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情 短评

热门 最新

248 易老邪 看过 2014-04-13 21:37:25

女版《霸王别姬》。全片以钟馗嫁妹作串场蒙太奇,令人惊艳。但叙事太过平铺直叙、人物情感刻画不深。3星半。PS:戴锦华说它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女性电影”。这种说法未免太牵强了。戴老师咱能不能有空多看点电影?别再把文学、社会学评论拿来充当电影评论,更别再瞎贴标签乱戴帽子了?

290 火娃 看过 2019-01-16 23:45:58

8/10。秋云就是那个傻子,冲破了围困她的现实牢笼,文革后的丈夫在外打牌始终没出现在镜头里,生父不敢正脸见她只留下一个后脑勺的符号,父亲在酒席散后满屋子蜡烛的黑暗中捉不着鬼,男性没有力量拯救秋云,正如债主拿来讲她幸福婚姻的杂志,正如手掌扎了钉子后那个油彩的笑脸,她不看清人世间的真实面孔,更不晓得自己遭伤害的理由,她与童伴玩耍就任性地不愿当任何人的新娘,以至包括青梅竹马在内的男孩子都加入对立的阵营群攻她,注定一生极力挣脱女性命运,男装进女厕所被逮是秋云第一次在群嘲中被人解围,然而独自画上女装赢得张老师青睐的女性心理又一次被男性的逃避所抹杀,片中乌云密布向她压来,舞台上众多鬼纠缠的秋云只有无助的哭泣。忍受爱慕者的褪色和世俗流言的纠缠,结尾秋云和钟馗的对话揭露了真实心声:人心诡诈胜过阴间可以直面的鬼。

206 胤祥 看过 2012-03-20 15:05:28

一碰文革就失语。今天看来这片儿充满情欲张力,小孩子之间即已如此,再着就是秋芸与父亲之间。镜子用得出神入化(尤其片头,无怪戴爷狂赞之)。[霸王别姬]根本就是个倒转的[人鬼情]嘛……只是凯爷知道怎么拍成大片儿。最妙的是京剧[钟馗嫁妹]剪进去的那些段落产生的蒙太奇意义。

216 北时一 看过 2017-09-06 12:41:02

戴锦华:“秋芸是一个多重意义上的女性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她在表达的同时沉默。她扮演男人,以此表达自己,并借此获得了成功。然而,在她扮演男人的同时,她便以一个男性形象的在场造成了她作为女性角色的缺席。她作为一个女人而表达,却以女性话语主体的缺席为代价。”

80 艾弗砷 看过 2015-11-12 13:57:41

讲寓言的秘诀是只着重讲一个寓言,但这个电影讲了好几个,很不幸这些寓言都面目模糊,而且互相排斥对方。钟馗嫁妹是女性受支配的寓言,女主饰演钟馗是反转其地位的寓言,但她却说“钟馗是个好男人”重新承认了男性支配地位。然后这些寓言被统和成宿命论,男女都受其支配,前面的寓言全被消解了。

147 又又 看过 2010-11-07 22:29:49

中国唯一的女性电影,果然名不虚传。男有程蝶衣,女有秋芸,人戏合一,中国的性别易装最早起源的确是在戏剧。越来越喜欢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看看现在商业的第五代和不知所云的第六代,第四代实在要好太多。

22 赱馬觀♣ 看过 2021-05-06 17:07:28

钟馗的花脸造型最大程度解决了本片的一个结构难题:如果让裴艳玲演生活中的秋云,容颜偏老而且表演上存在风险;如果让徐守莉上台演京剧?更是隔行如隔山……现在好了,花脸覆盖,难辨真容,两女一角,各行其事。不过总感觉导演黄蜀芹细节手法上颇费心思也见功力,比如亲爹的光头与观众的草帽。但情感脉络上还是简单跳跃了点,特别是当你用区区108分钟篇幅去讲述这个近乎一生跨度的故事的时候……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4166205725/

105 冰红深蓝 看过 2016-04-06 17:49:39

"中国唯一的女性电影"。1.以后台多重镜像,人鬼对视与互换起首,戏中戏作承转与互文,舞台人鬼对话结尾。2.女演男而获得话语权,达成自我拯救,却仍是在场的缺席者。3.男性作为缺席的在场者:"后脑勺"生父与夫君。4.扎钉子惩罚,化妆室里的嘶喊与晃烁之光,红与黑的油彩由截然两分,终至融为一片黑。(9.0/10)

107 kylegun 看过 2018-04-24 22:04:13

草堆后脑勺,幻灭独木桥,油条流浪狗,落地一碗枣;桌上藏钉,杂志勒索,自助餐上吃不到烙饼,倾家荡产八围酒席,钟馗嫁妹嫁出现代舞;既然不存在完美的男人,就嫁给舞台,让自己成为完美的男人;几年后,陈凯歌拍了一部性转版的《人鬼情》,叫《霸王别姬》。PS:李保田演技爆棚

