决定的传统是非观,而影片论证的主要论点是无论宗教还是政治,脱离人民就成了人对人的奴役——而就像片尾最后的歌谣所唱,这片土地属于人民,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恶魔。 这也是一部拍“人”的电影:人的挣扎、人的宣誓、人的恐惧、人的沉思。由要素堆积而成的角色短暂地拥有了重量和自主意识,牵引着故事发展,但同时也往往陷入沉默之中,不得不表演思考却无法引人思考。当人物无法引起共鸣... 上帝为黑恶魔为白的设定便打破了由宗教决定的传统是非观,而影片论证的主要论点是无论宗教还是政治,脱离人民就成了人对人的奴役——而就像片尾最后的歌谣所唱,这片土地属于人民,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恶魔。 这也是一部拍“人”的电影:人的挣扎、人的宣誓、人的恐惧、人的沉思。由要素堆积而成的角色短暂地拥有了重量和自主意识,牵引着故事发展,但同时也往往陷入沉默之中,不得不表演思考却无法引人思考。当人物无法引起共鸣,甚至不够讨喜时,两个小时就变得昏昏欲睡,直到最后的奔跑才变得轻快起来。 (展开)

6 秦诺诺 看过 2016-04-21 20:32:10

一点帕索里尼,一点布努埃尔,一点爱森斯坦,组合在一起拍了一部民族情绪高涨的西部片。。。电影有刻意(装)的成份有矫情(作)的感觉,但是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电影人,他的才华天赋狂妄令人钦佩。。。PS上帝和魔鬼都无法拯救的土地,出路究竟在哪里。。。

> 更多短评 35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黑上帝白魔鬼的影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深焦DeepFocus 2024-08-23 16:26:13

食以饥馑,困与恶兽

编者按: 在巴西电影的辉煌历程中,格劳贝尔·罗恰(Glauber Rocha)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今天,我们迎来了罗恰祭辰43周年,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回顾这位电影大师的杰出贡献,以及他所代表的巴西新电影运动的重要性。 巴西新电影,...  (展开)
雕刻时光 2024-06-02 20:19:02

《饥饿的美学》格劳贝尔·罗恰

前言:二战胜利后,世界相继建立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这激励了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拉丁美洲地区与国家掀起了争取自由独立运动的高潮。与此同时,一些年轻的电影艺术家和也开始了反美国好莱坞的文化运动。他们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展开)
Chenshuhao 2021-10-03 19:02:52

太阳帝国中的抗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罗恰的这部电影我认为翻译成“太阳帝国中的上帝与魔鬼”似乎更符合主题,“黑上帝白魔鬼”好像更像是一部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的影片,与影片的主题有所背离。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架设在巴西这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家之上的影片,充斥着宗教宣扬、暴力革命、社会现实等诸多意象...  (展开)
品巴山 2019-06-03 14:06:11

青春的迷茫金子般闪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二十几岁的天才导演格劳贝尔罗恰在《黑上帝白魔鬼》电影中究竟要表达什么?对我而言这真是一个焦灼的问题,原因有二,其一故事主线是一个放牧工人杀了不公的老板寻找生路的故事,但是就此说是讲政治反抗,因为既没有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也没有杀贪官夺取政权的轰轰烈烈,即使...  (展开)
生意. 2023-10-31 14:59:15

世界各地的电影学派及电影运动

波兰学派、波兰新电影 1956年3月,扬·科特在《神话与真实》一文中猛烈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不久以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特指责波兰电影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粉饰现实”、“反人道主义”。在这股理论潮流的推动下,一批波...  (展开)
24格 2018-08-11 11:29:26

无题

用歌词来描述故事情节,帕拉杰诺夫在《苏拉姆城堡的传说》里面也用过。就像是吟游诗人在我们耳边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听民间故事,因为它主要靠情节推动。而且总有些“奇怪”的情节。比如《苏拉姆城堡的传说》里面男主角的前妻后来做了女巫;男主角的儿子为了城...  (展开)
萧宇 2024-12-23 21:36:37

“少数”电影与政治性——罗恰对神话的否认

在德勒兹论述到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巴西影片,格劳贝尔·罗恰(Glauber Rocha)的《黑上帝白魔鬼》中,工人杀死老板,逃亡途中先狂热地归依于邪教的“黑上帝”,再归依于无政府主义的一个“格瓦拉”式(外表与内涵)的白魔鬼,影片匹配以爱森斯坦式的特写镜头,现实主义的手持跟拍...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远方 2025-01-22 08:23:29

巴西革命神作,南美反殖民赞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压迫到了极致,那么反抗的力量就会开始滋生,一直到压迫的力量被彻底的消灭。回看人类发展史,基本上都是遵从这个逻辑。反抗与压迫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同生的。而反抗在没有成功之前,并么不被人所看好,然而成功后,我们才能看到当初反抗的意义,...  (展开)

> 更多影评 8篇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黑上帝白魔鬼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