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太迟 Trop tôt, trop tard (1981)

导演: 达尼埃尔·于伊耶 / 让-马里·斯特劳布
编剧: Friedrich Engels / Mahmoud Hussein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埃及
语言: 法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81-11-08(柏林首映) / 1982-02-17(法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早到迟退 / Too Early, Too Late
IMDb: tt0083230
5星
18.3%
4星
40.5%
3星
30.2%
2星
8.7%
1星
2.4%

太早,太迟的短评 · · · · · · ( 全部 58 条 )

热门 /   / 

0 Lycidas 看过 2019-09-06 14:20:21

3.5 各方面而言都算是夫妇二人比较观众友好的一部了(但好难看进去),真·马克思主义电影。开头的环绕长镜和贯穿全片的摇摄带来一种此刻永无止境的沉静感。

1 小易甫 看过 2013-06-08 01:52:01

施特劳布夫妇台词最易懂且画面最美观的作品,可是凭借这样的表达方式,被摄入的有限元素确实足够撑起如此严肃的主题吗?

0 看过 2025-09-02 03:00:37 英国

#ICA #23856 长评-死亡是风景中的空位。整体分为法国(太早)与埃及(太迟)两部分,都带有着极强的政治表达,不是很理解对于法国大革命“太早”状态的阐述,即使最理想化的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期间的牺牲如何算?音画分离,间离效果不光打破了电影的幻象还让观众由此产生思考。大量长镜头对准的是巴黎的街头,法国的乡村,公路和埃及的城市,农村田野,公路和工厂等,这些空镜下形成一个更加生活化且自然的场景,... #ICA #23856 长评-死亡是风景中的空位。整体分为法国(太早)与埃及(太迟)两部分,都带有着极强的政治表达,不是很理解对于法国大革命“太早”状态的阐述,即使最理想化的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期间的牺牲如何算?音画分离,间离效果不光打破了电影的幻象还让观众由此产生思考。大量长镜头对准的是巴黎的街头,法国的乡村,公路和埃及的城市,农村田野,公路和工厂等,这些空镜下形成一个更加生活化且自然的场景,不喜欢摇镜头的那种机械感,似乎打破了画面中角色或环境运动的自然。想起刚看的《Conversation Nord-Sud: Daney/Sanbar》中“死亡是风景中的一个空位“的说法,似乎空镜的画面结合独白的内容都显得更残酷了,重点是“没看到”的。另一点是飞机的轰鸣声让我想起里维特的电影类似的表达。 (展开)

10 JeanChristophe 看过 2020-08-29 19:00:16

"历史课".开场街景表明本片正是对该作品的改写:景观的测绘学――但更优美且富于动态,被挽歌似的气氛笼罩.再次借助anarchronism,构成影片主体的"西部片"定场镜头始终藏起一些东西:死去的穷人,失败的斗争;画外音中每帧"空白"图像都化作一块墓碑,诱使我们几乎确信泥土下尽是饥民与士兵的尸骸――这是朗兹曼《浩劫》的先声.然而遮蔽和显现必定共存.被埋葬被遗忘了的历史时间,允许树木与云朵侵入生长;风... "历史课".开场街景表明本片正是对该作品的改写:景观的测绘学――但更优美且富于动态,被挽歌似的气氛笼罩.再次借助anarchronism,构成影片主体的"西部片"定场镜头始终藏起一些东西:死去的穷人,失败的斗争;画外音中每帧"空白"图像都化作一块墓碑,诱使我们几乎确信泥土下尽是饥民与士兵的尸骸――这是朗兹曼《浩劫》的先声.然而遮蔽和显现必定共存.被埋葬被遗忘了的历史时间,允许树木与云朵侵入生长;风声,鸟鸣和孩童的呼喊会从叙述者的沉默中绽出.近乎约翰·福特式的决眦凝望之下,主角乃是"风起云涌"环绕着的Landschaft:作为财产和栖居之所的土地[Land]的物态塑形[-schaft],承受并庇荫一切.这变化万千的天象地貌永远经听觉实现,被视觉补足――正如我们曾说过:睁开眼睛,你将听见更多. (展开)

0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2-08-14 12:18:35

8.0/10。影片基本(结尾有少数历史影像)由各种很美的在法国和埃及取景的空长镜头+或固定或缓慢的丝滑运镜+舒适的音响(虫鸣鸟叫、风声等)组成,经常还会出现关于(与法国和埃及相关的)阶级斗争和反殖民的旁白沉思。这种声画对位以一种含蓄克制的方式对阶级斗争和反殖民的主题进行了间接展示(与《静态自杀》中的很多案发现场空镜头同质),并配合上视听风格本身营造了一种沉静而肃穆的优美诗意(文本上契合本片主题展示... 8.0/10。影片基本(结尾有少数历史影像)由各种很美的在法国和埃及取景的空长镜头+或固定或缓慢的丝滑运镜+舒适的音响(虫鸣鸟叫、风声等)组成,经常还会出现关于(与法国和埃及相关的)阶级斗争和反殖民的旁白沉思。这种声画对位以一种含蓄克制的方式对阶级斗争和反殖民的主题进行了间接展示(与《静态自杀》中的很多案发现场空镜头同质),并配合上视听风格本身营造了一种沉静而肃穆的优美诗意(文本上契合本片主题展示的严肃性。诗意得益于声画对位,原理同质于80s的戈达尔电影)。但本片的声画异步非常狠,这导致信息量非常过载(同质于《印度之歌》),扣1.5。 (展开)

> 更多短评 5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太早,太迟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异见者 2025-10-18 00:03:08

访谈翻译|山中之火:达尼埃尔·于伊耶谈《太早,太迟》与女性问题

原标题:The Fire in the Mountain 原文链接: https://kinoslang.blogspot.com/2017/05/daniele-huillet-at-work.html?m=1 访谈 / 赫尔格·赫贝勒[Helge Heberle],莫妮卡·芬克·施特恩[Monika Funke Stern] 照片 /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Cristina Fernandes] 翻译 & 制图 ...  (展开)
2025-09-02 03:02:14

死亡是风景中的空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ICA 之前就买过于伊耶和斯特劳布的DVD,一直没有勇气去看,这次发现不看确实是对的,感觉能留给大银幕还是很幸福的(就是被震动的电话影响了几次)。电影整体分为法国(太早)与埃及(太迟)两个部分,都带有着极强的政治表达,感觉不是很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太早”,感觉视角...  (展开)
Blackmgk 2025-10-23 15:54:42

环视或凝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开场就是一个长长的环视镜头——坐在副驾上,围着市中心的环岛一圈圈地绕,无差别的拍下镜头扫到的一切。建筑次第出现,直到重复,一再重复。同向而行的车辆闯进镜头,又超车离开。戈达尔的《周末》也有一个的环视两圈的镜头,而H&S在《工人,农民》里也是以一个环视镜头开场的...  (展开)
S 2025-08-27 14:44:30

《太早,太迟》

TEXTS: letter from Friedrich Engels to Karl Kautsky (February 20, 1889); excerpt from Die Bauernfrage in Frankreich und Deutschland by F. Engels (“The Peasant Question in France and Germany,” Die Neue Zeit, 1894–95); statistics in first part excerpted fr...  (展开)

> 更多影评 4篇


讨论区   ·  ·  ·  ·  ·  ·

太早,太迟【中文字幕】 来自呼啦圈 2025-09-01 01:18:15
来个资源or网站 来自一丁目 2024-05-09 23:10:35
来自马克爱马克 2015-02-07 06:28:21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3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太早,太迟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