96 A。 看过 2013-04-23 09:18:01

镜像场景的自我指涉主题,中国唯一的女性电影。本片与「霸王别姬」有着一体两面的微妙呼应:如果说程蝶衣断指(阉割)后拒绝男性性别认同,并终以「虞姬」成为艺术的化身;秋云则由于幼时对爱情幻灭而拒绝女性认同,并自觉选择男性角色(钟馗),但终束缚于女性身份中渴望却得不到爱情/男性的拯救。

108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12-21 20:05:23

真牛,这性别认同跟《霸王别姬》倒是一种呼应。各种以戏剧片段的转场,人与鬼的指涉,以及片中透露出的哀怨与无奈。文革之后的故事略弱一些。但是徐守莉真不错

95 一只麦麦 看过 2011-08-20 20:39:49

男蝶衣,女秋芸,“中国唯一的女性电影”。一条线索(实)是秋芸一生的坎坷遭遇,是叙述性、情节性的;另一条线索(虚)是钟馗打鬼嫁妹等,是秋芸想象的、描绘性的;八场后台戏(半实半虚)完成虚实过渡与融合。片头秋芸扮钟馗照镜人鬼对视,片尾大全脸谱与秋芸叠在一起人鬼对话,首尾呼应结构浑圆。

86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09-18 19:23:39

当她习惯对所有失望,她终于认识到唯有泯灭性别无关流言的舞台才是最终归宿。

72 pepper 看过 2018-04-14 23:11:27

秋云一生都在追求一个钟馗一样的男人,有力量、可靠,拯救那个承受人世间种种不堪的自己。然而她只能做自己的救世英雄。30年前的电影,超牛的。

71 小野 看过 2013-09-15 21:13:46

别忘了是先有人鬼情,才有霸王别姬的。一个是扮钟馗的裴艳玲,一个是扮旦角的张国荣,最后一个在肉体上自刎了,一个在精神上自焚了。讲尽了了女人的悲哀属性

73 Memento Mori 看过 2010-02-12 14:14:57

电影根据戏曲家裴艳玲的真实故事改编

60 巴喆 看过 2016-09-25 21:37:05

影史经典。人情命转,福祸一梦,难逃命也。本片可以看作是完全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电影,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以女性意识为视角深度挖掘,“历史内化为一种细腻的情感,一种婉约的体悟”(中国电影史)。平铺直叙之中,不屈的命运奋斗暗涌。几段分镜头太魔幻,片尾蒙太奇更是神化。可见黄蜀芹功力之深厚。李保田和姬麒麟老师,这几位老戏骨演技真不是盖的。8.6

23 未亚 看过 2018-03-08 15:52:58

戴锦华的分析文章在多大程度上反向成就了该片的高评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来看,真的有点反感上世纪中国电影里那种披挂着个人叙事外衣实则高度集体化、寓言化的整体思路。这故事里充满了概念和隐喻,布满学院派理论家可切入的议题,却独独少了“复杂真实的人”。对不能让人相信的故事始终无感

34 肖浑 看过 2017-12-21 21:58:16

都把这个和《霸王别姬》相提并论,可是观赏性差好大一截,中间穿插背景黑黢黢的唱戏片段太多次都没啥意思,女权叙事也有点弱,最不能忍的是演员的程式化表演,被针扎手后的反应完全是黄圣依上身。

11 曼仔 看过 2019-06-24 15:55:12

没有想象中好,倒是可以理解戴锦华为什么喜欢这部。戴锦华、裴艳玲、秋芸,确实有同为“钢铁直女”的相似性,这也和特定时代的教育有关,她们成长的年代讲究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推崇的女性形象都是硬朗能干,巾帼不让须眉,但其实她们骨子里又有传统女性的保守、羞涩、自怜,可她们的外在气质又阻挡了她们顺畅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感情。这部的确与《霸王别姬》有互文之处,但说这部比别姬拍的好,那是睁眼说瞎话。这部片子的意图是高于完成度的,技巧并没有跟上。程蝶衣是人戏不分,现实人格与艺术追求融为一体;而秋芸的艺术追求其实很现实,就是要摆脱荡妇羞辱,她对于男性并没有认同感,只是本能地想逃离女性的处境。我不知道主角和裴艳玲有多大程度的相似性,但我觉得观察裴艳玲本人气质所流露出的复杂性,比看电影耐人寻味得多。

> 去 人·鬼·情 的页面

人·鬼·情

导演: 黄蜀芹

主演: 裴艳玲 / 李保田 / 徐守莉 / 姬麒麟 / 村里 / 史原 / 邸力

类型: 剧情

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105分钟

上映: 1987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