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If.... (1968)
导演: 林赛·安德森
编剧: 大卫·舍温 / John Howlett
主演: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大卫·伍德 / 理查德·沃里克 / 罗伯特·斯旺 / 彼得·杰弗里 / 安东尼·尼科尔斯 / 亚瑟·罗维 / 莫娜·沃什伯恩 / Christine Noonan / Rupert Webster / Hugh Thomas / Michael Cadman / Peter Sproule / 玛丽·麦克劳德 / 杰弗里·蔡特 / Ben Aris / 格拉汉姆·克罗登 / 查尔斯·劳埃德·帕克 / Guy Ross / 罗宾·阿斯奎思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68-12-19
片长: 111 分钟
IMDb: tt0063850
编剧: 大卫·舍温 / John Howlett
主演: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大卫·伍德 / 理查德·沃里克 / 罗伯特·斯旺 / 彼得·杰弗里 / 安东尼·尼科尔斯 / 亚瑟·罗维 / 莫娜·沃什伯恩 / Christine Noonan / Rupert Webster / Hugh Thomas / Michael Cadman / Peter Sproule / 玛丽·麦克劳德 / 杰弗里·蔡特 / Ben Aris / 格拉汉姆·克罗登 / 查尔斯·劳埃德·帕克 / Guy Ross / 罗宾·阿斯奎思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68-12-19
片长: 111 分钟
IMDb: tt0063850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如果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属于60-70年代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属于那个思潮风起云涌的60年代—70 年代的年代,所以这部电影也非常复杂,那现在就让我试着解构一下这部复杂的电影。首先角色们所学习的这个学校,当然是一个英国传统寄宿制学校,导演也有着批评这种学校的意思,但更重要的事,这个学校代表着某种权威,某种制度,某种压迫... (展开)
假如....邪惡無所不在 If.... Evil is everywhere
(劇透)《假如…》(If….)的結局或會令人想起吉士雲遜的《大象》(The Elephant),受欺淩學生在校園持槍掃射,正顯示了《假如…》導演Lindsay Anderson的前瞻性。他也明言電影有預言的性質,假如學生和制度之間的張力繼續下去會怎樣呢?1968年的火紅學運和後來的校園槍擊慘劇,證...
(展开)

《如果》——五月风暴梦一场
电影拍摄于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结束后,以虚实结合的高超手法影射了当时学生丰富的思想世界,在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之间来回变换,幻想与真实同时在银幕上叫喧,手法大胆独具匠心。巴黎学生运动持续了两个月的风波在法国掀起的巨浪直接击沉了总统戴高乐,于学生革命而言已然十...
(展开)
> 更多影评 28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电影时而黑白时而彩色是什么寓意呢? | 来自诸葛小白 | 11 回应 | 2024-09-16 21:46:39 |
裸战跳切画面哪个位置啊 | 来自Tati | 1 回应 | 2024-06-14 15:33:18 |
电影里出现的那首拉丁语合唱是什么 | 来自荼毘多 | 2021-07-30 11:58:38 | |
这部片子哪位大神给个资源吧 老是找不到 谢谢了 | 来自La.Bast | 2 回应 | 2020-08-02 02:47:02 |
电影时而抽帧 | 来自兰德尔 | 2020-02-26 22:56:17 |
关于《如果》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腾讯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容易忽视的好电影】 (影志)
- 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要看的100部电影 (悲`馨)
- 最摇滚的100部电影! (kulilin)
- 舒舒的藏品世界之英伦经典篇(第一部分) (懒人舒舒)
- Time Out 2011“史上最佳100部英国电影” (妖灵妖)
订阅如果的评论:
feed: rss 2.0
如果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987 条 )
9 有用 mecca 看过 2013-10-22 22:12:06
4- 过度自恋白羊男的祭青春作品,唱诗章回体是增进张力的偷懒做法。你要说冷酷而不失迷人地抨击体制也好,我却觉得更多是未得安抚的荷尔蒙发了狂,顶多也是对时代性疯狂的过度迷恋和膜拜。有趣仅在YY界限的模糊化,黑白与彩迭替并不出彩。
16 有用 火娃 看过 2019-01-13 17:31:33
7/10。安德森将军队、法庭、骑士和教皇来访的庆典等英国社会结构抽象化为各种符号,大量政治符号的运用多与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米克等人拿出真正的子弹准备起义的时刻,墙上的拼贴海报挂了一张列宁戴着波兰帽的照片,读书室的背景图片则是布拉格的捷克学生,宿舍床前张贴的切格瓦拉和饭堂中悬挂的保守政客肖像、讲台布置的老鹰装饰物,黑白和彩色画面交叉讲述不同场景暗示青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开场学生互相羞辱、性骚扰的群... 7/10。安德森将军队、法庭、骑士和教皇来访的庆典等英国社会结构抽象化为各种符号,大量政治符号的运用多与共产主义国家有关:米克等人拿出真正的子弹准备起义的时刻,墙上的拼贴海报挂了一张列宁戴着波兰帽的照片,读书室的背景图片则是布拉格的捷克学生,宿舍床前张贴的切格瓦拉和饭堂中悬挂的保守政客肖像、讲台布置的老鹰装饰物,黑白和彩色画面交叉讲述不同场景暗示青年的反叛逐渐转化愤怒;开场学生互相羞辱、性骚扰的群像场面调度,抽屉里躺着老师、偷摩托车载女孩溜草坪、搬出去焚烧的鳄鱼道具和放回柜子的胎儿标本瓶,荒诞冷峻的幽默感相当随意,结尾安德森让不同阶层的人物集中在礼堂听老兵的布道,据守屋顶的无政府主义学生用冲锋枪和迫击炮夸张地攻击,除了牧师头上的弹孔只见人跌倒不见人中弹流血,这场武装叛乱的荒诞剧直指五月风暴。 (展开)
4 有用 寒枝雀静 看过 2017-12-10 15:51:32
D+/ 没有预先作任何了解直接看,然后就感觉24小时内又看了一部被过分散乱的剧本冲垮张力的作品。而这种散乱背后又是种种早已预备好的意涵,因而所谓的批判性总感觉是从最浅的表层堆砌起来的。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影评人电影的特征。还好还有《发条橙》,还有《大象》。最大的意义恐怕还是拍摄年份。
38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16-08-12 16:44:28
林赛·安德森代表作,1969戛纳金棕榈。上承[操行零分],麦克道威尔后启[发条橙],街头无影击剑同质于[放大],Travis于[出租车司机]中重生。分章节描叙,弥撒曲反讽,无规律黑白彩色交织(又一无心插柳之例)。狮吼与互噬的前戏+裸战跳切。瓶罐中的婴儿,校长抽屉里的主教,飞镖,呐喊,老毛。(8.5/10)
31 有用 Clyde 看过 2013-09-24 22:45:13
只是将影片看作是特殊年代的作品或者反体制的作品,都太低估了这部作品。不知道这部作品对库布里克是否有影响,但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在影片中的角色简直是《发条橙》中的角色的B面。写实、超现实、压制、反抗、鼓动、批判,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和他的小伙伴们,爆发了这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