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岛 Sicilia! (1999)

导演: 达尼埃尔·于伊耶 / 让-马里·斯特劳布
编剧: 达尼埃尔·于伊耶 / 让-马里·斯特劳布
主演: Gianni Buscarino / Angela Nugara / Vittorio Vigner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99-09-15
片长: 66分钟
又名: 西西里! / 西西丽亚 / Sicily!
IMDb: tt0200135
5星
25.6%
4星
44.1%
3星
25.0%
2星
4.5%
1星
0.8%

西西里岛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西西里岛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18 条 )

热门 /  最新 / 

10 JeanChristophe 看过 2020-09-20 23:06:54

Terra! Terra! 还有比这更迷人的"歌剧电影"么?以贝多芬《第十五弦乐四重奏》为sinfonia的幕启幕落之间,斯特劳布们将宣叙调从附属地位中完全解放出来,让它变成音乐性的主要建构者:意大利歌剧里那些常常令人不耐的"parlando"被改造为西部片决斗式的交锋(人物重复对方的话;被正反打隔绝;极少动作),环境音充当了羽管键琴伴奏,咏叹调则退居其次,转交给青山翠谷和无垠海岸."Sicili... Terra! Terra! 还有比这更迷人的"歌剧电影"么?以贝多芬《第十五弦乐四重奏》为sinfonia的幕启幕落之间,斯特劳布们将宣叙调从附属地位中完全解放出来,让它变成音乐性的主要建构者:意大利歌剧里那些常常令人不耐的"parlando"被改造为西部片决斗式的交锋(人物重复对方的话;被正反打隔绝;极少动作),环境音充当了羽管键琴伴奏,咏叹调则退居其次,转交给青山翠谷和无垠海岸."Sicilia!"中的"!"并不发音――它是太过遥远以至接近沉默的一声呼喊,一声吁叹. (展开)

13 Berger 看过 2021-07-17 10:31:56

继承着原著的音乐性——重复的词语和非常规的标点运用。施特劳布夫妇的电影强调的是表演的听觉而不是视觉方面。抑扬的语气更像一场朗诵而不是表演。在构图中小心翼翼的保持着平衡,精致的对称。尽管斯特劳布和布列松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极其明显的,布列松强调一种形而上的仪式,而斯特劳布夫妇的作品则重视电影中的具体物质,是图像和声音的基础。

8 火娃 看过 2022-12-18 23:51:28 福建

6/10。斯特劳布的正反打镜头从不遵循180度轴线规则,在没有摇镜头从脸摇到脸的静态取景里,他经常变换视角、从一个倾斜的角度拍摄说话者。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人物向外凝视着,目光超出了景框的范围,这使得主角更像一个观察者,依次和港口的失业者(抱怨柑橘市场的滞销)、乘坐火车的地主、母亲和磨刀小贩交谈,有意思的是在火车车厢和母亲家的过渡镜头,之间是没有人物的空旷风景,斯特劳布将这片土地和政治做了模糊的对比... 6/10。斯特劳布的正反打镜头从不遵循180度轴线规则,在没有摇镜头从脸摇到脸的静态取景里,他经常变换视角、从一个倾斜的角度拍摄说话者。一场面对面的交流,人物向外凝视着,目光超出了景框的范围,这使得主角更像一个观察者,依次和港口的失业者(抱怨柑橘市场的滞销)、乘坐火车的地主、母亲和磨刀小贩交谈,有意思的是在火车车厢和母亲家的过渡镜头,之间是没有人物的空旷风景,斯特劳布将这片土地和政治做了模糊的对比:在主角和母亲艰涩的对话中,母亲十分敬佩信仰共产主义、勤劳勇敢的农民祖父,但鄙视她的丈夫,那位爱为女人写诗、成天出轨的丈夫,在她分娩的时候竟然毫无作为,软弱地把手伸向天空祈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结尾,磨刀小贩转着圈、挥舞手臂,和主角列举着烟酒、食物、女人和上帝一切美好事物,人和土地都被这些神圣的力量所充盈。 (展开)

