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人 Człowiek z marmuru (1977)

5星
29.0%
4星
52.3%
3星
14.8%
2星
2.7%
1星
1.2%

大理石人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理石人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88 条 )

热门 /  最新 / 

0 都市丽人舒绣文 看过 2023-04-10 22:58:06 北京

这部电影仿佛在说只有我的摄影机才有挖掘真相的权力,殊不知,这片子本身和片子里摆拍砖匠干活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某些人想听到的"真相"早就存在于电影的叙事结构之中了,根本不用女主费力去找,她在乎真相吗?她只想拍完这部电影等着自己的处女座一鸣惊人罢了。

20 胤祥 看过 2012-03-30 00:17:24

波兰版的[公民凯恩]。虽然瓦伊达视听上不甚讲究,然而在电影媒介自反这一主题上做得极为深入,探讨了“纪录片伦理”,曝露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音乐上混用流行歌曲与合唱革命歌曲来标识时间。影片很有力量。穿着高跟鞋的杨妲扮演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导演,举手投足颇有戴爷的风范……

5 巴伐利亞酒神 看过 2016-10-15 17:51:45

一个斯达汉诺夫式工人的一生!70年代美轮美奂,年轻的杨达潮又范儿,瓦伊达当时拍这片是挺牛逼的,虽然被剪刀了,但也能感受到波兰社会充满活力的一面。“在格但斯克造船厂工人骚动期间,布尔库特丧了命。人们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迹。从此,大理石人就成了一个幽灵。”

23 Moja 看过 2018-11-11 21:43:30

这是1977年的波兰电影,但是讲述的又不只是波兰。这样的电影很好,但是你不一定要看,因为它太过沉重;但是,至少你要明白,那个年代有无数的荒谬故事,我们不能忘却。

6 电个爆炸头 看过 2019-11-03 22:36:05

站位是斜的,布景是斜的,摄影机是斜的,几乎每个室内镜头都是倾斜而下的。导演有意制造倾斜,以斜线标识出对位的不公平:事理是斜的,审视是斜的,存在是斜的。在这样的视觉中,扭曲,歪解与分裂之感也顺应而生,极其贴合导演所表达的批判。同时,这种倾斜也意味着人物的立场选择和他们命运的动荡摇摆。以第二部分的开篇为例,它直接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异化”。工人的背弃说明一切组织之信仰都有被利用和摆布的可能性,一切都是可... 站位是斜的,布景是斜的,摄影机是斜的,几乎每个室内镜头都是倾斜而下的。导演有意制造倾斜,以斜线标识出对位的不公平:事理是斜的,审视是斜的,存在是斜的。在这样的视觉中,扭曲,歪解与分裂之感也顺应而生,极其贴合导演所表达的批判。同时,这种倾斜也意味着人物的立场选择和他们命运的动荡摇摆。以第二部分的开篇为例,它直接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异化”。工人的背弃说明一切组织之信仰都有被利用和摆布的可能性,一切都是可以被颠覆和另外解读的。XX主义,XX主义...它们在某些时候就会摇身一变成为谎言。伴随这些谎言而来的,通常是悄然启动的大范围的清算,而在无法攻占某些意志高地时,他们则善用歪曲的力去抹除意志原有的含义。在国家决定了什么是重要问题的前提下,该建筑的已然被破坏。然后,顺理成章的,一切都在最终审判后变形。 (展开)

> 更多短评 48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大理石人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Mannialanck 2011-04-17 12:30:42

当雕像也死亡时——《大理石人》(转)

此处没影评,别处复制来 2005年1月10日 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洪帆 “(大理)石破天惊”   如果说,“战争三部曲”(《一代人》,1955年;《下水道》,1957年;《灰烬与钻石》,1958年)奠定了安杰伊·瓦依达在当代波兰电影与世界电影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他在1...  (展开)
Maverick 2019-09-19 18:15:08

《大理石人》电影剧本

《大理石人》电影剧本 文/〔波兰〕阿·斯齐博尔一雷尔斯基 译/徐志仁、肖章 〔黑白片〕 在以歌声(五十年代的《波兰青年劳动队之歌》)为背景的画面上,展现出一组黑白新闻片镜头。 某工地 比尔库特,戴着鸭舌帽,穿着汗背心,正在砌墙(中近景,正面)。他微笑着。在他旁边有...  (展开)
woniu2048 2015-08-22 21:56:08

大理石人

安杰依瓦伊达用犀利的手法描写波共50年代一手塑造的砌砖劳模20多年的浮沉,从70年代一位纪录片女导反复翻阅史料视频、采访众多的当事人,抽丝剥茧地逐渐把波共背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偶像化手段塑造的劳模在政治风云变幻下失去利用价值后又如何打倒、专政统治白色恐怖下的清除...  (展开)
7级残废 2020-11-04 11:46:38

偶像的诞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模范的诞生,一个偶像的诞生,影像、剧本、编排、演练、虚构、宣传、强权这些元素缺一不可。对于模范这个词,我们可谓再熟悉不过,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校、电视、父辈那里听到或看到这个词,出现频率相当之高。比如劳动模范、生产模范、助人为乐模范、英勇抗战模范等等。这...  (展开)
我们在一九八四 2023-11-29 23:11:34

波兰劳模的公民凯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波兰劳模陨落记,波兰劳模的公民凯恩。 两条时间线,一条是现在线,女主要拍50年代劳模纪录片做毕业论文,然后采访劳模身边的人,但大家讳莫如深,当年拍他的年轻导演功成名就常年住在国外偶尔回国内做做演讲出席活动,妻子早已改嫁现在的房子翻新得好精致,甚至监视他的人也成...  (展开)
阿三 2023-05-14 21:18:24

时代悲歌

导演安德烈·瓦依达,波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1955年代开始导演剧情长片片。曾任波兰电影协会主席,是“波兰电影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苏联、瑞士、美国、南斯拉夫、法国以及英国等国家导演过话剧和电影。波兰影评界评论他的作品是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混和结晶,但有...  (展开)
乔治 2009-04-14 00:00:46

有中文字幕

前几天弄出来了,有中文字幕,翻得不好。吸取教训,下回先看电影再翻译更好。 续集铁人更好看。字幕也弄好了。  (展开)
#El Sur# 2015-10-12 13:00:58

大理石人 短评

  穿成这样会没男朋友...觉得女主这身简直美死了好么。过场的全部音乐盒画面感觉好违和啊,和以前的港片一样,简直是此片中最大的瑕疵...简直和公民凯恩一样的套路,不过是开放的结尾,而且主题更深刻。   被声势浩荡的洪流裹挟着的真正清醒的人,不是为了所谓的政治地位去...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點傑克 2006-05-11 05:04:16

Man of marble

Man of marble employs a not so mundane narrative: it is like unearthing the past, and exhume those forgotten memories. There are two stories in the film; one embeds another,and they have a present voice and a past voice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one depi...  (展开)
调反唱唱 2018-06-30 19:09:08

致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

1962年的波兰报纸上有一则小逸闻:一个衣衫褴褛的泥瓦工来到劳动就业处,但是转了一天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为这家正在招工的炼钢厂只缺冶炼工人。但是办事处的人却认出了这位失业工人,他是昔日的劳动模范,已然成为历史的明星。波兰电影巨匠耶尔齐·博萨克在一次朋友...  (展开)

> 更多影评 11篇


讨论区   ·  ·  ·  ·  ·  ·

原先的结尾 来自贝小迟 5 回应 2023-02-19 13:07:29
要要3+2 来自[已注销] 2010-10-09 22:54:56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关于《大理石人》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大理石人的评论:
feed: rss 2.0