2 吴邪 看过 2023-08-13 18:10:46 上海

@2023法国电影大师展。 开头的唠嗑彼此跟得太紧,恨不得抢着帮对方说,很不真实。 工匠说我们不知道如何来对待外来的strangers,导演们对西西里来说是strangers吗?为工匠的“too bad to offend the world”加一星。 感慨意大利电影题材惯于描摹强大甚至接近粗俗的母亲形象,意大利语的顿挫很美,吃货的养成也可能源于饥饿

1 甘草披萨 看过 2023-08-13 20:25:45 上海

#法国电影大师展# 这个下午的大光明新浪潮含量过高,终于能有机会在大银幕一睹斯特劳布和于伊耶的电影了,稀有的机会,独特的观影体验,与巴赫的编年史连看,原来两人的这种肃穆、不带情绪、极度纯粹的电影风格一以贯之,他的回乡旅途,与母亲与不同人的交流,从中看到意大利当时的种种物质的、精神的风貌,一段段带着区隔一幕幕缓缓延展着,似乎各种电影渲染技巧方法对斯特劳布和于伊耶而言都是不齿的,又似乎他们的电影有种因... #法国电影大师展# 这个下午的大光明新浪潮含量过高,终于能有机会在大银幕一睹斯特劳布和于伊耶的电影了,稀有的机会,独特的观影体验,与巴赫的编年史连看,原来两人的这种肃穆、不带情绪、极度纯粹的电影风格一以贯之,他的回乡旅途,与母亲与不同人的交流,从中看到意大利当时的种种物质的、精神的风貌,一段段带着区隔一幕幕缓缓延展着,似乎各种电影渲染技巧方法对斯特劳布和于伊耶而言都是不齿的,又似乎他们的电影有种因为自我束缚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由表达;果然真的能明显感受到对科斯塔的巨大影响 (展开)

> 更多短评 41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西西里岛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bloom 2019-04-13 01:45:43

译:削减的艺术、削减的生活

下了两个星期也没下成功《何处安放你藏起的笑容?》,于是“愤而”翻了Ryland Walker Knight在某次科斯塔展后写的这篇文章怡情。斯特劳布夫妇捉住了电影的灵魂,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译自: https://www.slantmagazine.com/film/pedro-costa-at-pfa-day-3-where-does-your-h...  (展开)
SpriiWang 2023-08-15 08:46:00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无聊和无意义 正如我喜欢那些无家可归的散文和诗

必须说观影的过程大部分是无趣的,完全靠对白支撑的情节使人不停开小差。但那些突然出现的幽默感又让你不停地被击中。 影片讲述一个在异乡美国挣扎生活了十五年的男子,因为其父亲一封莫名其妙扰人的信而回到故乡西西里岛的故事。影片基于小说改编,把四个具有隐喻性的故事以对...  (展开)
他他 2020-09-10 20:30:39

[Film Review] Sicily! (1999)

A 66-minute Brechtian elocution executed with stone cold precision, Straub-Huillet’s SICILY! is a reworking of Elio Vittorini’s novel CONVERSATIONS IN SICILY, a man returns to Sicily, his fatherland from New York after a Homeresque absence, encounters a f...  (展开)
24格 2009-09-06 22:40:23

无题

不希望因为翻译问题影响对这部影片“公允”地评价,因此,我暂时不会评价这部影片,只能从原初经验简单地谈一下。大体上看,这部影片由五段对话构成。其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导演经常让人物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这往往在人物说话之后。这样的处理,让观众的注意力更...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讨论区   ·  ·  ·  ·  ·  ·

1080p 中字 来自套马的汉子 2022-07-03 19:21:21
片名 来自长夜行 1 回应 2014-03-18 22:59:39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西西里岛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